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12年前的今天(2012年11月23日),試飛員戴明盟駕駛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型艦載多用途戰鬥機殲-15首次在遼寧艦上成功著艦,這意味著中國戰鬥機實作了從陸地向海洋的跨越,也標誌著「遼寧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
從陸基模擬訓練到航母實戰化部署,從單機訓練到多機編隊協同作戰,從簡單氣象條件飛行到復雜氣象、夜間起降訓練常態化展開,殲-15見證了中國航母事業的起步與成長。
航母編隊作戰體系中,殲-15與直升機等協同配合日益默契, 海空立體作戰能力逐步形成 。實戰化演練中,殲-15頻繁亮相,在遠海訓練、對抗演習中展現強大實力,出現的海域範圍不斷拓展,有力捍衛了中國的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
「三兄弟」加快亮劍遠海步伐
前不久,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現場,海軍殲-15T、殲-15D艦載戰鬥機等多型戰機為觀眾呈現了具有濃郁海軍航空兵特色的視覺盛宴。結束任務歸建後,殲-15系列飛機「三兄弟」繼續投入實戰化訓練。
清晨,殲-15、殲-15T、殲-15D三型戰機陸續滑出、起飛,奔赴目標空域開展空戰對抗、空中加受油、編隊突擊等課目訓練。
殲-15D飛機與殲-15飛機組成七機編隊,電子戰飛機偵收截獲對方雷達及通訊指揮等訊號,並實施隨隊電子幹擾,為編隊戰機提供電子支援力量,進行突防突擊。隨後編隊散開,進行空戰對抗課目訓練,雙機、三機編隊靈活機動占位,雙方態勢不斷變換。
另一側,殲-15T飛機間開展空中加受油訓練,透過飛行員精準操作,在空中完成「穿針引線」。夥伴加受油是飛行員的必備能力,可以有效擴大艦載機遠海作戰半徑。
此外,該部還推行了「岸艦一致」地放飛回收指揮模式,提高塔台指揮飛機容量,實作大批次起飛降落,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岸基艦基訓練壁壘,縮短飛行員岸艦轉換適應時間。
首輪訓練結束,戰機陸續返航,在完成新的出動準備後,一批批戰機再次沖向藍天。
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組織實戰化飛行訓練
在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官兵們也持續開展實戰化飛行訓練,練強打贏本領。
演練開始後,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陸基模擬甲板上身著黃、綠、白等多種顏色甲板辨識服的保障官兵聞令而動,迅速奔赴各自戰位。
暖機、展機翼、滑行……演練現場,引導員數個動作一氣呵成,精準引導戰機進入放飛位置。安全員和機務人員迅速檢查放飛前的各項情況。
準備就緒後,起飛助理下蹲,右手握拳,中指和食指指向起飛方向。同時,起飛站操作員果斷按下按鈕,釋放止動輪擋,一架殲-15戰機如離弦之箭,頃刻間滑出甲板,模擬艦上起飛。
轟鳴聲中,一場包括陸基模擬著艦、空戰對抗和低空突防的多課目訓練按計劃展開。艦載機飛行員賈賀升和戰友們駕駛戰機依次升空,驗證新的戰法訓法。
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賈賀升稱:「當年,在電視裏看到殲-15首次上艦的新聞後,一個艦載夢就在我的心裏生根發芽了。後來,經過嚴格選拔,我有幸成為艦載機飛行員,並且完成了上艦的夢想。在逐夢深藍的新征程上,我們會堅持以戰領訓、為戰育人,緊貼航母部隊實際和未來戰場需求,為加快把人民海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