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波羅的海發生新案,西方還未調查,就給中國扣上了「嫌疑人」的罪名。與此同時,烏克蘭自曝,北溪案件有意外收獲,提醒歐洲公正審判。
「北溪」管道泄漏
日前,【明鏡周刊】更新了「北溪管道」案件的最新進展,沒想到卻有意外收獲。文章指出,一位參與了破壞「北溪管道」行動的人員表示,烏軍前總司令紮盧日內原本計劃,同時進行兩場行動,一場針對「北溪」,一場針對「土耳其」溪,但是針對後者的行動以失敗告終。
眾所周知,從俄羅斯到歐洲有5條天然氣管道,「北溪1號」和「北溪2號」由於爆炸已經停運;
然後是穿越波蘭和白俄羅斯,到德國的路線,在歐洲對俄羅斯發動制裁後,俄方已主動關閉;
從烏克蘭穿越的「藍溪」管道線,本就輸送量不大,俄烏沖突升級的背景下,情況可想而知。
唯一剩下的就是「土耳其溪」線,可抽氣315億立方米。俄羅斯能源豐富,向歐洲出口天然氣,一直是俄羅斯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如此看來,烏克蘭這招玩得狠,連僅剩的1條「生命線」,都不打算給俄羅斯留。
芬蘭正鋪設電纜
回想「北溪」案件,事發後烏克蘭還堅稱不是自己幹的。涉事的北約國家,也一度將俄羅斯指責為「兇手」,還不讓俄羅斯參與調查,認為俄方為回應歐洲制裁,故意切斷了這條管道。
如今看來,烏克蘭也沒想給歐洲盟友留活路。這也讓人想起近日發生的類似事件,歐洲國家再次把矛頭指向了俄羅斯,這次不一樣的是,中國也被牽連其中。
日前,波羅的海海底通訊電纜斷裂,出事地點位於瑞典海域,而且並非往來船只密集的地區。盡管涉事國芬蘭表示,電纜斷裂很有可能是因為「外力作用」,但是不能確定是蓄意破壞。但是芬蘭外長在聲明中,話裏話外都在強調,這可能是俄羅斯和「同夥」幹的。
德國方面卻堅稱,這就是「蓄意破壞」,並且確定了「嫌疑人」是中國的一艘貨船。丹麥海軍3艘軍艦逼停了這艘中國貨船。據了解,這艘中國貨船從俄羅斯的港口出發,西方分析人士認為,該船有重大嫌疑,理由是「恰好出現」。
烏軍前總司令紮盧日內
而此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波羅的海也曾出現過光纜斷裂的現象,據稱確實是被一艘中國香港籍貨船的錨扯壞的。中方也在第一時間承諾,將全力配合調查,也將報告送出給了西方,證實這是一場強風暴造成的意外事故。
但是在那場事件後,波羅的海國家對中國的疑慮正在加劇,很大原因是由於中俄之間的友好往來,以及正常的交流與合作。不過,近期發生的這件事還沒調查清楚,西方國家就把罪名定到了中國頭上,恐怕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