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是於逸飛到鄭州市人民醫院入職的第一天,下班後,他包裏揣著醫院剛發的白大褂,坐上地鐵5號線回家。那天,鄭州暴雨下得猛烈,地鐵5號線列車被洪水圍困,數百名乘客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逃生之後,於逸飛跟著人群走向安置獲救乘客的地鐵站進站層,聽到有人在喊「有沒有大夫?需要大夫!」「我!走!」他簡短地喊出兩個字後,披上白大褂跟隨工作人員逆行返回地鐵月台,對受傷或溺水的乘客開展急救。他一邊為乘客做心肺復蘇,一邊指導身邊的年輕人學習,提高救援效率。
跪地急救6小時,於逸飛救助了十幾個人。他被人們稱贊為「逆行醫生」。後來他收到醫院免試用錄取通知書,成了一名骨科醫生,今年8月剛完成住院醫師三年規範化培訓。平時不少患者在診療中認出他,向他表達感謝,打車時,也有出租司機認出他後不願收車費。他說,生命寶貴,不能放棄,「只要當時我會這個急救技能,不管我是不是醫生,我肯定會在那。」
在各行各業,總有像於逸飛這樣的人,在生死攸關的時刻選擇「逆行」,看到他們,人民就看到了希望和安全。
地鐵被洪水困住 他穿上醫院剛發的白大褂去急救傷員
於逸飛是倫敦大學學院骨科脊柱專業的碩士,2021年3月畢業。隨後,他透過鄭州人民醫院的面試、筆試,入職開始試工。那年,他26歲。
2021年7月20日,於逸飛到醫院報到,隨後參加了崗前培訓。下班後,他把新發的白大褂塞進包裏,蹚著淹到大腿根的積水走向地鐵5號線鄭州人民醫院站。那天暴雨下得很猛,平時從醫院走到地鐵站不用1分鐘,但那天他走了5分鐘。上了地鐵後,開出一站,車就意外停了,水從地鐵軌域漫進車廂。於逸飛和車上的數百名乘客被困在列車上。
此後有地鐵工作人員過來疏散乘客,他所在的車廂離出口較近,他跳進地鐵軌域,沿著隧道壁走到距離最近的月台,跟著人群疏散到地鐵站進站層,這裏成了獲救乘客的臨時安置區。
逃生時,於逸飛的鞋子跑丟了,口袋裏的身份證也找不著了,包也泡了水。到了安置區,他正在翻看包裏物品時,突然聽到樓下有人喊「有沒有大夫?需要大夫!」「我!走!」沒有猶豫,於逸飛喊出簡短的兩個字,把自己的包交給其他獲救的群眾保管,掏出白大褂穿到身上,跟著地鐵站工作人員折返到地鐵月台。
對於「穿白大褂」的行為,他說,因為下面人很多,很嘈雜,他剛下去還得解釋自己是醫生,但只要穿上白大褂,他就不用解釋了。「那一刻,時間太重要了。」
於逸飛記得,他穿著白大褂走下去,大家看他的眼神就是感覺救命的人來了,還有很多人在後面給他鼓掌加油。那一刻,大家看到白大褂,就是看到了希望。
他發現,已有群眾在自發開展急救了。作為骨科專業畢業的醫生,對外傷的處理他得心應手。他先關註到的是逃生時臉部、胳膊被玻璃渣劃傷的乘客,他問工作人員要來醫療箱,找出繃帶等各種急救用品開始給傷者止血、清創、包紮。
隨著時間推移,地鐵車廂內的水越漲越高,一些被救出的乘客癥狀較重,有的是溺水,有的是低溫休克,於是,於逸飛一邊對溺水乘客心肺復蘇,一邊指導身邊的人學習心肺復蘇的技術要領,讓更多人能參與救援,提高急救效率。
這是於逸飛第一次開展急救,也是他第一次給別人培訓急救。就這樣,連施救帶教學,他在月台上從18時忙到次日零時之後,6個小時救助了十幾個人。確認現場救援力量充足,已經不需要自己幫忙後,他才離開地鐵站。
上班第一天,於逸飛在培訓中了解到鄭州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勇於擔當的救人院史,下班後就親身實踐了這種精神。
因長時間跪地救人膝蓋被磨破 有獲救者向他鞠躬致謝
事後,醫院的領導和有經驗的醫生對於逸飛當時果斷采取的施救措施給予很高的評價。「長時間進行心肺復蘇,是一項非常消耗體力的工作,很容易因體力不支,動作無法到位。現場培訓更多人手投入救援,是在那個危急情況下很理智和正確的決策。」
