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衛星拍攝西藏定日震區:最大破裂位置較淺,最大位錯量達6米

2025-01-09社會
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台北時間2025年1月7日9時5分,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北緯28.5度,東經87.45度)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定日M6.8級地震InSAR同震變形場。本文圖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供圖
此次地震位於青藏高原的拉薩地塊內部,震央附近區域受印度板塊推擠、青藏高原隆升和地殼增厚的影響,青藏高原南部地區同時受到南北向擠壓和東西向拉張應力作用,高原內部發育有近南北向和近東西向的兩種典型斷裂。在強烈地殼形變作用下,拉薩地塊及周緣斷裂帶活動尤為強烈。
分布式地震破裂模型
1月8日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又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此次地震發生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國家減災中心依照地震應急工作預案,中國資源衛星中心和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套用中心進行了應急拍攝,獲取了由八院抓總研制的陸地探測一號01組衛星拍攝的震後影像,第一時間完成了本次地震的同震變形場的應急處理和斷層破裂參數反演。
地震觀測數據、地震模擬數據、反演結果殘留誤差。
應急拍攝的結果顯示,本次地震震源機制為拉張型。從InSAR結果也證明,本次地震是一個正斷層破裂過程,推斷發震斷裂為登麽錯斷裂。InSAR結果顯示,震央最大LOS向變形發生在上盤,最大的變形量接近2米。InSAR結果快速錨定地震極震區,為地震現場應急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措果鄉震後影像圖
基於InSAR同震變形場,利用PSOKINV反演本次地震的破裂參數,初步結果顯示,本次地震的斷層走向為187°,傾角為36°,平均rake角度為90°,是以正斷層占主導的斷裂錯動過程。從分布式地震破裂模型中可以看出,本次地震的最大破裂位置較淺,主要集中在1-5公裏深度,最大的位錯量達到6米。
發現地表破裂影像圖
與此同時,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立即按職責啟動民商航天應急響應機制,透過民商聯合規劃系統開展多星聯合應急任務規劃,統籌排程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天儀研究院、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等民商單位的衛星,對定日縣及周邊區域進行應急成像,並同步查詢災區歷史影像,第一批成像的3景遙感數據及災前歷史數據已於1月7日13時40分緊急共享至國家減災中心、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高分西藏中心等單位。
國家航天局表示,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將繼續密切關註西藏日喀則地震災害狀況,全力做好應急衛星數據保障,對地震地區持續跟蹤觀測,第一時間將災情地區影像數據提供給相關單位,為地震搶險救災、災害評估等工作提供遙感衛星數據保障。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