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打造國際航空樞紐!22座城市,被委以重任

2024-08-26社會

文|凱風

國際航空樞紐,歷來都是超大特大城市必爭之地。

日前,民航局、國家發改 委聯合發文,提出加強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建設,加快推進「3+7+N」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建設。

強化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航空樞紐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功能;

提升成都、深圳、重慶、昆明、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等7個國際航空樞紐區位門戶復合型功能;

提升大連、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青島、武漢、長沙、南寧、海口等若幹區域航空樞紐功能,穩步推進專業和綜合性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誰是機場爭奪戰的最大贏家?

01

全國共有250多座民用運輸機場,躋身頭部的只有22座。

這22座城市,無一例外都是千萬人次吞吐量級別,部份率先邁向「雙機場」乃至「三機場」序列,無一不是大國交通樞紐所在。

但區位不同、分工有別、國際輻射力和全球影響力有差異,頭部機場又被分為三個梯隊: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區位門戶復合型、區域航空樞紐。

第一梯隊,只有北京、上海、廣州三座城市 ,定位為「全方位門戶復合型樞紐」,著眼的是洲際連線能力、全球輻射能力。

北上廣之所以重要,不僅是因為航空旅客吞吐量、國際航線數量遙遙領先,更重要的是三地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門戶,也是名副其實的國際交往中心。

北京是首都和國際對外交往中心,上海是國際經濟、金融中心,廣州則是中國的「南大門」,三地不只是國內航空樞紐,更是連通海內外的國際航空樞紐。

這從國際航線數量就可見一斑。目前,北京、上海國際及地區通航點數量超過140個,廣州突破100個,而位列第四的成都只有70個,深圳只有50個。

根據檔,重點強洲際、強中轉、強國際競爭力,遠端國際航線原則上合理有序向北京、上海、廣州等集中。

第二梯隊,成都、深圳、重慶、昆明、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 ,同樣是國際航空樞紐,但以區位門戶為定位。

根據規劃,結合城市功能定位,提升樞紐能階,建成輻射區域、連線國內航空運輸網絡與相關國際航空運輸通道的連結節點。

成都、深圳、重慶、西安等經濟大市、交通強市自不用說,機場航空吞吐量全部超過4000萬人次,躋身「全國十大機場」之列。

為何素有「九省通衢」和「大國交通立交橋」的武漢、鄭州雙雙落選,而昆明、烏魯木齊、哈爾濱卻脫穎而出?

且不說三地航空旅客吞吐量本身就不弱,但航空樞紐分工背後的關鍵因素在於:地理區位比較優勢、區位戰略價值。

置於「一帶一路」和國際地緣格局來看,就能明白這三座城市之於大國航空樞紐的重要性。

昆明之於東亞和東南亞,烏魯木齊之於中亞,哈爾濱之於俄羅斯及東北亞,三地不只是國際交通樞紐,同樣也是為數不多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第三梯隊,包括大連、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青島、武漢、長沙、南寧、海口 ,定位是「區域航空樞紐」。

根據檔,鼓勵構建「幹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網絡體系,提升對非樞紐機場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拓展面向特定區域的國際航空運輸網絡。

所謂「幹支通,全網聯」,指的是航空幹線、支線和通航短途運輸間的互聯互通,著眼的是區域樞紐與一般支線機場、通用機場的連通能力。

而在第三梯隊中,還有4個機場被點名,但著重於航空貨運功能:

高質素推進鄂州等專業性航空貨運樞紐營運,加快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天津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建設。

整體來看,北上廣等城市強調的是洲際連線能力,成渝深昆著眼的是「輻射區域、連線國內」,而寧杭武長等城市的重點在於國內連線。

02

國際航空樞紐大變局,誰晉級,誰出局了?

國際航空樞紐城市的變遷,折射了不同城市交通地位的變化,以及國家戰略的轉移。

在2008年釋出的國際航空樞紐布局中,北上廣為門戶復合樞紐,昆明、成都、西安、重慶、烏魯木齊、鄭州、沈陽、武漢為八大區域樞紐;深圳、杭州、大連、廈門、南京、青島、呼和浩特、長沙、南昌、哈爾濱、蘭州、南寧為十二大幹線機場。

而在2017年釋出的民航十三五規劃,提及10個城市,「著力提升北京、上海、廣州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逐步提升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等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

