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愛淩之所以能夠引起這麽廣泛的討論,主要還是因為宣傳、認知和實際的錯位。
在官媒的宣傳中,谷愛淩是中美合作的典範,是棄暗投明乃至重回正道的標桿。所以,直播的時候,一口一個「愛淩」,甚至於能把她樹立成力壓梅西的2022十佳運動員之首,其統戰價值所帶來的宣傳價值是遠遠高於真實的競技價值的。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
大多數搞不太懂什麽叫歸化,關心的是咱中國人贏沒贏。
谷愛淩以中國選手的身份拿了冬奧會的金牌,自然應該是認同咱中國文化的標準北京大妞,對於她的那套「當我在美國時,我是美國人,但當我在中國時,我就是中國人。」的世界公民做派是不太能理解的,所以看到谷聖的言論和實際宣傳並不相符的時候,
會遭到輿論上的反噬。
對於谷愛淩來說,
本身她就國籍的選擇權,代表中國還是美國參賽無非是利益問題。
從商業角度上來說,谷愛淩合作的30多個品牌裏,只有5個是2021年之前拿到的——光2021年開始造勢,新簽的代言及個人收入已突破億元;
在冬奧會上拿到金牌之後,谷愛淩以奧運冠軍的身份去申史丹佛相對來說也就更為輕松;身上有的奧運冠軍身份,已經可以確保她余生更大的活動利益,是否再次參加冬奧會、代表哪個國家參加,也不過是看利益而已。
關註度比較小的冰球,處理起來就比較專業,采訪時也明說是雙重國籍,然而就因為沒有關註度,所以也難以引發爭議;
關註度更大的足球,處理起來難說專業還是業余,有像洛國富、艾克森和蔣光太一樣拿錢辦事的,也有費南多這種拿錢不辦事的,更有高拉特那樣按照國際慣例回母國之後直接退籍的。
不過都是生意罷了。
這些人或許認同中國文化、愛吃餃子,
但只要錢給夠,
誰都可以愛吃餃子。
歸根結底,
在宣傳的時候,有關部門少沈浸於一些「萬國來朝」的敘事,多點照章辦事的邏輯,
或許對今後的歸化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