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網絡暴力猖獗,你我都是潛在的受害者!

2025-01-02社會

在資訊爆炸的互聯網時代,網絡暴力如同一個隱藏於暗處的幽靈,悄無聲息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它不僅對公眾人物構成威脅,也無情地籠罩著普通民眾的生活。

中國互聯網絡資訊中心釋出的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 中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 ,互聯網普及率達 75.6%,如此龐大的網民群體,為網絡暴力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而輿情監測數據表明,網絡暴力事件的數量正逐年攀升,呈現出愈發嚴峻的態勢。

2023年5月23日發生在武漢漢陽區虹橋小學的一起悲劇事件,為我們揭示了網絡暴力背後的復雜性和殘酷性。今天我們將一起深入探討網絡暴力的本質、形成原因及其對個體和社會的影響,並提出應對這一現象的有效策略。

網絡暴力的本質與形成機制

1.普通人與極端耍賤者的區別

網絡暴力中存在兩種不同類別的參與者:一種是主動使壞的「耍賤者」,他們出於某種目的或情緒,在網絡上發表攻擊性的言論。

另一種則是無意識參與的普通人,他們在被誤導的情況下,跟隨潮流附和那些不實或過分的指責。

當「耍賤者」站在道德高地上,居高臨下地指責他人時,由於沒有實際的風險,往往能獲得一定的關註和支持,這種行為容易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其中,最終形成集體網暴的局面。

2. 現實與網絡環境的差異

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受到社會規則和法律的約束,即使有些人喜歡冷嘲熱諷,也會有所顧忌。但在虛擬世界裏,匿名性和距離感使得一些人更加肆無忌憚。

他們透過螢幕後的鍵盤表達不滿,享受短暫的情緒釋放,卻忽視了言語背後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網絡上的極端聲音更容易傳播,而平糊的聲音則難以引起註意,這進一步助長了網絡暴力的發生。

傷人不見血的 「軟刀子」

2023年5月23日,武漢漢陽區虹橋小學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交通事故。一名一年級學生在校門口不幸被教師駕駛的車輛碾壓,盡管校方表示這是意外事故,但孩子家長認為存在二次碾壓的情況。

可更令人震驚的是,隨後趕到學校處理事情的孩子媽媽楊女士,在網絡上遭遇了大量的網絡暴力。網暴者 指責她是作秀 ,甚至對她當天的穿著打扮進行惡意評論。

事實上楊女士那天穿的是職業裝,化妝也是工作需要,她是在匆忙之中趕往現場的。最終,因無法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楊女士選擇了最悲慘的方式逃離這一切——她在6月2日從自家小區24樓跳下身亡。

一位年輕的女網紅,僅僅因為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展現出較為優越的物質條件,便遭到了眾多網友的嫉妒與謾罵。他們惡狠狠地留言 「肯定是被包養的」「裝什麽清純,指不定背地裏幹些什麽勾當」。

她開始陷入自我懷疑,原本開朗自信的她逐漸變得孤僻、抑郁,不敢再輕易開啟直播,甚至對社交產生了恐懼。最終不得不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才慢慢從這片陰影中走出。

在某些熱門新聞的評論區,一旦有人發表了稍顯與眾不同的觀點,或是某個公眾人物稍有不慎引發爭議,瞬間便會被鋪天蓋地的惡語淹沒。

比如「腦殘」「蠢貨」「垃圾」 之類的低俗詞匯隨處可見,更有甚者,不惜編造各種不堪入目的謠言,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他們全然不顧事實真相,只為逞一時口舌之快,宣泄內心的負面情緒。

網絡暴力的社會影響

1. 社會共識的缺失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空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言,但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缺乏基本的社會共識。

在網絡環境中,許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適,也沒有意識到這些話語可能帶來的傷害。尤其是在涉及敏感話題時,一些人可能會因為不了解全部情況就輕易發表意見,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爭議和沖突。

2. 缺乏有效的懲罰機制

雖然我們都知道在現實中盡量不要詆毀別人,因為這對雙方都不好,但是網絡世界卻缺少這樣一種集體共識和相應的懲罰機制。

由於網絡的特殊性,很難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第一次犯錯,或者他是否經常這樣做。而且,對於大多數網絡暴力行為來說,它們並不屬於刑事範疇,因此很難在事前事後清晰界定責任,這就給施暴者提供了逃避法律責任的機會。

如何面對網絡暴力?

1. 保持冷靜,避免爭論

當遭遇網絡暴力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不要試圖與施暴者爭論。因為對方往往並不是為了尋求真理,而是為了發泄情緒。

任何理性的解釋都可能被視為軟弱的表現,反而激怒對方。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拉黑對方,切斷聯系, 保護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2. 尋求支持系統

面對網絡暴力,不要獨自承受所有的壓力。可以向家人、朋友傾訴,分享你的感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能夠幫助你度過難關。

也可以考慮暫時遠離網絡環境,給自己一段休息的時間。比如出去旅行、參加戶外活動等,讓心情得到放松。

3. 提升自我保護意識

平時多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如果發現有人利用網絡對你進行誹謗、侮辱等違法行為,可以透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要學會調整心態,不要過分在意網絡上的負面評價。記住,你是獨一無二的,不應該因為別人的惡意而否定自己。

網絡暴力是一個復雜且棘手的問題,它涉及到人性、技術和社會結構等多個層面。雖然我們無法徹底阻止它的發生,但可以透過提升自我保護意識來減輕其帶來的傷害。

你有刷到或者遇見過的網絡暴力嗎?評論區說說你對網絡暴力的看法,讓我們一起努力,為減少網絡暴力貢獻一份力量。

【本文來源@硬核資本論的影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