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林民旺:勢比人強,「美印共同制華」難繼續

2025-01-08社會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日前對印度進行了存取,印度總理莫迪、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印度外長蘇傑生分別與他進行了會晤。此外,沙利文還在印度理工學院德裏分校發表了演講。部份美媒在報道沙利文此訪時,不約而同地將關註點放在了「拜登政府如何繼續拉印抗中」上。
顯然,這是拜登政府高官在卸任前進行的「告別之訪」。按照白宮的聲明,沙利文在訪印期間主要是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討論美印夥伴關系中的一系列問題——從太空、國防和戰略技術合作,到印太及其他地區的共同安全的優先事項。
沙利文訪印,與印度外長蘇傑生去年12月24日至29日訪美,凸顯出雙方對於「印美關系能否在美國政府換屆後實作平穩過渡」的焦慮。如果說,蘇傑生訪美的直接任務是對特朗普2.0團隊及其政策進行「摸底」,並且給印度拿到一份參加特朗普就職典禮的邀請函的話,那麽沙利文的任務就是要讓拜登政府在過去四年內達成的美印合作框架能夠在特朗普2.0時期繼續維持下去,尤其是確保美印的「關鍵和新興技術倡議」(iCET)的延續。
拜登政府的建制派高官與印度高層似乎並不擔心「四方安全對話」和「印太戰略」會在特朗普2.0時期夭折,因為這些倡議最初是由特朗普政府在2017 年時重新啟用的,而拜登只是繼承並予以升級了。但是,印度很擔心iCET會被終止或中斷,因為這項合作倡議涉及從人工智能到量子計算、從半導體到太空等各個高技術戰略領域。這些高技術領域的合作,並不符合特朗普政府「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理念及政策傾向。對新一屆美國政府而言,很可能將iCET視為一個「養虎為患」的愚蠢之舉。而且,基於以往的相關經驗,印度向俄羅斯采購的多艘軍艦和S-400防空導彈系統在2025年全部交付時,很有可能會惹惱特朗普政府。因而,未來特朗普政府上任後可能借【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取消印度此前與拜登政府簽下的軍購訂單並廢除iCET。
過去,美國曾試圖敞開對印度購買武器的限制,但是卻並沒有實作對印度防務裝備的「釘選」,印度還是繼續采取多頭要價的方式進行軍事采購。iCET的提出,是拜登政府從長期的戰略層面出發,試圖透過讓印度加入並逐步融入美國技術體系來深度釘選印度,取代俄羅斯對印度防務系統的影響,以減少印度的「戰略搖擺」。而莫迪政府一度也尋求透過利用中美戰略博弈,來獲取華盛頓方面在技術上的幫助,縮小與中國的差距。
盡管蘇傑生在去年11月10日曾經公開表示,「特朗普重返白宮,很多國家都很擔心、焦慮,但是印度並不是‘緊張’的國家之一」。但是,印美高層的近期互動卻表明,其實雙方都在擔心拜登政府的對印外交框架將被廢除。有印度人民黨議員在社交媒體上稱,美媒公開報道特朗普擬邀請中方領導人參加1月20日的就職典禮,但是美方根本沒提莫迪在不在邀請名單上,這讓新德裏「五味雜陳」。未來中美關系是否存在「大和解」的可能性,是新德裏不得不擔憂的前景。
為此,印度外長蘇傑生被派去華盛頓「探路」。去年12月底,他拜會了特朗普提名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沃爾茲,指示駐美外交官與未來特朗普政府的官員盡早接觸,並且發出各種安撫美方的言論。去年12月上旬蘇傑生在卡塔爾的一場活動上就曾表示,金磚國家對削弱美元完全沒有興趣。
不過,蘇傑生這種主動放低姿態的辦法,在特朗普2.0時期可能並不管用。特朗普已經明確提出要加征10%的普遍關稅。在拜登執政4年裏,印度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在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眼裏,這如何能忍?同樣,特朗普2.0時期將會實施更加嚴格的移民政策,印度的技術專業人士也將更難以獲得在美國工作的非移民工作簽證。
特朗普團隊再次上台對印度也不是沒有利好。在拜登執政時期,加拿大政府與印度莫迪政府的關系惡化,嚴重牽制影響了美印關系,畢竟對拜登政府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特朗普近期對特魯多及加拿大政府的無情嘲諷,就很符合印度的心意,印度方面當然也是給予了高度贊許。此外,特朗普團隊在印度和孟加拉國臨時政府有關孟加拉國印度教徒問題的爭執中選擇了支持印度。這些都是能讓新德裏感到寬慰的地方。
沙利文的這次存取,顯然是要繼續維持拜登政府確立的「美印共同制華」的戰略框架。只是,形勢比人強,莫迪政府早就已經著手調整了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政策,來對沖「特朗普沖擊」。沙利文訪印的最後用意,也將成為「明日黃花」。(作者是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