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賽季風雲再起,隨著球員註冊期結束,陣容大洗牌的序幕已經拉開!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卻悄然消失在名單之中。昔日站在聚光燈下的二代球員,如今為何慘遭淘汰?是天賦不敵現實,還是老將的影響力早已褪色?這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原因?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正被不斷壓縮,究竟誰還能在這片賽場上脫穎而出?
今年CBA的註冊期終於落下帷幕,各支球隊的陣容調整讓人瞠目結舌。在這些變動中,尤其引人註目的是兩位「二代球員」的命運急轉直下——李春江的兒子李京龍和李楠的兒子李祿瞳雙雙被各自球隊放棄。
李京龍,自1995年出生的他,已經在CBA打拼了11個賽季,起初因三分球能力備受矚目。然而,隨著父親李春江離開廣廈,李京龍的職業生涯開始走下坡路。盡管他一度在廣州隊尋求機會,但表現平平,最終在深圳隊僅出戰三場比賽,慘遭放棄。顯然,靠父親的庇護走到這一步的他,已無法在日趨競爭激烈的CBA賽場上立足。
而另一位「球二代」李祿瞳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身高2米13的他,曾被視為中鋒的潛力股。然而,體能對抗能力不足的他,在江蘇隊並未展現出足夠的即戰力。雖然年輕是他的一大優勢,年僅22歲的他依然擁有成長空間,但父親李楠因「默契球事件」受到處罰後,這位年輕中鋒的職業前景變得撲朔迷離。即便他有望投奔北京首鋼,但在範子銘、周琦等頂級球員面前,李祿瞳能否脫穎而出,仍是未知數。
隨著外援名額增加,CBA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愈加狹窄。無論是老將,還是初露頭角的新人,在這片激烈的競技場上都需憑實力說話。那些曾依賴父輩影響力的「二代球員」,如今面對的是更加殘酷的現實考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圖片及內容有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