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管姚:王傳福在泰國說的話,馮德萊恩應該認真聽聽

2024-07-07社會
直新聞: 歐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關稅棒」終於落下,周五(5日)起正式開征所謂臨時性附加關稅,您對此有何特別觀察?
特 約評論員 管姚: 我註意到,就歐盟對中國新能源車揮下「關稅棒」,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4日在回應相關提問時表示,包括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等行業機構明確表態,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反補貼措施,寶馬汽車總裁更警告「加征關稅死路一條」。中方敦促歐盟方面認真聽取盟內呼聲,理性、務實地與中方開展磋商,避免反補貼措施損害中歐汽車產業的互利合作與共同發展。同時,何亞東在回答路透社記者就「抓緊磋商」提問時也談到,目前距終裁還有4個月視窗期,希望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展現誠意,抓緊推進磋商行程,基於事實和規則,盡快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這也就意味著,歐盟「關稅棒」落下,並不意味著中歐雙方磋商行程的中斷,談判大門並沒有關閉。請註意,歐盟5日起開征的附加關稅有個前置詞:臨時。也就是說,歐盟這個「關稅棒」有期限,大限是在11月底之前,屆時將會作出時效5年的最終關稅決定。這也就是何亞東所稱「4個月談判期」的由來。
我註意到,歐盟委員會主管貿易事務的副主席東布多夫斯基斯4日在接受美國彭博電視專訪時也同樣喊話,「Those talks with China are ongoing(與中國的磋商仍在持續)」。他甚至留出余地,聲稱如能有互利局面出現,他們就會找到最終不適用所謂「懲罰性關稅」的解決辦法。當然,這個辦法必須能解決當前歐盟面臨的所謂「市場扭曲」問題。事實上,彭博社也列舉推演了幾種可能的解決辦法:中歐談判磋商取得進展、歐盟多數國家對關稅計劃改變立場、世貿規則介入所以個人認為,對歐盟5日起階段性揮舞「關稅棒」,不必過分誇大其實質性影響,而且還面臨不少變數。
7月4日,對全球新能源車產業都是個有特別啟示意義的大日子。以「去風險」為名,強揮「關稅棒」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真該好好聽聽一位來自深圳的中國企業家在泰國說了什麽。我相信,在新能源車這件事上,應該讓最有發言權的王傳福,直接告訴馮德萊恩。
直新聞: 4日為什麽是全球新能源車的大日子,王傳福將告訴馮德萊恩什麽?
特 約評論員 管姚: 4日不僅是歐盟設定的所謂「臨時性關稅」舉措生效日,也是在這一天,從深圳走向世界的頭號新能源車商比亞迪,在泰國舉行新工廠竣工暨第8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儀式。王傳福在泰國羅勇府激情喊話,把泰國一流的汽車制造能力和比亞迪領先的新能源技術結合,將助力泰國汽車產業鏈轉型升級。而新能源汽車,正是泰國瞄準經濟升級的12個重點產業部門之一。
我認為這兩件事可謂正反參照,高度關聯,也有助於我們全面思考並評估歐盟所謂「關稅棒」的實質影響。
事實上,歐盟政治家中類似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這樣的鐵桿球迷不少,目前頂級足球賽事歐洲杯,已經進入到最激烈也是最扣人心弦的淘汰賽段,下周日(14日)就將在柏林舉行最後決賽。相信任何關註歐洲杯賽程的人,在聚焦球場上各路球星們腳法、射門與荷爾蒙齊飛的同時,不可能會對場邊巨大電子廣告牌即時更新的那幾個中文大字熟視無睹:「比亞迪,新能源車世界冠軍。」請註意,在歐洲杯舉辦地德國的每一個賽場,每一場賽事,同樣的中文字都會高頻閃現,成為無法忽視的存在。
歐盟5日起開征所謂「臨時附加關稅」,比亞迪也在受影響之列,5日起出口歐洲的新能源車被加征17.4%,也就是最低一檔的附加關稅。但我相信,歐盟「關稅棒」絲毫不會動搖比亞迪的冠軍地位。如果說,泰國新工廠是比亞迪又一個「新進球」,那麽,比亞迪在歐洲的「工廠進球」,同樣指日可待。比亞迪的第一家歐洲工廠落子匈牙利,目前也在穩步推進中。按照比亞迪當下的產銷進度,最快可能會在年底,比亞迪將邁過更大的裏程碑即1000萬輛大關,比亞迪的第800萬輛車下線是在泰國,那麽第1000萬輛的「超級世界波」,有沒有可能在歐洲實作呢?不妨合理聯想,相信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匈牙利,對此一定求之不得。
這是否意味著歐盟關稅政策博弈的空間與可能性,我們仍需觀察。但必須指出,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特立獨行,敢於在重壓之下拍板決策。5日,他飛抵莫斯科與普京總統會晤,震動全歐洲。歐爾班成為俄烏戰爭爆發後,到訪莫斯科的歐盟國家領導第一人,而且還是以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身份。我也註意到,歐爾班此前在與對匈國事存取的中國元首會談時已明確表示,匈方不認同所謂「產能過剩」或「去風險」等說法,匈方深化對華合作的決心堅定不移,不會受到任何力量的幹擾。
直新聞: 5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將繼續對原產歐盟的進口白蘭地進行反傾銷調查,那麽歐盟單方面行動會引爆中歐「貿易戰」嗎?
特 約評論員 管姚: 商務部6月17日已正式公告,對原產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路透社5日發稿稱,商務部在歐盟對中國產新能源車開征臨時關稅首日,宣布對歐洲產白蘭地的反傾銷調查進入下一階段,這意味著中歐商業緊張對峙的全面加劇。
路透社分析,一旦中方對豬肉及白蘭地的反傾銷關稅落地,商業利益受打擊最大的,分別是法國、西班牙、荷蘭及丹麥四國。
當然,與歐洲第一大產業汽車「老大哥」相比,豬肉及白蘭地只能算是「小弟弟」。但此前商務部也已召集中國汽車業者舉行內部通氣會,已有中國業者建議對歐洲大排量燃油車進行關稅阻擊,這實際上是歐洲方面最忌憚的結果,這也正是寶馬汽車老總警告「關稅大戰是死路」的原因所在。
中國元首訪歐期間在巴黎總統府明確表示,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進產能,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不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歐盟方面如果一意孤行打「關稅戰」,那它所面對的,一定會是「殺敵八百自損三千」這種早就已經被各方預告的慘敗結局。也因此,抓緊這最後四個月的視窗談判期,真正尋求妥協、談出辦法,才是歐盟止損之道,出路所在。
作者丨管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