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職業化程度高的體育專案,都和奧運會保持著相當距離。這並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專案自己就是「豪門」,不需要奧運會來鍍金。
同樣重要的原因是,奧運會在體育行業內的地位太特殊,商業化的專案,一旦離奧運會太近,很容易被奧運會「吸血」,造成本身商業價值的下降。
試想一下,如果奧運會足球比賽開放參賽者全年齡,參賽隊伍控制在16支,不舉行預選賽,就按FIFA世界排名來參賽。那麽,到目前為止的奧運會參賽資格是:
就以這個參賽陣容來說,比6月分別舉辦的歐洲杯和美洲杯看起來,是否更有吸重力?甚至更近一步說,這樣決出來的奧運冠軍,從純粹的競技價值看,和同樣四年一屆的世界杯比,是不是也可以問一下,哪個冠軍更有含金量?
當然,會有人說球員不可能在歐洲杯和美洲杯後再參加一項大賽,但這是在洲際杯賽名分已定,奧運會足球並沒有相應地位的前提下。一旦奧運會足球「升格」,很難說各國足協和球星們會作何選擇。
所以,為了避免對世界杯,以及各大洲洲際杯賽的「傷害」,奧運會足球必須「雞肋」,從參賽者年齡和參賽隊伍數量上都要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