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伍勇 攝影報道
9月29日,四川首條跨市域軌域交通路線——軌域交通資陽線正式開通。這是軌域交通首次開出成都,低票價、多班次的設定,切實提升成資間居民出行的便捷度、獲得感,進一步拉近兩市時空距離,如居一城的美好願景正在成為現實。
主城區無縫對接,中間沒有郊野分割,兩地中心區直線距離僅18公裏,而要談論同城化發展,廣佛同城化始終是避不開的話題。
作為全國首條跨市地鐵路線,廣佛線開通十余年來,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更帶動了廣州和佛山沿線城市空間、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提升。從廣佛線,到廣佛同城,軌域交通資陽線能為成資同城帶來哪些期待?
9月29日9時許,軌域交通資陽線幸福大道站外等待開通的市民。
廣佛線何以成為全國樣板
如果要去廣州,在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居住的潘先生絕對不會開車。一方面是容易堵車,停車費也貴。另一方面,則是得益於廣佛線能便捷通達廣州市內的地鐵網。
時間回溯到2010年,國內首條跨城地鐵廣佛線投入營運。那時候,佛山市軌域交通局還未單獨成立,唐軍還就職於佛山市交通運輸局。
如今,作為佛山市軌域交通局營運監督與執法科科長,他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廣佛線分兩期建設,全長37.96公裏,佛山段21.47公裏。其中,一期是廣佛兩市政府共同出資建設,二期則是佛山市獨資建設。
具體來看,廣佛線前後共分四段開通,一期首通段(魁奇路站至西塱站)最早於2010年11月3日開通,長度20.73公裏,其中佛山段14.80公裏,後續又陸續開通了3段,成為廣佛都市圈的重要交通大動脈。
廣佛線西塱站。
廣佛線的建設和營運極大地促進了「廣佛同城化」的發展,為兩地之間的經濟交流和人員往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唐軍看來,這條地鐵路線的開通,不僅方便了廣州和佛山之間的人員流動,還促進了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與融合。而作為兩地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廣佛線以其高效、便捷的服務,成為了連線兩地的重要紐帶。它的存在加強了廣州作為省會城市對佛山的輻射能力,同時也為佛山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力,帶動和提升了沿線金融高新區、千燈湖片區、祖廟商圈、季華路商圈以及佛山新城的產業發展和土地價值。
記者註意到,在佛山的南海、順德、三水靠近廣州一側的區域,當地統統打造成城區面貌很好、商業服務繁榮、產業布局高端的新城,房價也相對較高。如南海桂城街道的千燈湖,依靠廣東金融高新區的輻射,幾十萬廣州人在此居住生活,超1000家廣州企業入駐。
乘客從廣佛線金融高新區站下車。
進入「十四五」時期,佛山軌域交通迎來大發展階段,先後開通了高明現代有軌電車示範線、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佛山地鐵2號線一期、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段、佛山地鐵3號線等路線。目前佛山總共開通營運了6條城市軌域交通路線,總裏程達151.3公裏,已初步進入網絡化營運階段。
由交通運輸部釋出的2024年8月城市軌域交通營運數據顯示,佛山市8月的客流量達到1635.5萬人次,進站量1199.1萬人次。
透視廣佛同城
成資同城面臨什麽?
2008年12月,國家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正式提出「廣佛同城化」。2009年3月,廣佛兩市簽署【廣佛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定】,同年全國首個跨區域綜合規劃【廣佛同城化發展規劃】正式出台,標誌著廣佛同城化在政府層面正式啟動。
此後十年間,兩地在基礎設施、產業協同、環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逐漸形成了生活同城、產業同城的局面。
以產業同城為例,廣佛兩地把產業聯動為重點,共築協作互補產業體系。
廣州制造業以基礎工業和重工業為主,擁有汽車制造、鋼鐵等優勢產業;佛山制造業以輕工業為主,擁有家具家電、陶瓷及建材等優勢行業。兩市制造業相互協作,分工明顯,形成優勢互補格局。比如,廣州鋼鐵、石化等基礎產業為佛山家電、機械裝備制造、塑膠制品等輕工業提供生產原材料;佛山則透過對原材料的加工,一方面借助廣州及其廣大的經濟腹地,為家電等輕工業拓展消費市場,另一方面為廣州配套汽車零部件等上遊產品。
而透視廣佛同城,成資同城又有諸多不同。
記者註意到,首先是邊界感不同,廣州和佛山主城區無縫對接,中間沒有郊野分割,一般人根本分不清兩地的界線。而成都與資陽城區相距較遠,中間還隔著一座龍泉山和廣闊農村,邊界感明顯。其次,是發展實力不同。2023年,廣州、佛山GDP分別為30309.1億元、13276億元,兩地雖有差距,但均是過萬億的城市,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較強。而同期,成都、資陽GDP分別為22074.7億元、1019.2億元,兩地差距明顯。
