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國際識局:「睦鄰、安鄰、富鄰」,中國為何與這兩個中亞國家是「好朋友」?

2024-07-07社會
中新網7月6日電(何路曼 管娜 張乃月)7月2日至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阿斯塔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並應哈薩克共和國總統托卡耶夫、塔吉克共和國總統拉赫蒙邀請對兩國進行國事存取。
「這次出訪釋放出中國一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理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中亞室主任許濤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
當地時間7月3日中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斯塔納總統府同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
托卡耶夫表示,習近平主席的存取具有特殊歷史性意義,將是哈中關系向更高水平發展的新起點。
「哈薩克是上合峰會的主辦國,也是中亞大國,近年來與中國關系發展較快,合作水平很高。」許濤指出,2019年,托卡耶夫訪華期間,兩國元首決定發展中哈永久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目前,中哈關系是中國與該地區國家雙邊關系級別中最高的。」
許濤表示,透過這次存取,中哈兩國可以加深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合作,這對兩國關系進一步發展,將非常有意義。
當地時間7月4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杜尚別,應塔吉克共和國總統拉赫蒙邀請,對塔吉克進行國事存取。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提出後,中國和塔吉克之間的經濟合作發展很快。兩國在交通、能源、建材等領域的諸多專案,對塔吉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許濤說。
許濤表示,在2023年5月舉行的中國—中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到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這是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一個具體部份」。
他認為,在中國和中亞合作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提出建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非常有意義。因為中國和中亞之間的合作互惠互利,互補性很強。「中國如果能在中亞地區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實作與其互補合作,對建立與周邊國家的命運共同體,包括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衛生健康共同體等,都會產生示範效應。」
7月4日,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在哈薩克阿斯塔納舉行。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同與會各國領導人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為上合組織下一步發展擘畫了藍圖、描繪了前景,達成了系列共識。
「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新型的國際組織。」許濤表示,「上合組織並不是因共同的地域,也不是由所謂的共同或接近的價值觀而組成,參加組織的所有成員國,沒有主權讓渡或利益輸出的顧慮。」
許濤指出,「上合組織是冷戰結束之後,中國建立的非常重要的周邊外交支點。」
他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各國再度意識到了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需要依靠多邊、集體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所以,這種合作的「上海精神」仍然歷久彌新,道路越走越寬,影響力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