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成渝中線高鐵專案舉行智能建造現場會,生動展示數碼化、綠色化、智能化技術對高鐵建設的賦能,吸引了眾多業內專家的關註。
成渝中線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標誌性、示範性重點工程。11月底,成渝中線高鐵迎來新進展,全線控制性工程蜀安隧道中鐵十一局「成渝號」大盾構實作順利始發,標誌著全線隧道建設已進入建設新階段,目前正在優質高效推進。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中鐵十一局大力推廣套用智能建造,創新研發使用一批新技術、新器材、新系統,保證了施工順利推進,安全質素平穩可控。
「蜀安隧道具有工期緊、風險高、難度大等特點,我們為其量身打造了超大直徑盾構機‘成渝號’。」中鐵十一局成渝中線高鐵專案負責人王明華介紹,為充分發揮大盾構核心技術優勢,「成渝號」搭載了中鐵十一局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丁烈雲院士團隊共同研發的「推進-拼裝並列」技術,可實作盾構機掘進與拼裝同步作業,掘進工效顯著提升。
面對盾構機下穿西成高鐵北湖特大橋等多處重要建構築物,長距離獨頭掘進安全風險高等難題,建設團隊依托國家數碼建造技術創新中心大盾構智能建造實驗室,采用地質空間建模技術,輔以超前地質預報系統,使掌子面前方掘進地層由「未知」變為「可感」。同時,秉承「少改動硬件,在控制軟件上下功夫」的原則,透過采用管片上浮和收斂監測、管片壁後註漿檢測等自動化感知技術,結合多層次註漿體系,樹立了成型隧道「零沈降、零破損、零錯台、零滲漏」的盾構行業標桿,為工程建設插上了「智能建造」翅膀。
在中鐵十一局成渝中線高鐵青白江管片廠,還可以看到自動化流水生產線進行預制關鍵工序的智能化無人作業。「作為智慧化管片預制廠的‘最強大腦’,我們自主研發的智能預制生產管理平台,包含6個管理模組和38個子系統,具備數據互通、流轉、采集、指令下達及數據錄入存檔等功能,確保了生產、安全、質素等關鍵環節的精細化管理。」青白江管片廠負責人陳玉英介紹道。
成渝中線高鐵建成通車後,將與已建成營運的西安至成都高鐵、鄭州至重慶高鐵和多條在建高鐵連通。屆時,成渝兩地旅行時間進一步壓縮,將極大便利沿線人民群眾出行,對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