胃病,真的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有人吃藥吃了半年,胃還是疼;有人看了無數醫生,胃鏡做了一次又一次,依舊沒有好轉。是不是覺得自己被胃病 「 綁架 」 了?吃不對,疼;睡不好,疼;連心情不好都能疼得你懷疑人生。為什麽胃病那麽難治?難道一輩子都只能這樣熬下去嗎?其實,問題的根源並不是胃病本身,而是你對它的理解出了偏差。老中醫今天就來揭開這個謎團:想要養好胃,最重要的不是吃藥,而是 「 別折騰自己 」 。
胃病久治不愈的原因 ,很多時候和你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中醫認為,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負責消化和吸收,給身體提供養分。如果胃出了問題,全身都會受牽連。可偏偏很多人治胃病,只盯著藥和檢查,卻忽視了「養」的重要性。胃病不是「治」好的,而是「養」好的,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包含著中醫幾千年的智慧。
老中醫常說: 「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 」 意思是,藥物只是輔助,真正決定你胃好不好的是生活方式。你有沒有發現,胃病患者有幾個共同點: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愛吃冷的辣的,熬夜還成習慣。這些壞習慣,就像一根根針,每天往胃上紮,哪怕吃再多的藥,也難以根治。
中醫裏有個重要概念,叫 「 脾胃為後天之本 」 。 簡單來說,脾和胃是一對 「 搭檔 」 ,胃負責接收和分解食物,脾負責把食物精華運送到全身。如果這對 「 搭檔 」 失和,就會出問題。胃不舒服的時候,你是不是經常感覺沒力氣、頭暈、四肢發冷?這就是脾胃一起 「 罷工 」 了。中醫講究 「 辨證施治 」 ,胃病也分很多種類別,不同的癥狀背後,其實是不同的問題。
有的人胃疼是因為 「 寒 」 ,吃點熱的就舒服;有的人卻是 「 熱 」 ,吃點涼的反而管用。這就是中醫所說的 「 寒熱之爭 」 。胃寒的人,通常手腳冰涼,喜歡喝熱粥;胃熱的人則口幹舌燥,吃辣就上火。這兩種人如果用同樣的治療方法,效果不好,還可能加重病情。
除了寒熱之外,胃病還有 「 虛實 」 之分。胃虛的人,往往表現為胃口差、容易脹氣、吃一點就飽; 胃實的人,胃口倒是很好,但經常犯酸水、噯氣,甚至胃痛劇烈。如果不分虛實就亂吃藥,怎麽可能治得好胃病?
可能有人會問: 「 醫生,那我怎麽知道自己是胃寒還是胃熱?胃虛還是胃實呢? 」 其實,中醫有很多簡便的方法。胃寒的人舌頭通常偏白,有齒痕;胃熱的人舌苔偏黃,甚至發紅。胃虛的人聲音輕軟、容易疲勞;胃實的人講話中氣十足,但情緒容易激動。如果還是分不清,可以找一個靠譜的中醫看看,別自己瞎折騰。
說到這裏,你可能會覺得胃病很復雜,但其實,中醫治胃病的核心思路只有一個 :調理脾胃,恢復平衡。這個 「 平衡 」 二字,是中醫的精髓。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飲食又不規律,脾胃的 「 平衡 」 很容易被打破。一旦失衡,輕則胃脹胃痛,重則胃炎胃潰瘍,甚至癌變。所以,不管你現在有沒有胃病,都要學會養胃,這才是關鍵。
養胃的方法,其實並不難。老中醫總結了幾個簡單實用的建議,讓你在生活中輕松調理脾胃。
第一,飲食要規律。很多人胃病的根源就是餓一頓飽一頓,甚至用宵夜代替晚飯。中醫講究 「 胃不和則臥不安 」 ,吃得太晚,會讓胃一直在工作,影響睡眠。不如把三餐定時定量,少吃多餐,讓胃有足夠的時間休息。
第二,不要吃太冷的食物。冷飲、冰水果、涼拌菜,這些東西對胃來說,就像一盆冷水澆在火上,久而久之,胃的 「 陽氣 」 就會受損。特別是胃寒的人,更應該遠離冷食。
第三,學會放松心情。中醫認為,胃和情緒關系密切,肝氣郁結會直接影響脾胃功能。壓力大、心情差的人,胃病往往更嚴重。所以,想要養好胃,先學會養心。每天抽出點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哪怕只是散散步、聽聽音樂,也能讓胃輕松不少。
第四,適當按摩和運動。中醫有個說法叫 「 動則生陽 」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飯後散步、揉一揉肚子,都能幫助胃更快恢復。
最後,老中醫提醒大家,胃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治好的,它更需要耐心和堅持。別一邊吃藥一邊熬夜,也別想著靠幾副中藥就能一勞永逸。養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核心在於 「 少折騰自己,多善待胃 」 。 這樣 ,胃才能真正恢復健康。
參考資料:
1. 【中醫內科學】第三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 【黃帝內經】相關章節
3. 【中醫脾胃學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