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白白浪費16年,2國撕毀協定卻發現被美欺騙,再求中國收拾爛攤子

2024-04-23體育

跟隨美國存在極大風險,遭美算計成為一種常態,被美忽悠的國家通常都會非常慘 。如今的美國早就不是鼎盛時期的美國,已經無法給盟友小弟帶來利好了。在美國最輝煌的時刻,那些跟隨美國的國家總是能在美國吃肉的情況下,喝到一點湯。但是如今時代真的是不同了,被美國坑的最慘的往往也是那些跟隨美國最緊密的國家了。遭美算計成為了一種常態,被美國忽悠瘸也不再是稀罕事。美國自身的矛盾已經非常突出了,在收割不了他國的情況下,只能收割盟友小弟了。

烏克蘭因為親近美國,如今淪為了世界上最失敗的國家,至今還在戰火之中苦苦掙紮。曾經的烏克蘭是工業強國,是東歐的糧倉,但是如今的烏克蘭四分五裂、戰火紛飛,民眾生活在苦難的深淵之中。在俄烏沖突中跟隨美國最緊密的歐盟、德國等也是遭遇了重創,如今還在深淵之中苦苦掙紮。德國目前遭遇的危機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還要嚴重,成為了俄烏沖突最大的犧牲品。英國因為緊跟美國,放棄了來自中國先進的5G技術,從而導致英國通訊嚴重落後於世界。

芬蘭和愛沙尼亞在芬蘭灣建設上完全被美國忽悠瘸了,錯失了大好的發展機遇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芬蘭灣將芬蘭和愛沙尼亞兩個國家之間分割開來了。芬蘭和愛沙尼亞之間運輸主要是靠海上運輸,這就極大限制了兩國之間的交流。在芬蘭灣底部建設一條海底隧道,從而將兩個國家連線起來,進而促進兩個國家之間的交流,成為兩個國家的共同願望。可是建設海底隧道是一個復雜而巨大的工程專案,不僅僅兩個國家沒有能力,而且歐洲及美國也沒有相應的能力。

芬蘭和愛沙尼亞在世界範圍內尋求合作夥伴,最好的合作者自然是中國。可是美國卻是兩國建設海底隧道的最大障礙了。美國一直都拒絕中國參與到相應的專案建設中來,並且在其中阻止芬蘭、愛沙尼亞與中國的合作。美國總是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到處宣揚中國威脅論,忽悠兩國不要將中國引入到合作專案中來。可是離開中國,芬蘭和愛沙尼亞兩國卻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接受專案的國家。美歐缺少相應的技術,就算是有相應的技術,但是造價也是兩國難以接受的。

隧道建設意義重大,芬蘭和愛沙尼亞兩國遭遇美國忽悠,錯失了大好機遇 。公開資料可知,一旦這個在芬蘭灣海底的隧道建設完成,兩國之間的通行時間將縮短至少三四個小時,兩國之間的貿易等也將節省大量成本。據不完全統計,這個隧道建成之後,圍繞隧道的配套服務設施將會帶來3萬個就業崗位,為兩國帶來1%的GDP增速。可是兩個國家被美國忽悠一直無法推進專案的建設,從而錯失大量的機遇。本來中國已經與兩國達成了初步協定,但最終兩國還是迫於美國壓力撕毀了協定。

2008年兩國開始提出建設海底隧道的構想,如今16年過去了,相應的建設還停留在圖紙階段,可謂是白白浪費了16年 。因為戰略意義重大,芬蘭和愛沙尼亞兩國2008年就提出了建設海底隧道的構想。可是直到2016年才立項研究,並且成立了一個「芬蘭-愛沙尼亞灣區發展有限公司」專門來負責統籌。8年時間僅僅從構想變成了實際行動,但是此後的8年,兩國推進的還是非常緩慢。隧道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兩國都不願意拿出相應的資金,所以專案建設一直處於停頓狀態。

中國企業進入給兩國提供了巨大契機,但是兩國還是沒有把握住機會 。2019年中國三家企業準備帶著資金和技術進入這個專案,準備幫助兩國完成他們夢寐以求的海底隧道專案。據悉這個專案在2019年的造價約150億歐元,按照協定中國企業承擔三分之二的投資,芬蘭灣公司私募籌資擔負其中三分之一的份額。中國企業承擔相應的資金投入,獲取利益的方式就是獲得相應的股份,進而在專案盈利後獲取分紅。這個協定是雙贏的,對於兩國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美國的幹預很快就來了。2019年年底芬蘭總理換屆,親美的桑娜馬林上台。新總理上台後,立即要求撕毀了協定,暫停了相應的專案建設,並且命令政府進行重新審查。而愛沙尼亞也是迫於美國的壓力,與美國簽署了針對中國企業的限制性協定。愛沙尼亞甚至直接在美國的施壓下,將中國視為了「敵意的有安全威脅的國家」。這樣兩國就撕毀了與中國企業簽署的協定,導致專案建設陷入停滯。按照中國企業的規劃,4年時間就可以建設完成這個大專案,但是直到今年專案還是毫無進展。

芬蘭和愛沙尼亞兩國最為期待的大專案始終難進展,在關鍵時刻又來求中國收拾爛攤子了 。芬蘭和愛沙尼亞兩國都知道這個大專案是巨大的利好,將能夠極大的提振兩國經濟,給兩國人民帶來極大利好。美國阻撓中國參與建設,但是卻無法幫助兩國建設,只能導致專案始終處於擱淺狀態。兩個國家認識到被美國忽悠瘸了,又開始求助中國了。據悉這兩個國家希望重新與中國企業達成合作協定,讓中國企業幫助兩國建設這個海底隧道。

芬蘭灣公司想出了新構想,但是中國企業在合作上也必然留心眼 。兩國想要中國企業幫助收拾爛攤子,將這個構想了16年的專案變為現實。不過這一次芬蘭灣公司提出只讓中國企業承擔工程專案,不讓中國企業承擔資金。兩國這樣做就是為了減少中國企業的股份,避免中國對專案的影響力較大。當然,四年前被兩國撕毀協定的中國企業,自然也會留心眼,不會輕易的參與到專案中來。不然將來兩國再次撕毀協定,將中國企業的股權收走,那中國企業損失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