讓於逸飛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休克的女士。經過於逸飛的急救,她恢復了意識。於逸飛沒想到的是,他在月台急救的那段時間,這位女士一直在上面等著他。「我從地鐵站走出的時候,她給我鞠了三個躬,一直說著‘謝謝您’。從她的眼神中我感受到,她是真誠地在謝謝我,把我當恩人。她可能怕耽誤我救人,我在下面的時候一直沒來找我。」
於逸飛當時太累了,跟對方說了幾句後,就急著去找自己的包了,但對方的感謝讓他感動。「我的畢業證、學位證都在包裏,一開始沒找到,我以為丟了。地鐵工作人員知道我一直在下面救人,聯系很多工作人員幫我找,後來找到了。」
於逸飛從水裏撿了一雙拖鞋,穿著離開了地鐵站。那時的地鐵站外,雨還在下,積水仍舊很深。地鐵站距離於逸飛家超過10公裏,到其父親工作的醫院則距離更近,於逸飛決定先去父親的醫院。因為自己的手機泡了水,他在路上借路人的電話聯系了父親。
其實在救人時,於逸飛就在別人的幫助下跟家裏人報了平安。但他跟家人說的是,「我已經到地鐵站附近的旅館了,別擔心我。」但於逸飛還在地鐵站裏救人的時候,他救人的影片已被網友發到網上,父親也從影片中認出了他。
快到父親工作的醫院時,於逸飛看到父親手電筒的光,也聽到父親在喊他的小名。他涉水向父親走過去,看到父親向他豎起大拇指。「當時我還覺得奇怪。他說在網上看見我救人了,我還騙他說在旅館。他的語氣是半開玩笑,可能是又生氣又心疼又驕傲。」
於逸飛拉著父親的手進了醫院,坐下來後他才感覺到疼,開始處理腿上被玻璃渣劃傷的傷口。因為長時間跪在地上做心肺復蘇,他的兩個膝蓋都磨破了。
「只要我會急救技能,不管是不是醫生肯定在那」
後來再回憶起那一天,於逸飛說,如果不是那場暴雨,他下班後大約30分鐘就能到家。那一天,他原本打算發朋友圈炫耀一下自己去鄭州市人民醫院上班了。「鄭州市人民醫院在我們市乃至全省都是排名很靠前的醫院,能來這裏工作我很自豪,但我沒來得及發這條朋友圈。救人之後,我驚魂未定發了個朋友圈,回憶了救人的過程。」
那一天之後,於逸飛救人的影片在網上熱傳,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他的名字,甚至他海外的母校和校友也知道了他的救人事跡。「我沒想到大家這麽關註這個事,母校倫敦大學學院的教務處長給我發郵件,說學校為我救人的行為感到驕傲,還說希望以後有機會來我工作的醫院開展交流,期待到時候能見到我。我現在就鼓勵自己,於逸飛,你以後不好好幹醫生都不行了,全國人民都在監督你。感覺有壓力,也有動力。」
兩天後,鄭州市人民醫院經過慎重考慮,給於逸飛送來了免試用期直接錄用的通知書。他在家裏休整了幾天,2021年7月26日便正式入職了,成了一名骨科醫生。
於逸飛成為醫生的第一天就披上白大褂,用勇敢和專業踐行了醫者仁心的誓言。有企業向他頒發了1萬元的獎金。於逸飛把這筆錢捐給了自己本科母校新鄉醫學院的教育基金會。與此同時,倫敦大學學院中國校友會也以於逸飛的名義給受災的鄭州市人民醫院捐了4萬余元。
2021年「世界急救日」到來之前,中國紅十字會首次評選「十大最美急救員」,於逸飛榜上有名。得知這一訊息,他很開心,感受到了大家對他的認可。
如今三年過去,於逸飛已在今年8月完成住院醫師的規範化培訓。在平時工作中,有時會有患者認出他,坐出租車時,他也曾兩次被司機認出,對方因此不願收車費。「我心裏挺感激的,但自己打車還是要給錢的,他們的心意我收到了。」
再談起當時救人的事,他說,當時逆行救人不完全因為自己是一名醫生,關鍵在於對生命的態度,生命寶貴,不能放棄。「只要當時我會這個急救技能,不管我是不是醫生,肯定會在那兒。」
人物對話
那個時候誰都不可能見死不救
北青報:當時您逆行返回月台還喊「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給自己加油,心裏會不會慌?
