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金融數據趨穩回升

2024-11-14社會

董希渺/文 1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10月金融數據顯示,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實施,內需潛力加快釋放,金融數據趨穩回升,對實體經濟支持服務力度增強,呈現出不少結構性亮點。下一步,宏觀政策應繼續發力,增強合力,為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目標任務提供更有力支持。

9月份以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地產政策以及支持資產市場發展等一攬子政策加快出台,特別是增量金融政策出台速度快、力度大,有效地穩定了社會預期,有力地提振了市場信心。10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1%,重回擴張區間;房地產市場交易量明顯上升,資本市場持續活躍。前期市場需求的變化已經初步反映在10月份金融數據上,主要亮點有:

一是廣義貨幣(M2)、狹義貨幣(M1)增速雙雙回升。 10月末,M2同比增長7.5%,較上月高0.7個百分點,過去兩個月累計升高1.2個百分點;M1同比下降6.1%,降幅較上月收窄1.3個百分點,在連續6個月負增長後首次出現降幅收窄。債券市場和理財資金開始向存款回流,銀行向證券、基金等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資增加,以及財政支出加快推動財政存款更多轉化為企業存款,都推高了M2增速,金融穩增長力度明顯加大。而M1增速邊際回升,反映出經營主體預期有所改善,也反映出金融市場上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下一步,M1統計口徑最佳化後將更科學、完整。

二是社會融資規模和信貸投放總體平穩。 前十個月,社會融資規模與人民幣貸款分別新增27.06萬億元和16.52萬億元。其中,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加1.40萬億元,增速為7.8%,在去年高基數基礎上仍然保持較快增長;10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5000億元,貸款余額增速8.0%,信貸投放總體平穩,基本符合預期。一方面,貸款發放規模持續擴大。有關測算表明,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機構貸款發放量預計超過110萬億元,比2023年、2022年同期分別多近8萬億元、20萬億元。另一方面,貸款回收量和新發放量同步較快增長,表明存量信貸資產正在加快盤活,信貸投放效率進一步提升。

三是信貸結構持續最佳化,利率處於歷史低位。 在信貸總量保持基本穩定的同時,金融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成效持續顯現。10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約15%、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1%,均明顯高於全部貸款增速(約8%)。與此同時,隨著今年以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三次下降,無論是企業貸款利率還是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都明顯降低。數據顯示,10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5%左右;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3.15%左右,均處於歷史低位。

值得註意的是,10月份個人住房貸款增長開始好轉。10月份,住戶貸款增加1600億元,同比多增1946億元,自今年2月以來首次同比正增長。其中,住戶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分別增加490億元、1100億元,同比分別多增1543億元、393億元。這表明,個人住房貸款規模開始企穩,明顯好於前9個月月均減少690億元的水平糊前兩年同期水平。這與全國房地產市場的積極變化互為映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總量同比增長3.9%,是自今年2月以來連續8個月下降後首次實作增長。特別是新建商品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0.9%,自2023年6月份連續15個月下降後首次實作增長。

同時要看到,無論是前十個月還是10月份單月,社會融資規模和人民幣貸款仍然同比少增。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去年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中的政府債券新增1.56萬億元,比2020—2022年的同期均值高1.1萬億元,推高了社會融資規模基數。還比如,今年以來地方化債速度明顯加快,存量貸款中部份融資平台貸款被償還或置換,在短期內影響貸款增量。但社會融資規模和信貸投放同比少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經營主體有效融資需求仍然偏弱。當然,考慮到有些增量政策還在陸續落地,貸款稽核、授信、提款等需要過程,未來政策效應還會進一步傳導顯現,市場需求將有望得到進一步激發。

1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表示,央行將保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加大貨幣政策調控的強度,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從實際執行情況看,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名義上保持「穩健」,實際上是相對寬松的。預計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有望繼續保持較強力度。

不過,貨幣政策的作用終歸是「有效但有限」,下一步穩增長、擴內需亟需財稅政策發揮更大作用。近期財政部宣布,經批準後,將透過一次性增加6萬億元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地方存量隱性債務,並額外安排5年共4萬億元新增地方專項債用於化債。這些政策將大幅節約地方利息支出,緩釋地方債務風險。同時,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大型銀行補充資本、最佳化稅收政策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發行地方專項債支持回購存量土地等政策也將陸續推出。

金融是國之重器,銀行是中國金融業的主體,銀行業穩健發展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和前提。從銀行自身看,目前多數銀行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穩中有升,風險抵補能力較強。財稅政策加快調整最佳化,特別是加大對地方化債和房地產市場支持,有利於銀行化解信貸風險、穩定資產質素。如果能夠采取更多措施延緩息差下滑壓力,保持息差和利潤基本穩定,持續補充各類銀行資本,銀行將持續有力有效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