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國招式取名字一般是有一定的通用性。不同武器之間動作有點差異,但邏輯是一致的。
比如「撥草尋蛇」,是一邊移動一邊對中下盤進行連續的壓制。要想動作到位,武器確實得有「撥草「的那種抗阻感,神態上真的要有「尋」的感覺。
來自電影【五郎八卦棍】 https://www.zhihu.com/video/1755584289411158016「直符送書」是副手穩住主手手臂,向前進步同時把武器往前推刺,突出一個「遞「,就像你托著大袖子遞了一份書稿給對面。
「公子獻圖」,是雙手拿住武器兩端,人低頭單膝下跪用中段往上頂,用全身的架構造出一個超強的剛體,頂掉對面的攻擊判定。突出一個「獻「字,動作要點真的像是給大佬遞卷。
出自【柳生一族的陰謀】 https://www.zhihu.com/video/1755252643201404928這個動作沒有跪下,只能將就演示一下。
「白猿拖刀「,將武器從腿一側拉住,身體同時墊步,一種「拖重物的感覺「,頭要回望,腰背微屈,模仿猿猴的感覺。
這類動作通用到好多種武器,目的是精準好記的描述出動作的要點,也充分展示了中文強大的表述能力。
而日本的表述,更多的是一種行銷神秘感,讓別人覺得牛逼但又不知道是什麽具體的動作,突出一個「不明覺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