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日本暴發「食人菌」?一周餓兩天脂肪肝就有救了?6月流言榜來了

2024-07-22社會

1.日本暴發「食人菌」,致死率極高,會造成疫情?

流言內容: 日本暴發食人菌,致死率 30%,感染後 48 小時後即可致命,現在日本很危險不能去了。

真相解讀: 所謂的「食人菌」屬於 A 型乙型鏈球菌(GAS),是一類能夠引起多種感染的細菌,並不罕見。之所以被稱為食人菌,主要是它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肌肉周圍的組織壞死。這類細菌大多數人都有攜帶,但感染後通常無癥狀。部份情況下,可能導致急性咽炎和猩紅熱。極端情況下,少數感染者會發展為鏈球菌中毒休克症候群(英文簡稱:STSS),這是 A 族鏈球菌感染引發的最嚴重的並行癥,也是新聞裏致死率 30%的罪魁禍首。日本國立感染癥研究所6月11日宣布,根據初步統計結果,STSS 致死率高達 30%至70%,截至 6 月 9 日,2024 年病人人數增加至 1019 人。 雖然 STSS 引發的重癥致死率較高,但它確實比較罕見,且重癥的比例很低 ,抵抗力差的人群需要更加註意衛生習慣。

來源: 騰訊較真

2.睡前飲酒有助睡眠?

流言內容: 很多人睡不著覺時,覺得睡前喝點酒才能放松下來,微醺的狀態更安神助眠。

真相解讀: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喝酒助眠失真健康。不少人相信 「喝酒助眠」,主要是認為飲酒後神經系統被酒精麻痹,會進入一種反應遲緩、困乏疲倦的狀態,從表面上看,似乎是被「助眠」了。然而,一方面,喝酒使我們容易入睡,但卻更容易早醒,而且醒來後更難睡著。另一方面,酒精的「助眠」效果會逐漸遞減,靠喝酒助眠容易越喝越多。也就是說, 越是習慣喝酒助眠,助眠效果會越差。 而為了持續獲得酒精帶來的助眠效果,人們往往會越喝越多。一旦喝太多酒,反過來又會引發各種不適而影響睡眠質素,如增加起夜次數、頭痛、胃部不舒服等。

來源: 科學辟謠

3.「黑科技」防曬衣,不僅防曬還能保濕降溫驅蚊

流言內容: 近期市場上出現多種「黑科技」防曬衣宣傳,如「能保濕的面膜防曬衣」;「能急速降溫的木糖醇防曬衣」;「驅蚊防曬衣」等等,可以選購。

真相解讀: 近期市場上出現的這些所謂「黑科技」產品,想法雖然很好,可其實噱頭遠大於實際。保濕、降溫防蚊等效果均不像宣傳中那麽理想。 我們選購時,應記住防曬衣的本質是防曬 ,國標規定只有當產品的 UPF(即紫外線防護系數)大於 40,且 UVA(長波紫外線)透過率小於 5%時,才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通常情況下,UPF 數值越高,對紫外線的防護效果越好。因此在購買之前,消費者可以對防曬衣的防護效果加以核實。除了防曬性,消費者也要註重防曬衣的材質。從材料來看,滌綸、錦綸所制產品的防曬效果比棉、真絲好;從顏色上看,鮮艷或深色比淺色的防曬效果好;從效能上來看,耐洗滌性好的更易久穿,透氣性、透濕性高的更舒適。

來源: 騰訊較真

4.高溫暴曬天氣穿白色衣服最防曬?

流言內容: 淺色的衣服不吸熱,所以夏天穿淺色的衣服防曬效果更好。

真相解讀:吸熱和防曬並不是一回事,並不能混為一談。 例如,在室外溫度 37 度的情況下,將白、黑、紅三件不同顏色的T恤置於陽光下暴曬,用紅外測溫儀分別記錄不同暴曬時間下衣服的溫度變化。在暴曬五分鐘及暴曬半小時的情況下,三件衣服表面並沒有顯示出很顯著的溫差,但在衣服的內側,白色 T 恤的溫度要顯著地低於黑色和紅色 T 恤。所以,在夏季戶外穿白色的衣服確實更顯涼快。但用紫外線防護系數測試儀在衣服的領口、袖口、胸前、背面以及衣服內側取五點進行測試,就會發現紅色 T 恤的 UPF、UVA、UVB 指標均顯著好於黑色及白色 T 恤。上述現象,主要是不同顏染料吸收的太陽光光譜範圍不同所導致的。所以僅從防曬角度而言,穿深色尤其是紅色的衣服防曬效果更好。

來源: 騰訊較真

5.一周餓兩天,「脂肪肝」就有救了?

流言內容: 有研究發現,透過「5:2 禁食法」(即每周正常吃 5 天,另外 2 天少吃或禁食)就能防止脂肪性肝炎的發展。

真相解讀: 這個說法有待商榷。傳言中提到的研究,來自德國癌癥研究中心和圖賓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的一項動物實驗。但這項研究只是一個動物研究,跟人體的差距還是很大的。2023 年有研究對間歇性禁食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響進行了薈萃分析,包括 14 項研究在內的系統綜述和 10 項研究的元分析(共 840 名參與者,44.64% 為男性),斷食時間持續 4~52 周,斷食的類別包括 5:2 飲食、現代隔日禁食、時間限制性進食或宗教禁食等,結果發現,沒有足夠數量和質素的證據能證明輕斷食可顯著改善脂肪肝。因此,從目前的研究來看,並不能說輕斷食可有效治療或者預防脂肪肝,大家不要盲目嘗試。 尤其是脂肪肝患者,更應配合醫生積極治療,養成健康得生活、飲食習慣,千萬不要錯信「偏方」貽誤病情。

來源: 科學辟謠

6.血脂化驗單有「↑」箭頭,才是高血脂?

流言內容: 化驗單上血脂指標不難看懂,沒有標「↑」箭頭就是沒超標,無須擔心。

真相解讀: 這種判斷方法不夠嚴謹,還可能帶來隱患。血脂檢查報告單上雖然標明了正常值範圍,但是千萬註意,這些標準指的是適合健康人群的。而 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血脂參考標準和健康人群是不一樣的, 尤其對於「三高」患者,即使化驗單上沒有箭頭,也不能掉以輕心。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這項內容,有心腦血管疾病病史的極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需要降到 1.8mmol/L 以下,並且指標最好能夠降至原來的一半以下,這顯然和健康人的相去甚遠。因此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病情來判斷,或者咨詢醫生,不能想當然。

來源: 科學辟謠

關於科學流言榜

由中國科協釋出,每月組織專家召開榜單評審會,綜合時效性、危害性等標準,甄選出熱點流言進行特別解讀,並全網推播。

聯合發榜: 科學辟謠平台、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學習強國」學習平台

支持平台: 微博辟謠、頭條辟謠、騰訊較真、網易健康、頭條健康、百度知道、抖音

科學辟謠: 由中國科協、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旨在切實提高辟謠資訊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讓謠言止於智者,讓科學跑贏謠言。

評審專家名單

(以姓氏筆畫為序)

宋立丹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 產業研究部咨詢工程師

張忠斌 中國制冷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 南京師範大學 教授

陳銳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心理研究所 副教授

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研究員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韓宏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研究員

本文由「科學辟謠」(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