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逛過超市了?進入互聯網時代,傳統商超看似牢不可破的「護城河」,在電商「兵臨城下」時喪失優勢,又有倉儲會員店模式異軍突起,進一步擠壓其生存空間。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零售行業活下來,超市「爆改」在2024年成為一股新潮流
。今年以來,上海多家傳統超市賣場透過改造升級來提升自身競爭力。值得關註的是,這一輪改造不僅體現在購物環境的提升,同時在最佳化商品結構、提升自有品牌比例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策略調整。
真金白銀地投入之後,傳統商超能否引入「新流量」,在2025年的春天裏重新振作?值得大家的期待。
01
改頭換面 24家世紀聯華全面煥新
陪伴上海市民33年的聯華超市,今年以全新面貌迎接市場挑戰。日前,聯華官宣,旗下賣場業態的世紀聯華在11月26日完成了上海地區24家門店的全面煥新。標超業態則將以社區型大店、社區型小店、流量型門店為3個基礎模型,最佳化商品結構、提升服務質素、開展數碼化創新。
走進剛剛「雙滿月」的世紀聯華中環店,這裏的布局煥然一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4米寬的主通道,營造出了更加寬敞明亮的賣場布局。很快,工作人員主動推來一輛內建PAD的智能購物車,推薦試用。「你把背包等私人用品放進推車裏,它會自動拍照並記錄,購物過程中不要取出
。購物完畢後,也不用去收銀台排隊,直接在PAD邊上的掃碼區掃一掃商品條形碼,就能自助結賬了。」
改造後的世紀聯華中環店環境更為舒適
除了數碼化改造,門店商品也大有改觀。記者了解到,改造後的中環店引入了60%的新商品,涵蓋一線優質品牌及地區特色產品
,包括:上海土特產醬菜、華良黑皮餛飩、吳山烤禽、七寶老街米酒等。與此同時,店內的單品數量從25000個減少到了8000個,更加精選與聚焦。貨架上還有一大批「優品生活」「優饗」「一番良品」等聯華自有品牌系列。
以全新引入的「澳洲直供八百裏牛」為例,從牛屠宰到入庫僅40分鐘,且每份商品均為獨立小包裝,更符合現代人對新鮮、便捷的追求
。「牛排可以現場買、現場煎,真的很貼心。」昨天中午,在周邊商務樓上班的錢小姐和同事一起來逛超市、吃午飯,兩人選中了一塊西冷牛排,付錢後請師傅做成了七成熟的牛排,然後又選了一大盒壽司。「用實惠的價格改善夥食。」錢小姐說,同樣品質的牛排和壽司,在餐廳裏大概要賣兩倍價格。
改造首月,該店交出滿意成績單:線下零售總額同比提升近35%,客流同比提升約20%,客單提升14%
,雖然門店面積相較之前減少近一半,但商品進一步貼近了消費者的需求,周轉更快。
以中環店為「樣板間」,上海世紀聯華各門店在上月全部改造完畢。聯華表示,升級後的門店根據周邊市民的購物習慣,平均下架了2800余件商品,上架約5200件商品,去掉低效冗余的商品,增加符合新生活需求的商品。商品平均售價下降了10%到15%,並給出「三公裏內買貴退差」的承諾
。
同時,對於散落在上海各處的標超業態,聯華也制定了更新模式。記者了解到,聯華標超業態已精細化區分出3種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的新型門店模型,並將於2025年起,逐步復制至全部門店,以全面提升聯華超市的整體競爭力。
02
經營承壓 胖東來成為調改樣版
聯華超市所經歷的轉型,在不少同行身上都能看到。這些傳統超市賣場為何紛紛「爆改」?經營狀況持續承壓是最主要的原因。
河南許昌,胖東來時代廣場店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早在2017年開始,中國超市行業就走上了下坡路,門店數據從最高的38554家下降到了24082家,降幅高達37.5%
。大型連鎖商超門店減少尤為迅速,從2012年的11947家,下降到了2020年的5340家,降幅超過55%。
今年4月16日,城市超市Cityshop宣布停止所有門店業務,徹底結束市場。這家超市品牌已有29年的經營歷史,高速發展期有15家門店。還有家拿夫、蔔蜂蓮花、沃爾瑪、永輝超市、華潤超市、農工商超市等都有關閉門店的經歷。
關店為止損,調改為盈利。面對復雜嚴峻的行業形勢和連年下滑的業績指標,各大商超企業也在尋找出路,紛紛將調改作為改善經營狀況的核心策略。這兩年,一批頭部零售企業從商品品類、供應鏈、門店服務等入手,它們「學習」的是眼下流量勢頭正盛的胖東來。
上周五,永輝超市發文表示,在團隊整體評估後,確定上海首家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門店為上海金山萬達店,將對超市的經營,從商品結構、品質、價格及賣場布局、動線、環境、服務和員工待遇等方面作全面調改
。
