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德媒:德國不景氣,不該賴中國

2024-08-30社會
參考訊息網8月30日報道 德國【青年世界報】8月26日發表題為【失敗者需要假想敵】的文章,作者是克勞斯·菲舍爾。全文摘編如下:
德國經濟停滯不前,存在永續性衰退的風險。德國主串流媒體也理解這一點。除了這個不太令人愉快的事實外,西方「朋友」還憂心忡忡且充滿惡意地看待這一發展。英國【經濟學人】周刊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第二次將德國稱為「歐洲病夫」。這並非完全沒有理由——即使倫敦喜歡忽視這樣一個事實:驕傲的英國並沒有處於更好的位置。但無論在我們這裏還是在英國那裏,媒體都只想著一件事:把責任歸咎於他人。
【經濟學人】的德國同行【商報】日前寫道,「無論是汽車、機械還是化工產品,中國制造商在世界市場上給德國競爭對手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中國在許多行業的出口份額多年來持續上升,而德國的出口卻停滯不前甚至下降。【商報】研究所的計算表明了這一點。人們可能會諷刺地補充道,是的,誰會想到呢?
分析主要意味著尋找這一發展結果的原因。【商報】的文章還參照了一些專家的話。其中,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羅爾夫·朗哈默就表示,中國正在推行一項「積極戰略」,將關鍵行業的企業打造成全球市場領導者,為此,中國對某些部門提供有針對性的大規模支持。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和【商報】的工作人員如何定義世界市場,那取決於他們自己。但到目前為止,只有那些無法(或不再)跟上競爭的人才會聲稱出口是「邪惡的」。事實是,昔日的「世界出口冠軍」德國和日本不得不告別巔峰,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自身失誤,二是來自強大競爭對手的制裁壓力——這個競爭對手是美國,而不是中國。
這種屢試不爽的強權政治目前正在實施。德國政府缺乏競爭力,資本遊說集團也較為溫和,所以對此只能忍氣吞聲。「專家」公然將後果歸咎於中國人(而且也歸咎於俄羅斯人)。這造成了現實的扭曲。
目前的情況是:主要競爭對手中國正受到指責,並受到制裁和進口關稅的騷擾。德國經濟界也感受到這一點:華盛頓和德國政府把它們拉入反華陣地。(編譯/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