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伯
(接上篇)
1 75 . 關於真理問題的討論
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的名義,發表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引起了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鄧小平支持了這場討論,提出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強調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就是實事求是,旗幟鮮明地提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這場討論是繼延安整風之後的又一次馬克思主義思想解放運動,其實質在於是不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成為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
176. 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 年 12 月 18 日召開。會議主要批評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必須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全會是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177. 撥亂反正任務的基本完成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加快了平反冤假錯案,調整各種社會關系。 1979 年 3 月,鄧小平闡明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1981 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透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科學評價毛澤東思想,從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
178. 農村改革率先突破
面對 「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體制和一億農民溫飽問題尚未解決的局面,中央決定廢除人民公社,建立鄉(鎮)政府,成立村民委員會。同時確立以包產到戶、包幹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出現新局面。
179. 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
( 1 ) 1982 年 9 月黨的十二大召開,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要命題,制度了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宏偉綱領。
( 2 )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 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透過【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觀點,指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 3 )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
180. 鄧小平南方談話
1992 年 1 月 18 日 -2 月 21 日,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重要談話。主要內容有:
( 1 )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
( 2 )提出加快改革開放和判斷改革開放的「三個有利於」標準。
( 3 )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
( 4 )提出關鍵在人,強調加強黨的建設。
( 5 )提出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 6 )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和前途,提出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