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布林肯主動求見,中國外長用8個字,給拜登政府「蓋棺定論」

2024-09-29體育

聯合國大會期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主動上門求見,王毅外長應約會見,講完開場白後,又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美國與中國打交道時,不能總是表現出「兩副面孔」,一邊肆無忌憚對中國圍堵打壓,一邊又若無其事地與中國開展對話合作。此外還批評美國「任性妄為」「我行我素」。

這句話其實說得很重,相當於給拜登政府這幾年來的對華作風「蓋棺定論」,而且可以預見的是,剩下幾個月的時間,拜登政府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去改變自己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式。

【王毅外長應約會見布林肯】

在台海問題上,我方著重指出,現在台海局勢的最大危險,是賴清德之流的「台獨」行徑越來越猖獗。

這裏還有一層言外之意,美國現在持續推動美台勾連,也不公開反對「台獨」,甚至還在和民進黨討論,如何曲解聯合國2758號決議,這種做法就是對「台獨」的無形支持,那麽賴清德之流動不動上躥下跳,原因已經呼之欲出。

至於南海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美國在亞太的戰略利益,與南海和平局勢完全是格格不入,因此不樂見地區國家對話協商解決。

還是那句話,對南海問題,美國並不是真正關心所謂的「航行與飛越自由」,只是需要挑動對抗,為自己把中國當成「假想敵」尋找更多的借口;

至於烏克蘭危機這邊,布林肯依舊要借題發揮,拿中俄戰略合作說事。

實際上,在布林肯見王毅外長的前一天,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還在北京表示,中美「系統性」的敵對關系,將至少保持十年時間。有這句表態打底,這輪中美外長會的氛圍可想而知。

【王毅外長指出,美國在對華言行上「我行我素」「任意妄為」】

所以別看中美恢復高層溝通的這一年多時間,拜登政府多次聲稱,「無意與中國發生沖突」,但並未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去降低自己錯誤認知給雙邊關系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在處理兩國的分歧時,美國受到內部極端風向影響,拿不出慎之又慎的態度,依舊想著「從實力地位出發和中國打交道」。

對此,王毅外長給出了8個字形容,「我行我素」「任性妄為」。在外交語境下,這已經是非常直白的批評。

由此可見,美國這段時間的對華言行表現,我們這邊一直心裏有數。只不過還是那句話,中美保持溝通,既是對兩國關系負責任,也是對全球安全格局負責任,國際社會都無法承擔中美交惡的地緣政治風險,這就註定中美只能保持對話,並透過對話尋找正確的相處之道。

【外交部通告並未提及布林肯說了什麽,但不難反向推匯出來】

而且這種互動,本身就是中美在爭奪對雙邊關系解釋權、主導權的一個過程。

美國既要敵視中國又要對華合作,那我們就要求美國回答,中美究竟是要合作還是做對手,限制對方的模糊空間,而這註定是一個長期的博弈。中美不可能不打交道,但該以一個什麽樣的方式去打交道,美國並未交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卷。

在我們看來,美國一邊視中國為敵,又要在不避免與中國攤牌的情況下,有選擇、有限的地發展中美合作,如何用「兩副面孔」,在這兩者中保持平衡,是他們自己的戰略困境,但是這種困境,不能主導中美之間的外交風向,否則雙邊關系只會陷入螺旋下降的「惡性周期律」。

也可以說,正是因為美國在中美關系表現出「兩副面孔」,所以兩國到現在,都談不上真正的「止跌企穩」,雖然高層互動勢頭相對穩定,但終歸是治標不治本。

【從特朗普到拜登,都談不上對華理性】

而美國想要的也只是治標,要治本的話,首先就需要美國扭轉自己非理性的對華戰略認知。但無論是前任的特朗普政府,還是如今已經走到任期尾聲的拜登政府,要論對華理性,也就是五十步與百步的差別。

另外,外交部通告中,並未提及布林肯說了什麽,大部份時間都是我們就台海問題、美國對華經貿科技打壓、南海以及烏克蘭等問題表示立場,只在最後簡短地提及,雙方都認為這次會晤是「坦誠」「實質性的」,會繼續就熱點問題保持溝通,適時舉行新一輪亞太事務磋商。

但其實我們也不需要去看美方那邊的通報,順著我方措辭反向推導一下,就知道布林肯還是那些陳詞濫調。

【中美外長最後同意繼續保持溝通】

而且日後中美安排更高層的對話時,拜登這邊的表態,對比布林肯今天的措辭,可能也是換湯不換藥。

應該說,直到美國大選之前,中美之間的互動態勢,應該就會保持這樣一個不上不下的模式。雖然說美國對中國的「兩副面孔」,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但這並不意味著,「兩副面孔」就是中美關系唯一的解法。

試想,如果中國對美國也采取了「兩副面孔」,那麽中美關系如今只會面臨更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