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長在青石崖

2024-07-08社會
青石崖站。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工務機械段職工李奕琨(24歲)/繪
掃一掃看影片
編者的話
在秦嶺海拔1304米處,寶成鐵路線上海拔最高、坡度最大、曲線半徑最小處有一個四等小站——青石崖站。1955年,寶成鐵路建設者用334噸炸藥爆破了26萬余立方米土石方,於崇山峻嶺中開鑿出這個不到半平方公裏的車站。車站周邊幾十裏沒有住家,擡頭是山,低頭是澗。1974年,第一批8名共青團員來到青石崖站,半個世紀以來,一代代青石崖人接續奮鬥,把困難和挫折作為成長的營養劑,把根深深紮在秦嶺之巔,拼盡全力向上生長,用青春和汗水確保寶成線安全暢通。本期,讓我們來傾聽青石崖「共青團車站」的故事。
歡迎把你的作品發給「五月」([email protected]),與「五月」一起成長。掃碼可閱讀【中國青年作家報】電子版、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創作頻道、中國青年作家網,那裏是一片更大的文學花海。
——————————
秦嶺之巔的青春銘印
張鑫(31歲)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寶雞車務段青石崖站站長
我與青石崖的故事要從2021年9月說起。記得第一天拎著大包小包來到站上,除了風景好,其它都很勉強。最頭大的是廁所,下水道管路使用年頭長了,積壓了很多雜物,特別容易堵。剛來那十多天,幾乎每天都要通廁所,稍不註意就會把自己弄得一身臟。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青石崖的站改(編者註:車站改造工程)開始了。站長讓我具體負責,這也讓我頭大,接發車是咱本行那不用說,但施工真是一點頭緒都沒有。而且,我剛來沒多久,人還沒混熟,大家聽不聽我的?能不能按時完成任務?我心裏特別沒底。
站改的那段時間,每個人都很賣力。當時,值班員張龍、孫騰好幾次主動放棄了休息時間,小杜本來計劃和女朋友去旅遊,結果卻放了人家鴿子,陳劉虎自掏腰包買了菜籽,說要吃自己種的菜。車站每個角落的布局,每個雕塑的設計,大家都積極出謀劃策,五星廣場怎麽展示,團史長廊放什麽內容,一個細節一個細節捋,一個方案一個方案反復研討。就這樣,我們今天幹一點、明天幹一點,背土、刨坑、搬石頭,青石崖也慢慢變了樣。
站改完成後,我每次看著寬敞明亮、幹凈整潔的車站,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在青石崖,每個人不只是把這兒當成工作的地方,更像是家一樣。
前年年初,山上氣溫低至攝氏零下20多度,把儲水箱的管路凍住了。沒有水,站上吃飯、洗漱、上廁所都是問題。我們趕緊向上級匯報,拉來了十幾箱礦泉水,勉強維持了一周。正當大家商量著下山去擡水的時候,值班員張龍突然說:「在咱車站北頭洞子口擋墻那兒插根管子,水就可以引流下來。」我們過去一看果然如此,就聯系段上送來10個塑膠桶,大家每天擡水。雖然取水的地方來回只有300多米,但山裏濕度大、溫度低,道砟上會結一層薄薄的冰,腳踩上去特別滑,一不小心就可能摔倒或崴腳。即便這樣也沒有一個人說:「我不去了,不想擡了。」那段時間,不管白班還是夜班,休班後大家都自覺去擡水,一擡就是一個多月。
2022年9月,我被任命為青石崖站站長。作為車站站長,夥伴們口中的「鑫哥」,就得為這個站操心、為大夥考慮。車站現有11名青年職工,平均年齡25歲,大家上班期間要在車站連續待上5天4夜。年輕人在青石崖難免不適應,覺得無聊沒意思。去年分配來的實習生朱耀龍,剛來站上沒幾天,就找我談心來了:「哥,山上太苦了,下班之後哪兒都去不了,無聊死了。」
得找點事幹,讓大家心安下來。和大家商量後,我們建立了「5+2」團建模式,周一團建活動日,周二讀書分享日,周三學技練功日,周四環境美化日,周五評比驗收日,周六、周日廚藝展示日,這樣既能培養興趣愛好,又能提升業務。
