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沙利文抵達中國前,中美3場密談的內幕,被一個接一個披露

2024-08-27體育

沙利文抵達中國前幾天,中美3場密談的內幕,被一個接一個披露。

在過去的一年多裏,中國外長王毅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分別在維也納、馬爾他和曼谷舉行了會晤。沙利文這次來中國,意味著兩人的會面次數達到了第4次。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有外媒曝出了兩人此前會晤中,不少鮮為人知的內幕。

【王毅外長和沙利文去年5月份在維也納舉行會談】

按照英國【金融時報】的說法,王毅外長和沙利文的這些會晤原本是「秘密的」,後來才被公開為中美的戰略溝通渠道,基本目的在於充當兩國關系的「減震器」,防止誤判和潛在沖突的發生。

雙方把第一次會晤的地點定在維也納,也是一個極有深意的舉動,因為這裏距離北京和華盛頓有著同樣的距離,「對等」的意味相當明確。而在這一系列會談中,中方向美方傳達的一個主要資訊,就是台灣問題在中國眼裏是「最重要的」,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據悉,雙方在這個問題的討論上相當「坦誠」。美方反復強調,他們並不想把中國拖入台海沖突之中。然而中方也把話說得非常清楚,「台獨」是兩岸和平的最大風險,這也是中美關系中最大的挑戰。

毫無疑問,在這個問題上,美方到底有沒有對「台獨」提供支持或者發出錯誤訊號,他們心裏是有數的。

【英國【金融時報】披露了中美之前對話的一些內幕】

【金融時報】的以上說法可信度確實有,因為中方近日在介紹沙利文訪華的相關情況時,也確實把台灣問題放在了重要位置上。中方的原文是,將重點就台灣問題、發展權利以及中國戰略安全等表達嚴重關切、闡明嚴正立場、提出嚴肅要求。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一系列問題中,台灣問題是被放在最前面的,此舉釋放的訊號是再清晰不過了。這也意味著王毅外長和沙利文的本次對話,將再次圍繞台灣問題進行交鋒。

除此之外,在如何定義兩國關系的問題上,中美也出現了嚴重的分歧。美方想讓中國接受一個他們口中的所謂「事實」,即兩國之間存在「競爭」,但競爭也並不妨礙大家合作。中方則拒絕這種說法,並明確指出,不能在對話溝通與合作的同時,損害中國的利益。

【王毅外長和沙利文去年9月份在馬爾他會面】

對於該問題,中方這幾年也透過多個層級把話講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反對用所謂的「競爭」定義中美關系。然而看美方現在的表態和行徑,他們仍然沒有拋棄那種看法。

另外,俄烏沖突也是中美這幾輪對話中時常出現的話題,而且根據報道,雙方在該問題上進行了「激烈的交鋒」。美方指責中方「幫助」俄羅斯重建了國防工業的基礎。中方則堅決反對美方散布這類虛假資訊,並對這一行為表達強烈不滿。

目前,中美在這個問題上依舊存在較大的分歧。在美方看來,雖然中方已經采取了一些「小措施」,但整體發展方向並不樂觀。

【美國依舊在關註中俄關系】

除此之外,報道還提到了一個相當有趣的內幕,即為什麽參與這一系列會談的美方代表是沙利文。原因與個人性格有一定關聯。此前在阿拉斯加,雙方的會談演變成了公開而激烈的交鋒,而參與那場溝通的美方代表是國務卿布林肯。

因此雖然從立場上來說,沙利文同樣強硬,但他似乎比較好接觸。有分析還將之與沙利文的風格聯系起來,認為他更希望防止誤解產生、進而導致更加動蕩的局面。

總的來說,對於中美此前的多次溝通,雙方的評價還是比較積極的。兩國都認為,即便這樣的會談無法解決所有分歧和問題,但更多的溝通對於維護雙方關系穩定、防止戰略誤判也並非壞事。

【在沙利文看來,中美的這一系列溝通是有效的】

事實上,沙利文本人就認為,他並不認為能透過這種方式改變中國的態度,但他可以借此獲得更多的參考,讓美方采取必要的行動,以保持兩國關系的穩定。在沙利文看來,他在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出現了實質性的進展。

而【金融時報】在沙利文訪華的前夕,放出這些內幕訊息,自然也不是無的放矢。從他們聯系到了中美官員以及沙利文本人的情況來看,為這次的會談營造一個相對良好的氛圍,應該是中美兩國的共同想法。

在這一背景下,沙利文這次來中國,自然就更值得關註了。根據中方透露的訊息,台灣問題、南海問題、俄烏沖突、巴以沖突、以及中美之間的相當多問題,都會出現在此次的討論中。這點也能從沙利文的訪華時間是27日至29日看出來,畢竟這一連3天時間可不短。

此外,還有一些分析提到了將在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認為這是拜登政府想在敏感時期確保局勢穩定的努力。至於雙方這次最終能談成什麽樣子,只能等對話的結果出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