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四川省建築業協會復雜地下空間智能建造專案觀摩交流會在成都車站專案成功舉辦。紅星新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經過2年多建設,目前成都車站(火車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已完成北側站房主體施工,南側站房建設過半;地下部份,成都軌域交通18號線軌行區負二層結構建設已經完成,正進行南廣場下部綜合換乘大廳底板基礎施工。
據中鐵建工集團成都車站地鐵專案總工程師晏祥波介紹,南側站房施工完成後,將啟動三階段施工(倒邊施工),屆時南北側站房就可連成一體,整個站房的雛形也將正式呈現。未來,成都火車北站站房將與成渝中線高鐵同步投用 。
站房效果圖
北鬥系統、無人機技術
賦能火車北站施工
成都火車北站作為一個綜合性交通樞紐工程,建設中涉及鐵路、城市道路、地鐵等交通出行方式的改造建設。除了火車站本身的站房建設,其負一層涉及綜合換乘大廳,透過此區域可換乘成都地鐵1號線、7號線、18號線,也可換乘出租車等,因此該專案建設中更為關鍵的為地下部份。
施工現場
「在施工中,專案臨近既有地鐵1號線、7號線,我們與地鐵1號線站廳最近只有75厘米,為了保證基坑開挖不會造成地鐵沈降,施工中引入北鬥深基坑自動監測系統。」據晏祥波介紹,該系統實作自動化即時監測,並分析基坑開挖範圍內變形規律,預測可能變化的範圍及其變化趨勢,同步釋出預警資訊,實作資訊即時傳輸,保障基坑安全。
「還有更重要的一項,因整體施工區域特別大,為了實作精細化管理,我們利用無人機激光測量技術,結合BIM模型,整合建築模型和地理環境數據等,融合形成基於BIM的4D施工模擬。」晏祥波告訴記者,該系統不僅可展示不同施工階段的情況,建築材料的堆放、機械器材的停放位置等,還可及時更新進度,有助於提高管理精度和資源分配,實作精細化管理。
預計明年啟動三階段施工
自2022年10月11日起,成都站(火車北站)停止辦理客運業務,啟動改造施工以來,已2年有余。
走進施工現場可看到,相較於此前孤零零的鋼架站房,南側站房建設已超過一半。此前大面積的深基坑,大部份區域已完成混凝土澆築工作。
「之前你來過,當時我們還在進行近3000根樁基的建設,現在站房已建設到高架層,地鐵建設到了負二層的底板。」 晏祥波對記者說,位於站房南側的深坑就是未來的綜合換乘大廳,正在進行底板基礎施工。
施工現場航拍
專案建設分為三個階段,一階段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進行二階段施工。晏祥波說:「按照建設進展,明年之前將完成南側站房主體結構部份施工,保證明年倒邊過渡完成。」其表示,因車站北側軌域仍通行列車,倒邊施工即南側新建軌域施工完成後,列車轉至南側執行,專案將進入三階段,北側軌域開始拆除及新建施工。
截至目前,火車北站二階段施工,新建1-8道主體結構工程已完成80%,其余部份均按照計劃正穩步推進。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攝影報道 部份圖據受訪者
編輯 成序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