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 (井岡山大學)
近日,網紅博主「Thurman貓一杯」釋出了一段影片,稱她在巴黎街頭,一個法國人遞給她兩本寒假作業,稱是在廁所撿到的,請她幫忙還給主人。然而這樣一段娛樂化的日常敘事,卻將「秦朗巴黎丟寒假作業」等話題推上熱搜,甚至引來「冒牌」的秦朗舅舅等人在評論區認親。
19日晚,原創博主「Thurman貓一杯」再發影片稱,「寒假作業」事件迎來大結局,稱已聯系上孩子媽媽。因無學生及家人作證且未透露學校名,「擺拍」「蹭流量」等質疑聲仍在。就是這樣一則無足輕重的事件,卻被冠以新聞的名號在網絡上傳播,占據著本不該屬於它的報道資源,由此也引發了「這算什麽新聞」的反思。
類似的「偽新聞」並不少見,很多人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這類新聞通常不具備較大的社會價值,純粹是對大眾趣味的無底線迎合。具體而言,如今一些媒體釋出的內容過於接地氣,甚至把普通人家裏雞毛蒜皮的小事當新聞來發,以至於有網友調侃到:「實在沒什麽好播的就播天氣預報,這麽大的事情聯合國知道嗎?」每當看到此類評論時,作為一名新聞學子,也會捫心自問,新聞何以不再像新聞?
不少人將這歸咎於媒體行業,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誠然,媒體負有對新聞內容進行篩選的義務,理應成為「第一責任人」。然而在互聯網時代,並非媒體單向度地向公眾傳遞資訊,而是公眾和媒體相互影響,共同催生出新聞事件。換言之,很多新聞事先經過了公眾的首輪篩選,在公眾之間有一定熱度後,才會有媒體後續的報道,即公眾對媒體議程產生了影響,媒體再反過來回應和影響公眾。倘若把新聞比作是一道菜,那麽公眾便是準備食材的角色,而媒體則扮演著廚師的角色,二者同等重要。
除此之外,還有常被人們所忽視的做菜器具——平台演算法。隨著新聞入門網站的落寞,眾多新聞媒體轉戰各大主流平台,在平台隱蔽性極強的推薦演算法裹挾下,媒體在選擇內容時需要迎合演算法,方能實作傳播效果的最佳化,而平台推薦演算法的形成來自於對使用者數據的收集,即使用者愛看什麽演算法就推播什麽,所謂的新聞熱點也往往是公眾關註點的集合。很多時候,盡管媒體報道的新聞非常多樣,在平台演算法的個人化推播下,呈現在個體面前的內容,也可能是不像新聞的新聞。在此背景下,簡單地將「偽新聞」盛行歸咎於媒體顯然有失偏頗。
當新聞不再像新聞,反思應該從每一個人而起。當公眾不再沈浸於娛樂化的敘事,碎片化的資訊獲取,而是提高新聞認知標準,專註於高質素的內容,「偽新聞」自然會失去生存空間。作為媒體也應該提高新聞內容篩選標準,發揮好把關人和引導者的作用。平台也需完善演算法稽核和推播機制,不能把數據作為唯一導向。唯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讓真正的新聞成為社會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