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長的小孩在入園體檢時被發現,已經近視了275度和300度,才五歲多,去yi院檢查,讓慢散5天後再去檢查,估計也都不太相信 😱 ,可能存在假性近視。
我用預警模型幫助分析了一下,用2分多鐘的時間估測出右眼已經近視324度,左眼已經近視312度,按照驗光時25度一檔,也就是右眼近視325度,左眼300度。
雖然好多例子顯示估測的度數要比常規驗光的度數少很多,是因為睫狀體緊張造成了部份假性近視,散瞳之後就會消除掉。
但這個例子估測的度數與驗光的數據差不多,只能說明確實是真性近視,沒有睫狀體痙攣造成的假性近視了。
慢散5天後,家長又去做了檢測,在上午的9:08測得雙眼都為近視300度。可能對於這個結果還是不太相信,1個小時之後的10:21分又重新測了一遍,顯示結果為右眼近視275度,左眼300度。與預警模型估測的度數基本一致。
📝 結果終於確認了,但是慢散對眼睛的影響還需要21天後才能重新恢復。
所以建議家長朋友們,從3歲起就可以開始為孩子建立屈光檔案,註意度數的進展,早發現、早幹預。
幾分鐘幾十塊就可以查一次眼軸,生成眼軸報告單,或者光學生物測量儀檢查報告單,甚至現在好多眼鏡店都提供免fei的檢測服務。
再花3分鐘用預警模型分析一下遠視儲備、或者近視度數,就能直接知道散瞳之後的眼睛情況,遠視儲備的分布情況,自己就能操作,自己心裏有底。
這也遠比等到度數不可挽回了再去花大量的時間、精力、上千上萬的資金去采取各種防控措施,要輕松得多,孩子也免受各種折騰和折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