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姚明辭職被認為是一場改革失敗後的離場,CBA 改革最大的挑戰是什麽?中國籃球國際競賽成績究竟如何提升?

2024-11-01體育

CBA的根本困境在於:

這個聯賽的發展究竟是為了什麽?

我不談姚明改革現實與否,是非成敗也非當下就可以完全斷言,但姚明對於聯賽的直言,很多在其位的人比不上:

其它聯賽都是以營運成本來作為底層營運邏輯,並不以培養優秀球員為目標,而CBA的邏輯則是聯賽要為國家隊服務。

大多數職業聯賽,基礎是地域、球員還有觀眾。一般來說,本土聯賽的本土俱樂部,最核心的受眾必然是當地人——比如小黃魚的球迷,最基礎的肯定是在上海生活的人,然後可能有王哲林或者外援的球迷,一個北京人,也有可能愛看小黃魚的比賽,可能性就相對較低。

球員來來去去,俱樂部一直都在,代表著城市和傳承。

然後就是球員。像CBA這樣的聯賽,外援固然重要,但本土青訓同樣不容忽視,他們代表了球隊的下限。因此,如何選拔和培養出有特色的球員,是傳統體校承擔的任務。

最後,觀眾。

職業聯賽的運作和興衰,不僅在於人才,更在於蛋糕能否做大。更多的營收,取決於能否賣出更高的版權、更多的門票和周邊,俱樂部才能有正向的現金流引援。

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到CBA的問題了。

仔細去看各俱樂部球員的出身,我們會發現大多數球員仍然來源於跟當地體育局共建的體校——人身依附在那裏,自由轉會就無從提起,人才流動的邏輯就很容易成為「我放你轉會,萬一你打出來了,我的面子往哪兒擱」?

同樣,由於籃球是個近親繁殖的小圈子,所以各勢力盤根錯節,宏觀來看,各利益集團鐵板一塊,不可能為了你而改變損害自己的利益;

其次,俱樂部的營運只是看起來市場化,其實承載了過多與市場無關的人事——就比如當年新疆隊的進進出出和易建聯的脫鞋,他們的來去自由當然有恃無恐,對於聯賽的傷害其實非常深遠,只不過我們見怪不怪了。

他們的運作,觀眾本身就是可有可無的,那麽自然無所謂是否做大蛋糕,閉門維持自己的小圈子就行。

這些問題,姚明知道,他也想改——你可以說他能力差,但換任何一個人,都一定不會有他這種手持尚方寶劍企圖斬碎一個舊世界的氣魄。

因為這些事,就是非戰之罪。

所以,如今回想,我才會更感慨他亞運會後說的那番話:

我有時候不由自主地在想,如果我沒有去NBA,我只是留在上海隊,最後在上海做一個教練員,我會是個什麽樣的人

對於任何事,

都不該有所謂的救世主情節——中國籃球在時代裏的浮沈也是同一個道理。

要創造中國籃球的全新氣象,是需要從上自下所有相關人等的集體改變,或許才能出現。

只是,

姚明的黯然結束,明白地告訴了我們:

在時代的洪流下,個人的努力毫無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