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守護「農田衛士」靠罰更要靠講

2024-04-29社會
用好科普宣傳和法律懲處的手段,久久為功,才能讓「農田衛士」癩蛤蟆被剝皮販售不再出現。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雲南網評論員 許蕓翡
正值春耕時節,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地方,有「農田衛士」之稱的中華蟾蜍,在菜市場被公開販售,僅一個攤位的日銷量可達數百斤。中華蟾蜍俗稱癩蛤蟆,是捕蟲能手,保護好癩蛤蟆,既能節省農藥費用,也可避免農藥產生的汙染。
但近年來,不少地方大肆捕殺販賣癩蛤蟆,導致其數量銳減。據執法部門梳理相關案件表示,被查獲的中華蟾蜍多來自四川、山東、安徽等地,獵捕手段簡單粗暴。「就是戴著頭燈,打著手電筒,用夾子去夾。一個村子幾十號人,一人一天可以抓幾十斤。」這些捕來的蟾蜍被統一收走後,被販賣到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流向餐桌。各環節往來密切,涉及多個區域,已形成長期穩定的獵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的犯罪網絡。
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國家林草局相關規定,禁止獵捕、食用癩蛤蟆。可是,說句實話,在農村大部份人都知道癩蛤蟆,但是要說到中華蟾蜍那可能就有些陌生。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遍布田間地頭的癩蛤蟆怎麽可能會是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一旦聽說能用它賣錢,那自然是趨之若鶩,更別提考慮是否違法的問題。所以,守護好「農田衛士」的重要一步,就是得讓村民們知道它們的生態價值和意義,並且知道捕捉販賣中華蟾蜍是違法行為。做足相應的科普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只有村民們從心底裏認識到中華蟾蜍的對農田保護的意義,以及了解了捕捉販賣需要承擔處罰後果,才能真正喚起人們的保護意識。
同時,除了當地捕捉的村民外,消費者、販賣的商家都是需要科普、宣傳的物件,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要讓消費者意識到購買、食用中華蟾蜍是不對的行為,讓商家了解販賣是違法行為,主動不買不賣。畢竟,只要買方市場不存在,買賣方的產業鏈也就無從生長。當然,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難免會迷失,捕殺販賣癩蛤蟆正是看到巨大的消費市場。要起底整個灰色產業鏈,科普宣傳推動移風易俗是重要的第一步,但是也不能少了硬核的處理措施。無規則不成方圓,重罰才能治亂,有關部門既要加強市場的監管,對販賣的商家進行提醒教育,也要加強在辦案環節跨區域、跨部門聯動,重點關註非法獵捕,將相關利益鏈連根拔起。
近年來,捕食野生動物的新聞仍見報端,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公眾對一些珍惜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不了解,存在無知者無畏的心理。但是,對於法律而言,不知者無罪並不成立,所以,在社會層面加強科普宣傳,促進各地移風易俗是最為重要的一步,也是必須持續推進的工作。
無論是珍稀野生動物還是像中華蟾蜍這樣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其保護工作都任重道遠,用好科普宣傳和法律懲處的手段,久久為功,才能讓「農田衛士」癩蛤蟆被剝皮販售這樣的情況不再出現。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註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