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1月20日正午,大概是中國1月21日淩晨時間,特朗普將正式宣誓就職美國第47任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兩度當選但非連任的總統。上一位這樣的,還是120多年前美國第22和24任總統格羅弗·克里夫蘭。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月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有關中方對美國新政府期待的提問時表示,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這是中美關系發展歷史告訴我們的。中方始終認為,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系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期待。
毛寧說,中方願意同美國新政府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特朗普政治風格激進且難以捉摸,經常不按常理出牌,冒出戲劇性言論和表現,在經歷國會山騷亂、多次法庭審判、眾叛親離、暗殺等風波之後,最後又在社交媒體和資本新貴馬斯克加持下,帶著壓倒性選票山呼海嘯般重返白宮,宛如一部反轉叠出的真人秀,引人註目。
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簽字要簽到手軟
就職前一天,當地時間1月19日,特朗普在華盛頓市中心集會時宣稱,他上任後將廢除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宣布的每一項行政命令!
雖然特朗普口若懸河慣了,但這句恐怕並不是吹牛!特朗普光是當天演講提到的就有邊境安全、能源、聯邦政府開支、短影片社交平台Tik Tok、「多元化、公平與包容(DEI)」政策等。
更早些時候,當地時間1月13日,美國【時代】雜誌報道,特朗普曾在共和黨內透露,就職第一天準備了大約100項行政命令,旨在迅速打擊拜登政府立法議程核心。縱觀以往特朗普承諾,就任第一天要做的包括但不限於:
驅逐非法移民、推翻氣候政策、取締DEI政策、封鎖南部邊境、赦免參與國會山騷亂大部份成員、禁止跨性別者參與女子專案和參軍、取消每一項他認為會推高商品成本的聯邦法規、結束俄烏沖突。
有些總統許可權內簽個字就能解決,有些則是美國兩黨根深蒂固矛盾,不鬥個一年半載不會有結果。可以看出,特朗普雄心勃勃,若是承諾全兌現,就職當天也甭幹別的,簽字都得簽到半夜。
特朗普組建內閣輕車熟路,「臥龍鳳雛」輩出
特朗普政府當然不會只有特朗普一人,其內閣成員成色自然也不能忽視。
特朗普首屆任期用人混亂,以至於本次勝選後,不到兩周就敲定15個內閣部長提名,創歷史最快紀錄,歷任美國總統同樣時間頂多就定一兩個。並且,特朗普這些內閣部長都趕在當地時間1月16日前完成聽證,比一屆任期內快。當然,這些提名不一定會全過,至少還要等數周。
有首屆任期經驗,特朗普本屆用人原則只有3個:忠誠、忠誠,還是忠誠!只要夠忠誠,其它東西都可以放一邊,比如專業能力。所以,特朗普本屆內閣提名奇葩無數,包括:
瘋狂反華上了中國制裁名單的國務卿、只當過排長的國防部長、中學輟學的教育部長、反疫苗的衛生部長、被指控性侵未成年的司法部長、與俄羅斯關系緊密的國家情報部長等。
若是這套內閣成型,那讓美國再次偉大豈不是「指日可待」?
除了忠誠,特朗普還重視財富:這套內閣班子裏有11位億萬富翁;重視關系:多是從現任或前任眾議員中選人,還招了不少聯邦說客;重視長相:大都長得像美國影視經典形象,頭發濃密俊男美女,特朗普也喜歡評價對方長相;其中不少人和特朗普一樣有爭議,語不驚人死不休。
軍事和貿易,特朗普政府對華態度依舊強硬
除了上述這些,特朗普內閣團隊還有一個共同點,對華強硬。國務卿盧比奧自不必說,反華魔怔人,2020年被我方制裁,特朗普稱要在就職百日內爭取訪華,他要是隨行,全程恐怕只能住在候機廳。
國防和國家安全方面,國防部長候選人皮特·赫格塞斯對華持強硬立場,認為中國在軍事、文化、經濟和技術上與美國對抗;國家安全顧問米克·沃爾茲是首批呼籲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議員之一;中央情報局局長候選人約翰·拉特克利夫曾指控中國試圖「破壞特朗普2020年連任競選活動」。
貿易方面,財政部長候選人史葛·貝森特主張對進口產品全面征收關稅,尤其對中國產品征收高額關稅;貿易和制造業高級顧問彼得·拿華路被認為是特朗普首屆任期「對華發動貿易戰的意識形態力量」;貿易代表候選人傑米森·格里爾則是特朗普首屆任內對中國進行貿易戰的「老將」。
特朗普到來,世界局勢重新洗牌
總的來說,特朗普這次有備而來,準備做的事很多,對內,全面清除民主黨入主白宮的痕跡,貫徹自身政治理想;對外,手下人各個強硬,對華戰略更是充滿巨大不確定性,中美關系前景並不明朗。
只是,在美國經濟現狀和政治阻力下,他最終能做到多少也難說。唯一可以確定是,他這一來,全球局勢必將要經歷一番劇變,不會再是現在這樣。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有足夠心理準備,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