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分年份吧。
2012年後,給勒邦配射手群的話,就是沒法防的。
所以實際上2012年之後幹掉勒邦的(2014的馬刺、2017的勇士),都 不是靠防住他 ,而是 以攻對攻幹掉他的球隊 。
2015年比較特殊,結尾說。
2006年東岸準決賽,勒邦對活塞,七場敗北,每場平均27+9+6,但是命中率44%每場4失誤。
活塞當時對球施壓,以不惜丟後場籃板為代價壓迫——所以那個系列賽騎士的古登和華利祖打得不錯。
2007年總決賽騎士0比4輸給馬刺。勒邦每場平均22分7籃板7助攻6失誤命中率36%。
馬刺是用保雲上步貼防並攻擊球,後面鄧肯控制籃下,放勒邦長距離中投和三分球。
基本上2008年之前,這是兩個典型案例:
欺負勒邦不會遠射,用巨人(兩個華萊士、鄧肯)控制籃下 ,用外圍悍將(普林斯、咸美頓、保雲)貼防。
2003-08騎士遇到金塊就尷尬,也是因為當時金塊有坎比。2008年東岸準決賽第一場勒邦18投2中,是被皮雅絲身後的KG阻撓的。2003-09年間,火箭克騎士,是因為姚明在。
所以那些年,從來沒哪個外圍真單防住了勒邦,而是KG、鄧肯、姚明、坎比、兩個華萊士們的功勞。
2011年總決賽,勒邦生涯最糟糕的一個系列賽。除了自己莫名其妙的心理問題外(著名的單場8分);小牛的防守策略也很對:
內線用錢德勒控制;經常放聯防允許勒邦和韋德遠射;用小個子(紀德、巴瑞亞)逼迫勒邦持球單挑,欺負勒邦不肯背身。
2013年總決賽前三場,馬刺也用了類似方略:偽聯防站位,鄧肯控制禁區,讓勒邦猶豫,允許他跳投。總決賽前三場勒邦18分、17分、15分,合計54投21中。
當然,後來勒邦身處絕境就爆發出來了,那是另一回事。
2011年小牛和2013年馬刺都是把準了一點:控制內線,同時盡量讓勒邦猶豫。
小牛2011年總決賽,還能欺負勒邦不會背身,但2011年夏天勒邦練出背身後,馬刺就沒法利用這點了。
2014-2017年,勒邦本身技巧大成圓熟,背身遠射持球突破分球都有了。再配齊射手後,沒法防了。
所以馬刺與勇士只能從另一個角度出發: 以攻對攻,以攻代守。
越到生涯後期,勒邦越需要身邊有射手。 早年他還能跟大Z、華利祖、古登、斯諾這些沒遠射的混,但2014年總決賽時,熱全隊射手,保殊站中鋒位,勒邦身邊站的是米勒啦路易士啦占士·瓊斯啦這些射手。這就導致沒法防:一個人防勒邦被打爆,兩個人防勒邦他分球給射手。
所以2014年馬刺、2015和2017年勇士,都是針對勒邦身邊陣容射手眾多而少防守巨塔訂制。2014年總決賽勒邦每場平均28+8+4,命中率高到57%,但每場4失誤。馬刺就是允許勒邦打,但切斷他與其他人的聯系,進攻端則拼命用轉移球摧毀熱,結果出現了第三場傳奇的半場71比50,以及第四場半場55比38——那兩場勒邦並沒被馬刺防住,但馬刺在意的是全隊的效果。
從當年的熱到今年騎士一路看過來的自然知道,2010-14的熱與2014-18的騎士,建隊風格其實類似:老將多;射手多;內線沒三分也得會中投(保殊、夏士林、勒夫、弗萊);最好有個不黏球的持球單打手(韋德、艾榮);防守端擅長夾擊,但後場籃板和空位三分經常漏。
從防守勒邦角度而言, 2012年之後,勒邦+射手群是沒法防的,只能以攻對攻 。所以自2012年以來,總決賽除了2015年,都是對攻得分大戰。2015年總決賽比較特殊:勒邦每場平均36分13籃板9助攻,但是命中率40%、三分率31%、每場平均4失誤。
是2015年勇士防守特別好,因此防住了勒邦?
不是,是因為那年 騎士必須靠卓斯坦+莫茲科夫站內線,勒邦身邊沒有了射手長人 而已。
2012年之後,勒邦+射手群是沒法防的,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