具體來說,在商品方面,永輝將「保障民生需求,補充商品功能,保留一線品牌,優選特色、質素可靠的商品,對品質沒有保障的商品堅決淘汰,同時規劃補充時尚商品品類」。在價格方面,則「最佳化采購渠道,過濾商品價格,保證實實在在的商品定價,合理的利潤」。在環境方面,「調改賣場布局,不再強制動線,提供安全方便、舒適的購物環境」。在員工待遇方面,也將學習胖東來的企業文化,透過「提高員工薪資、減少工時、增加休假等福利待遇,讓員工能夠輕松快樂、專註投入到工作中」。
事實上,永輝超市旗下多家門店已被胖東來「爆改」。今年6月,胖東來調改後的永輝首店鄭州信萬廣場店正式開業,當天門店首日銷售額188萬元,是調改之前日均銷售額的13.9倍,客流達12926人
。
永輝超市副總裁、全國調改組負責人王守誠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經驗的積累,調改效率在提升,預計春節前調改後的開業門店將超過40家,明年全年還要對至少100家門店進行調改。
03
透過表象 深耕核心競爭力
當胖東來成為「頂流」,提高「含胖量」,成為了傳統超市賣場的調改目標。但是,一窩蜂地模仿胖東來,就能挽救企業嗎?事實上,就在幾年前,很多零售企業就在模仿山姆、開市客,轉型成為了倉儲式會員店,卻依舊沒能挽回經營頹勢。可見,畫虎畫皮難畫骨,那些努力學習的門店,它們面臨的挑戰僅憑一次網紅化改造是無法化解的
。
業內專家表示,傳統超市賣場想要重新出頭不一定非要按頂流模式「爆改」,回歸零售本質,未嘗得不到好結果。「消費者不需要每一家超市都變成胖東來,不同的品牌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打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在低價格零售時代,性價比對所有零售業態來講都是一個必答題
。」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德國的平價超市奧樂齊近年在上海「開疆辟土」,已經開出了60家門店。2023年奧樂齊銷售額同比增長33.3%,門店數同比增加56.3%,可以說是一份相當不錯的成績單。
奧樂齊中環百聯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零售業,為何奧樂齊可以異軍突起?低價策略功不可沒。今年夏天,奧樂齊推出了「總有新低價」活動,其自有品牌超值系列中,多款產品的價格在10元以下,包括9.9元的白酒、潔面乳、凍檸茶,3.9元的衛生巾等產品,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廣泛討論。
「在奧樂齊銷售的商品中,90%以上是自有品牌,透過自有品牌來控制成本和質素。」零售電商行業專家、北京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奧樂齊之所以能夠做到低價,主要還是在於其供應鏈的組織管理結合自有品牌的開發,以及高效率低成本的實體店經營:減少商品數量、進行爆品銷售、減少中間商環節、根據使用者數據快速更新商品保持更高的動銷
。
可見,「自有品牌」已經成為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不僅是奧樂齊,山姆、麥德龍、開市客等零售巨頭之所以獲得消費者青睞,正是因為其深度挖掘消費者需求,打造具有差異化有利競爭的自有品牌產品,不僅提升了盈利能力,也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低價固然誘人,但絕不是唯一的成功要素,低價+品質+消費趨勢洞察的組合,才能構成真正的競爭力
。」業內人士表示,那些習慣於簡單采購的零售渠道已經逐步被消費者拋棄,只有從單純的銷售平台進階到深入參與產品研發與全程管理,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釋出的【2023中國商超自有品牌案例報告】顯示,中國超市Top100企業的自有品牌銷售占比持續增長,從2018年的3.2%提升至2022年的5%。盡管趨勢看漲,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本土商超的自有品牌銷售額和占比依舊不高,遠遠低於頭部的外資零售企業。或許,本土商超在「爆改」的過程中,除了場景的升級改造和網紅商品的「復刻」之外,還應該多想想如何在產品創新和供應鏈管理上多下功夫,才能以極致性價比刺激消費、帶動消費
。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張鈺蕓
圖 片 | 陳夢澤 東方IC
編 輯 | 海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