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我在大灣區護生態:書寫深港雙城生態故事

2024-07-19社會
編者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在深圳與香港之間,一條蜿蜒的深圳河見證了這兩座城市的共同成長。隔著窄窄的深圳河,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育區和香港米埔自然保育區一衣帶水。多年來,紅樹林已成為兩地生物交流的重要生態廊道。共處一灣的兩個自然保育區,如何創新區域生態環境協同發展機制,共築深港濕地保護「生態聯通」?深港又如何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四個重大轉變」的意義,深入領會其中蘊含的科學理念和方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共同體?深圳衛視【大灣區會客廳】節目組深入濕地探訪,在一位位濕地工作者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深港合作精細化管理 為濕地候鳥打造舒適家園
在深圳河沿岸,鳥獸不斷穿梭,享受著「雙城生活」的愜意。深圳和香港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故事,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從1982年成立深港聯合治理深圳河工作小組,改善河流環境及河道航運,到1995年米埔自然保育區及內後海灣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再到當下,深港生態保育合作沒有間斷過。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濕地內魚塘管理經驗的互鑒。
說到魚塘管理,香港米埔自然保育區這個「元老級」選手可謂是經驗多多。在這裏,我們遇到了米埔自然保育區及遷飛路線保育專案總監文賢繼,他的工作是保護區內濕地生境管理、區域濕地及水鳥保育和濕地管理培訓。在這些工作的背後,是日復一日的基圍清淤、基圍水位管理、塘堤喬木管理以及灘塗植被管理等等。他常常調侃自己做的事情很瑣碎,但是只要去做了,就會對鳥類的保護很有幫助。
文賢繼說,魚塘修復最核心的是清淤和微地形改造,以及調控魚塘水位,用於為不同的鳥提供它們最適宜的水深。這個方法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例如在同一個灣區的福田保護區,也是根據他們的經驗做微地形的改造,吸引了很多鳥過來,變成了一個優質的鳥類棲息地。
濕地治理新探索 水牛為何被稱「濕地工程師」
保護區內的「濕地工程師」可不止文賢繼,為了給候鳥打造一個舒適的「家」,米埔自然保育區還請來了幾位「全職水牛員工」,文賢繼打趣地介紹,它們沒有薪金,但包吃包住!
文賢繼介紹道,亞洲水牛本身就是濕地裏面很重要的一個哺乳動物,有很重要的生態功能。黑臉琵鷺、野鴨等鳥類不喜歡棲息在草比較高的地上,透過水牛吃草,以及在行走時踐踏草的行為,可以讓植物得到有效的控制。水牛也會在草地裏滾出小泥潭,這樣蜻蜓、青蛙這類兩棲動物就有了一個適合繁殖的地方。喜歡跟著水牛一起生活的物種也會被帶過來。所以不光是節省了保護區管理的成本,還透過一個很自然的方式去做棲息地的管理,所以水牛們也常常被稱為「濕地的工程師」。
生態守護者楊瓊:我的工作不只是「看鳥」
在和米埔自然保育區一河之隔的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育區,也有一位紅樹林濕地的守護者。今年是楊瓊在這裏工作的第21年,作為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自然保育區管理局科研室負責人,以及保護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她的工作從來不是簡單的「坐林觀鳥」,從灘塗到實驗室,從基圍魚塘到科普課堂,都能看到楊瓊為紅樹林奔走的身影。
從「人眼」到「天眼」 福田紅樹林的智慧管理成效高
維持紅樹林、灘塗、基圍魚塘這三個區域的生態格局穩定,是楊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今,她的工作中多了很多「智能幫手」。福田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育區建立起智慧管理系統,可以保證保護區內的全貌視覺化,保護區內的物種類別、物種分布,都一目了然,濕地的整個變化過程也盡收眼底。
提到在保護區這麽多年來印象最深刻的景象,楊瓊告訴我們,最讓他們高興的就是黑臉琵鷺成群地到達保護區內,非常壯觀。因為保護區管理最直觀的成效,就是鳥要多,且常年都來,這說明生態系是比較穩定的。尤其是猶如熊貓般可愛,也如熊貓般珍貴的黑臉琵鷺。1994年全球第一次同步調查的時候,黑臉琵鷺只有300多只,瀕臨滅絕。但經過多年的保護工作,黑臉琵鷺在2018年全球突破了4000只,今年已經快7000只了。
深港濕地保護有成效 吸引全國科研團隊來探索
深港濕地保護經驗互鑒,也吸引全國各地團隊到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育區開展科研調查。今年6月,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的一支團隊,來到福田紅樹林濕地進行矽藻取樣,透過對紅樹林底棲矽藻的物種多樣性、分布、生物量及群落組成等進行監測,為研究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的物種多樣性,評估底棲矽藻對深圳福田紅樹林的碳匯貢獻提供數據支撐和依據。
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育區和香港米埔自然保育區,兩個濕地互為姊妹保護區,在2023年1月5日,便共同簽訂深圳灣(後海灣)濕地保育合作框架協定,開啟兩地攜手保育全國重要濕地新篇章。兩地不僅互相汲取內部經驗,更在科研領域緊密聯動,透過交流合作,雙方共同探索濕地保護的新方法、新技術,不斷提升濕地生態管理的科學性和系統性。這種跨區域的科研合作,不僅促進了知識的交流與融合,也為大灣區乃至更大範圍的濕地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作者丨秦琬盈,【大灣區會客廳】欄目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