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如果,就在此時此刻,中國就有近百名球員就正在歐洲各級足球俱樂部接受訓練,這還不算國內俱樂部的梯隊整隊赴歐洲集訓的情況。
但是除了吳少聰、侯永永等少數人能在歐洲二級聯賽踢上球外,大多數中國球員都是在各國的四、五級聯賽甚至業余聯賽中踢球。
至於接受國外俱樂部訓練的效果如何?
光2024年,就有18名球員從歐洲學成歸來,返回國內踢球。
但絕大多數海外球員的能力,連在中超立足都困難。
這18名球員中,名氣最大的何小珂,這賽季在山東泰山只有2次出場,沒有進球,沒有助攻。
名氣第二大的賈博琰,從瑞士草蜢轉會回中超倒數第一的南通支雲,這賽季只有8次出場,有1次助攻。
其余能夠加盟中超俱樂部的就只有鄭圖羅和金永浩,出場也都是在個位數。
剩下的14名球員,絕大多數都只能在中乙聯賽中才能得到穩定的出場機會。
比如海門珂締緣的王博文、李賢成和羅涵博文,廣東廣州豹的陳康林和童天然,
湖北青年星的於貴哲和範緒林。
而這些在德國、葡萄牙或者塞爾維亞俱樂部經過了短則兩年,長則四五年訓練的年輕球員,跟同在中乙聯賽的,同年齡段的山東魯U21、上海海港U21的球員相比,也並沒有展現出什麽過人的水平,表現相當平平。
而在此之前,當年韋迪的「中國星」計劃,陸續送出去了數百名小球員,分散到各級歐洲俱樂部接受訓練,學成歸來後,大多數人的水平依然只能在國內低階別聯賽效力。
比如我的主隊陜西聯合隊中,就曾經先後有過文爍、張裕宣、李銳、栩胥等五六名球員有過留洋經歷,但這些球員的整個職業生涯和表現出的實力,就是中甲到中乙的實力。
只能說,足球真的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化的運動,單一的想要只靠留洋、聯賽、體工大隊、青少年足球中的某一項,就能讓國家隊取得脫胎換骨的變化,全是癡人說夢。
只可能是有一天我們在青少年培養、校園足球、俱樂部青訓、聯賽培養、海外留洋、國家隊建設各方面都有共同進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最終讓國家隊的成績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