到了十四五時期,根據2021年釋出的民航十四五規劃,「強化國際航空樞紐航線網絡中樞功能,提升北京、上海、廣州全球服務能力,完善成都、重慶、深圳、昆明、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這一次,則提出構建「3+7+N」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將國際機場分為三大層次。

整體來看,北京、上海、廣州「三巨頭」地位穩固 ,一直都是國際航空樞紐的領跑者,也是各自城市地位的體現。

一個重要變化是,武漢、鄭州從第二梯隊下移到第三梯隊,而沈陽出列,深圳、哈爾濱得以晉級,且深圳的排位不斷上移。

這背後,既有城市經濟實力、交通區位此消彼長的因素,也不乏「市市通高鐵」時代的迅速帶來,對航空格局的重塑。

深圳正是前者。

過去深圳常常被視為經濟強市和產業強市,教科文衛是其短板所在。

但這些年深圳正在努力補足短板,而在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逐漸匯聚之下,交通地位必然也會隨之而提升。

武漢、鄭州等中部省會,則是受到高鐵與民航競爭關系的影響 ,高鐵樞紐的重要性,遠勝於航空樞紐。

民航與高鐵之間存在一定替代關系競爭關系。研究表明,600公裏之內,高鐵有著碾壓性優勢,800公裏範圍之內,高鐵的通達性優於機場,1200公裏之上,民航優勢凸顯。

武漢、鄭州與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三大城市群的距離都在1000公裏以內,高鐵通達度在全國遙遙領先,自然影響了其機場發展。

而在東北,沈陽與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易主,則是高鐵發展、地緣變局共同帶來的影響。

至於蘇州等萬億經濟強市,一直都不在規劃關註範圍之內,「最強地級市為何建不了機場」,成了一場綿延幾十年的時代之問。

03

新一輪機場爭奪戰,一觸即發。

作為全球化時代的超級「流量」入口,機場既是門戶城市的標配,城市能階和發展水平的體現,也是航運物流、先進制造等臨空經濟的重要支撐。

根據規劃,到2035年,中國打造3到4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運輸機場400個左右。

這意味著,未來10年,至少還要新增100多個民用機場。

然而,要不要建機場、能不能建機場,不只取決於經濟水平糊城市能階,也要看空域資源緊張程度,以及周邊機場「先來後到」的擠出效應。

所以,近年來,機場爭奪戰愈發白熱化,從省到市,出現了兩大趨勢。

一個趨勢是,一眾經濟大省拼命建機場,以「市市有機場」為目標。

作為機場密度最高的地區,長三角城市群已有24座大型通用機場,加上在建、遷建和規劃新建的8座機場,未來將會湧現32座民用運輸機場。

而作為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目前已有9座機場,加上在建、納入規劃或進行前期研究工作的在內,未來或將擁有16座機場。

地處西部的四川,更是以一年一座機場的速度持續加碼,機場數量從2018年的9座增加到當前的17座,未來或將擁有28座民用運輸機場。

山東、河南、安徽、新疆等地也是如此。除了個別毗鄰省會的地市之外,所有地級市都將擁有民用運輸機場。

另一個趨勢是,超大特大城市開始謀劃「雙機場」乃至「三機場」 ,搶占空中交通話語權。

雙機場城市,一般以擁有兩座民用運輸機場為前提,且機場為區域樞紐或國際樞紐,航空旅客吞吐量或貨郵吞吐量達到一定水平。

西部的四川阿壩州、新疆的巴州等地,由於地廣人稀,交通出行不便,市域範圍內往往都有2座乃至更多機場,但機場能階較低、吞吐量有限,難以稱得上雙機場城市。

目前,中國真正的雙機場城市只有三座:北京、上海、成都。北京、成都是雙4F級,上海目前是4E、4F級的組合。

廣州、重慶、南京、昆明、鄭州、西安在內的眾多一二線城市,正在謀劃雙機場 ,上海更是規劃了第三機場。

上海規劃的第三機場,最終選址在一江之隔的江蘇省南通市,堪稱長三角一體化的寫照。

同樣,廣州的第二機場,選址在都市圈內的佛山高明區,命名為「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

重慶規劃了第二機場,目前選址已定,但尚處於主體工程預可研報批等前期工作階段,或將在十五五時期開工建設。

此外,南京、昆明、鄭州、西安、濟南、青島等地的第二機場仍在規劃之中,但考慮到客流規模、經濟性價比,未來能否落地,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遺憾的是,最強地級市,仍舊看不到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