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今年起,以色列 反復 針對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UNRWA),稱該機構超千名員工「與哈馬斯有染」,導致美國等西方國家暫停捐款。4月22日,聯合國獨立審查小組釋出調查報告,稱以方「尚未就其指控提供支持性證據」。
然而,以色列批評報告「不真實、不全面」並拒絕接受,繼續呼籲各國不要向近東救濟工程處提供資金。
據聯合國網站和路透社訊息,今年2月,聯合國任命法國前外長凱瑟琳·科隆納領導獨立審查小組,就以方指控內容以及近東救濟工程處的中立性展開調查。
在對現有機制為期9周的審查中,小組進行了200多次訪談,會見了巴以官員,並直接接觸了47個國家和組織,提出了50項建議,涉及的問題從教育到招聘工作人員的新審查程式,最終於22日釋出最終審查報告。
報告指出,近東救濟工程處每年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和敘利亞分享工作人員名單。以色列在2011年以後從未就名單提出任何擔憂,直至2024年開始突然指控近東救濟工程處「已被哈馬斯滲透」,宣稱該機構超千名成員與哈馬斯「有染」。
審查小組認為,近東救濟工程處在加沙僱用了約1.3萬名當地工作人員,顯然是基於這些數碼,「以色列公開宣稱,近東救濟工程處有相當多的雇員是恐怖組織成員。但以色列尚未提供支持性證據」。
報告同時認為,近東救濟工程處在保持中立性方面具有健全的框架,但「與中立性相關的問題仍然存在」,包括允許工作人員公開表達政治觀點、在加沙使用的教科書存在內容偏向等等。報告建議該機構集中向工作人員進行中立性培訓,以及對敏感專案進行第三方監測。
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員工正分發救援物資,圖自IC Photo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言人稱,古特雷斯已接受了這些建議,並呼籲所有國家積極支持近東救濟工程處,因為該機構是「該地區巴勒斯坦難民的生命線」。近東救濟工程處負責人菲利普·拉紮裏尼回應說,該機構正在制定推進審查報告中建議的計劃。
巴勒斯坦外交部表示,「提高近東救濟工程處公正、人道和中立的高標準」的建議很重要,並呼籲暫停資助的捐助者「緊急重新考慮他們的決定」。
以色列則拒絕接受調查結果,稱獨立審查小組「僅做了表面文章」,並重申其立場,即「近東救濟工程處與哈馬斯關系密切,未來無法在加沙發揮作用」。以外交部發言人批評報告「並不真實而全面」,並將指控與哈馬斯「有染」的工作人員數量上升到至少2135名,同時呼籲各國不要向該機構提供資金。
對此,科隆納回應指出,她在審查期間與以色列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但對以色列的反應並不感到意外。她說,她已經呼籲以色列「接受建議,無論我們建議的是什麽,如果付諸實施,都會帶來好處」。
法國前外長科隆納出席記者會,半島電視台影片截圖
近東救濟工程處成立於1949年,主要負責向生活在約旦河西岸、加沙走廊以及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註冊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救助、教育和醫療等服務。
據【紐約時報】數據,本輪巴以沖突爆發前,該機構雇用了約1.3萬工人,其中大部份是巴勒斯坦人。戰爭打響後,該機構在加沙走廊向平民分發捐助物資。由於饑餓、疾病和社會混亂日益嚴重,該機構在幫助加沙地區分發食品和藥品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
今年1月,以色列指控近東救濟工程處12名員工參與哈馬斯10月7日的襲擊。根據外媒1月30日 披露 的以色列提出指控的檔案,另有約190名近東救濟工程處雇員被指控為「頑固武裝分子和殺手」。2月17日,以色列防長再次指控聲稱,有超30名近東救濟工程處雇員參與了襲擊,且與哈馬斯和傑哈德有更廣泛聯系的雇員人數達到1468人,占總員工的約12%。
隨後,聯合國立即就此啟動調查。在一項內部調查中,近東救濟工程處稱,該機構終止了被以色列指控參與襲擊的12名工作人員中10人的合約,另外兩人已經死亡。
路透社提到,以色列針對近東救濟工程處一系列的指控,導致16個國家停止或暫停向近東救濟工程處提供總計達4.5億美元的資金,對該機構造成巨大打擊。據近東救濟工程處說,其中10個國家已經恢復提供資金,但是美國、英國、意大利、荷蘭、奧地利和立陶宛仍拒絕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