另一方面,廣佛兩地產業互補性強,協同發展潛力高,合作大於競爭。而成都對資陽的虹吸效應較明顯。
或將重構區域經濟地理版圖
一條軌域交通的路線,必然帶動經濟和人口的流動。2020年,成都軌域交通18號線迎來了「穿過龍泉山」的歷史性時刻,而軌域交通資陽線的開通,將引領城市生產生活方式革新,助力資陽區位優勢進一步轉變為發展優勢,為當地高質素發展註入更大發展動能和更多創新活力,或將重構區域經濟地理版圖。
據悉,軌域交通資陽線起於成都軌域交通18號線福田站,止於成渝客專資陽北站,路線全長38.7公裏,共設車站7座(含預留站1座),設計速度160公裏/小時。根據該路線試執行數據和公示票價,從資陽北站乘車至福田站、成都天府廣場站,耗時分別約26分鐘、90分鐘,票價分別為8元、12元,成資間通勤時間和成本將大大降低,進而吸引集聚通勤客流,促進成都都市圈人才、資金、資訊等資源要素加速流動。
資陽市民正在看成都軌域交通路線圖。
另一方面,軌域交通資陽線的開通營運,不僅是「軌域上的都市圈」建設的重要裏程碑,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一步,將為下階段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註入新動能,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構建新引擎。
資陽市同城化發展工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資陽線開通執行賦能高質素發展,今年當地將謀劃實施功能提升、宣傳推介、消費促進3大行動,重點抓好完善設施接駁、城市形象宣傳推介、舉辦重大節展活動等17項具體工作,促進提升出行承載力、城市影響力和消費吸重力,推動實作「做大流量」和「變現流量」。
下一步,當地將以軌域交通放大產業集聚功能,串聯臨空經濟區、高新區和成都東部新區,加快建設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帶、成都天府臨空經濟區、成資協同開放走廊等發展平台,將產業同城化作為推進成都都市圈建設的主攻方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強做優口腔醫療器械、天然氣、運動鞋、預制菜等特色產業鏈,積極搶占氫能、機器人、商業航天等產業新賽道。
資陽臨空站。(張天富 攝)
建軌域就是建城市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這是民間流傳的一句口頭禪。
早在軌域交通資陽線開工時,不少資陽市民就認為「房價要漲了」。當時,資陽一樓盤還在宣傳展板上公布「地鐵18號線」站點分布引起熱議,後經市場監管部門核實,系借地鐵站點進行虛假宣傳,被責令整改。
如今,軌域交通資陽線已經通車。記者從資陽市房產資訊網了解到,過去13個月,當地商品房交易走勢有一定波動,但振幅不大。其中,住房成交均價最高為今年9月的6068元,最低為今年8月的5517元。而新房成交套數,最高月賣出1263套,最低則為626套。
小亮是資陽城區一樓盤銷售,他告訴記者,近段時間來資陽樓市有所回暖,找他看房、買房的人對上半年明顯多了一些,「有不少人就是被地鐵開通吸引過來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9日,資陽市人民政府召開的第七次全體會議上,當地進一步明確將圍繞軌域交通資陽線做文章,提前分析預判營運後對全市交通運輸、產業布局的影響,做好地鐵站點二次接駁運輸組織,同步推動TOD城市綜合開發,激發城市發展動力活力,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軌域交通資陽線。
而此前公示的【軌域交通資陽線TOD綜合開發專項規劃】中也提到,堅持「建軌域就是建城市」理念,從沿線和站點層面,提出資陽線TOD綜合開發的目標和策略。其中,立足資陽線「服務區域」和「服務城市」的雙重特征及軌域沿線的本底資源條件,以軌域引領城市高效集約發展,打造「資陽之脊」。
同時,最佳化各軌域站點周邊公交路線組織,開行微迴圈公交,覆蓋常規幹線公交服務盲區,提供高頻次、快捷化的短途公交接駁服務。形成高品質、高可達、高密度的慢行網絡,打通關鍵慢行堵點,因地制宜新增或預留5類接駁慢行設施等。
軌域交通資陽線大事記
2020年7月27日,成資兩市在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簽訂了【軌域交通資陽線共建共管協定】;
2020年7月28日,四川省發展改革委批復資陽線可行性研究報告;
2020年11月24日,四川省發展改革委批復資陽線初步設計及概算;
2020年11月27日,資陽線正式破土動工;
2022年7月30日,資陽線全線車站封頂;
2023年3月10日,資陽線全線高架橋通;
2023年5月27日,資陽線全線洞通;
2023年12月9日,資陽線全線電通;
2024年5月26日,資陽線啟動空載試執行;
2024年8月30日,資陽線順利透過初期營運前安全評估,進入開通倒計時;
2024年9月30日,資陽線正式開通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