於逸飛:肯定的。當時那種情況,其實是害怕的,但也要硬著頭皮上,沒辦法顧慮那麽多。選擇逆行回去救人沒有什麽猶豫,那個時候誰都不可能見死不救。
北青報:那天剛好是你第一天上班,帶著白大褂,後來這件白大褂怎麽處理的?
於逸飛:確實有些時候就是巧合。這件白大褂本來是醫院想收藏,但我感覺它對我個人意義也挺大的,我就跟領導商量了一下,自己留著了。
北青報:您對醫生這個職業是怎樣理解的?
於逸飛:我覺得醫生相對來說是一個很能體現自我價值的職業,可以獲得很多滿足感。當你救治的人因你的存在而從痛苦中變得好起來,你會有一種自豪感。這種感覺是無論多少金錢或多少榮譽都換不來的。同時,我覺得醫生這個職業也是比較有挑戰性的,需要你具備很強的專業技能,同時具備很強的心理素質,因為面對棘手問題時,你要快速、準確地做出選擇,這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青報:如果遇到這種緊急情況,您覺得普通人可以做些什麽?
於逸飛:遇到緊急情況,是否掌握有效的急救技能,往往可以帶來兩種不同的結果。作為普通人,如果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這時候才能起到比較好的作用。學習基礎的急救技能並不會花費太多時間與精力,也很容易掌握。多加強訓練並回顧練習,需要這些技能的時候才能正確使用。
新聞記憶體
於逸飛被評選為「十大最美救護員」
當地鐵被洪水圍困,有人溺水,有人受傷,於逸飛身上的白大褂對於現場的人們來說代表著希望。
生命的寶貴讓急救者與死神的戰鬥顯得更熱血。不僅是於逸飛,在馬路上、社區裏,在地鐵上、高鐵上、飛機上,許多的醫護人員都曾在有人突發疾病的時候挺身而出。而這樣的急救者不僅只有醫護人員,越來越多受過急救技能培訓的人也參與其中。
2021年,於逸飛被中國紅十字會評選為「十大最美救護員」。同樣獲評「最美救護員」的南京市地鐵工作人員劉駿海,2020年4月在值班時發現一名心臟驟停患者暈倒在月台,透過及時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進行電擊除顫,拯救了患者生命。劉駿海說,心臟驟停留出的搶救時間只有黃金4分鐘,在短時間內專業救護無法抵達時,只有依靠身邊人的正確搶救,生命才可能被挽回,急救知識仍是大眾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
2021年中國紅十字會首次評選「十大最美急救員」,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孫碩鵬說,此次評選旨在帶動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識技能,提升普通人的應急救助能力,希望每個人都成為關鍵時刻施以援手的急救英雄。
人物簡介
於逸飛
2021年7月20日,河南鄭州的一場大暴雨讓很多市民被困在地鐵5號線沙口路站和海灘寺站之間。於逸飛毅然逆行救人,披上醫院剛發的白大褂,沖到負二層地鐵月台,開展了長達6小時的急救,救助了十幾個人。他被稱贊為「逆行醫生」,獲第26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
供圖/受訪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戴幼卿
編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