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進行手術治療或某些醫學檢查時需要麻醉,麻醉就是透過註射藥物等方法使患者的局部或者全身在短時間內失去知覺,以達到無痛的目的。
麻醉可以消除因手術或檢查過程中所產生的疼痛,確保患者生命安全,同時避免出現緊張、恐懼的心理。
而麻醉一般分為局麻、半麻和全麻,那麽在做手術的時候應該選擇哪一個比較好呢?
1、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將麻醉藥物套用於身體的某個部位,使該部位暫時失去感覺。患者一般是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局部麻醉,這種藥物的使用範圍有限,用藥量小,只適用於比較小型的手術或者檢查,例如拔牙、治療牙科疾病等。
在牙科檢查期間,醫生會在牙齦區域註射小劑量的麻醉藥物,幾分鐘之後藥物就會發揮作用,患者在拔牙過程中不會感到任何疼痛。
因為局麻的時間比較短,藥物在體內代謝很快,所以對身體沒有太多的影響,患者也不用太過擔心。
2、半身麻醉
在醫學上將這種麻醉方法稱為椎管內麻醉,即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者的下半身 ,透過腰椎管將麻醉藥註入體內,可以阻斷神經配合,避免出現疼痛。
這種麻醉方法只對局部神經有麻醉作用,所以患者自身意識不會受到影響,通常適用於剖腹產等比較大型的手術。
半身麻醉操作簡單,安全性較高,不影響患者的心率、意識和呼吸,麻醉的風險也會因此降低。
雖然這種麻醉方法的恢復時間較快,對身體的副作用也很小,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會因為意識比較清晰,所以更容易出現情緒緊張、焦慮的情況。
3、全身麻醉
這種麻醉方法會使患者在整個手術過程無任何感覺或疼痛,但是全身麻醉的難度較高,專業麻醉師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藥物用量,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和腦電波,檢查麻醉劑量是否達標,以便及時發現異常問題。
全身麻醉適用於各種大型手術,但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許多副作用。
進行麻醉手術後應該如何護理?
1、註意體位
一般情況下,患者在局部麻醉、半身麻醉手術後會立即轉入病房,而接受過全身麻醉的患者需要等到意識恢復或生命體征穩定後才能返回病房。
由於全身麻醉的患者尚未完全清醒,所以在轉入病房躺下休息時,應采取平躺的姿勢,將頭向一側傾斜,防止嘔吐物進入自身呼吸道,以免引發呼吸道感染。
2、多註意觀察
如果患者在手術之後出現心率加快、持續發燒等身體不適癥狀,應立即告訴主治醫生。
另外,要註意傷口的護理,不要沾水或用手觸摸以免感染,如果傷口周圍出現紅腫或有液體流出,需要盡快通知護士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局麻、半麻、全麻這三種麻醉方法各有優缺點,沒有哪一種方法更好,一般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需要註意的是,患者麻醉手術後應進行康復訓練,應盡早下地活動,促進血液迴圈,預防四肢出現萎縮,幫助傷口能夠盡早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