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光明日報記者 李 健 蘇 雁
「準備完畢,出發!」
晚上7點半,李海東和隊友宋唯溢將器材工具箱放進電力巡檢車後座,從江蘇連雲港田灣核電重要通道智慧巡檢站出發,一頭紮入茫茫黑夜之中。
前不久,江蘇省氣象台釋出寒潮藍色預警,受強冷空氣影響,氣溫將大幅下降。田灣核電重要通道共有8條500千伏路線,年輸送電量超500億千瓦時,年輸送電量約占江蘇年用電量的1/10,是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大動脈。連雲港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的李海東和宋唯溢決定開展一次有針對性的夜間巡檢。
來到田徐5215線7號塔前,李海東拿出LED移動燈,一束強勁的亮光打到鐵塔上,他們仔細檢查鐵塔的重要部位以及周邊情況。
接著,李海東取出測溫儀對準了鐵塔,「對準塔上的這個V字區,可以檢查測溫儀上的成像是否有異常。測溫不是單純看數值,而是要看畫面周圍的整體,看相對的溫差。」李海東向宋唯溢傳授測溫的訣竅。
25歲的宋唯溢剛入職不久,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夜間巡檢。
「雨雪天的夜間巡視最為艱難,但越是艱難,就越不能懈怠和馬虎。」李海東說。
第一時間處置薄膜、風箏等異物掛線,及時驅離靠近通道的吊車、泵車、貨車……治理路線通道異物隱患是輸電運檢的一項重要工作。李海東與同事們依靠「車輛+徒步」的方式,每人每年巡線裏程近5000公裏,確保核電重要通道實作全年零外破、路線零故障。
「在通道全線安裝視覺化器材200余套,每天閉環處置告警工單700余條。4台無人機可實作通道全自主精益化巡檢。」李海東介紹,透過堅持「衛星遙感+無人機+視覺化+車輛辨識+激光炮」五維聯動,建立起了「空天地」立體巡檢模式。
【光明日報】(2025年02月04日 0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