青石崖車站雖然人少,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就舉辦「專場」活動。值班員張龍性格靦腆,但喜歡攝影和寫作,我們給他辦了「畫展」,還推薦他去參加演講比賽。值班員李佩凡愛跳愛唱,我們為他辦了「個人演唱會」,現在,他經常到段上參加各類活動,名氣也越來越大了。
如今,青石崖車站作為全路共青團員教育基地,很多人都來參觀,我把大家發動起來成立講解團隊,大家積極性很高。只要有人來參觀,即便是回家休班的人,都主動回站參與。因為青石崖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磚,都是我們用心打造的,我們想把這裏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讓更多的人了解青石崖。
有人問我:「鐵路一直在發展,如果青石崖站有一天消失了怎麽辦?」我不願意去想這個問題,但只要它在一天,我們就會像前輩一樣,守護它的每一天。
(師歡整理)
——————————
戰鬥在青石崖的歲月
苑順亭(青石崖站首任團支部書記)
我與青石崖車站的淵源要追溯到1974年。青石崖車站由於自然和生活條件極度艱苦,1974年前並沒有人在車站住宿,夜晚有突發情況很難及時趕到處理。當時組織上希望由優秀共青團員骨幹進駐青石崖車站,透過典型教育引導更多青年紮根山區,建功立業。段團委書記找我談話說:「小苑,青石崖車站準備建立青年車站,組織認為你比較合適……」當時我23歲,下過鄉,也沒有結婚,去青石崖車站無非就是回家遠了,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雖然知道青石崖車站條件差,但當時一心只想著不能辜負組織信任,也沒考慮那麽多,就這樣去了。當時青石崖車站很多職工都不會做飯,周圍荒無人煙,買糧買菜都要去37.7公裏外的寶雞,吃飯成了最大的問題。我們老站長千方百計做工作,從觀音山車站請來了一個退休老職工家屬給我們做飯,解決了做飯「技術」層面的難題。
我們利用休班時間步行去11.67公裏外的觀音山買糧。因為買得多,一般都三四個人一起。回程路上,每個人需要背將近100斤糧食,爬上100多級台階到觀音山站月台,再坐車回青石崖車站,經常回來的時候腿都累得打顫。
沒有菜,我們就坐火車去寶雞采購。菜不像糧食容易儲存,一次也不敢買太多。為了保障職工的蔬菜供應,老站長大手一揮:自己種菜!於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戰鬥」正式打響了。
車站周圍都是石頭山,我們到處找能夠種菜的土地。找好地方後,我們拿著鐮刀、鎬子開荒,終於挖出來三四塊地。石頭山土地貧瘠,只能種薯仔,我們自己漚肥,一點點運到開荒地裏,就這樣才收獲了點薯仔改善生活。有一次,段團委在青石崖車站開會,參會者每人帶來了一包土作為禮物。這對我們是一個啟發,之後我們休班回來都從家裏帶土來,積少成多,就這樣開辟出來了一塊小菜園,才解決了蔬菜供應問題。
當時車站用的水是從山上引的泉水,管道年久失修,我們就自己動手改造,利用休班時間把管道一點點挖出來,重新鋪設了一根管道。但是冬天太冷會把管子凍住,我們仍然需要去山上挑水回來。
面對艱苦的環境,尤其是年輕人還面臨談戀愛、找物件的終身大事,有人動搖過,有人打退堂鼓。我們就一個個做工作,段領導也來車站和青年促膝談心,同時也用榜樣來引領激勵青年。
老站長謝宗友是我們身邊最好的榜樣。為了支援寶成鐵路建設,他從大東北來到大西北,從1958年寶成鐵路通車,他就一直在秦嶺,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來不講條件。我也利用休班的時間組織大家學習,【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等書籍我們都反反復復讀了好幾遍。慢慢地,大家的思想就發生了變化,後來只剩下一個念頭,絕對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
青石崖車站生活很單調,收音機訊號會受到接觸網和高壓線幹擾,根本聽不清。報紙、檔也都是三五天後才能收到。為了讓大家生活豐富些,夏天晚上我組織大家在月台上唱歌跳舞,搞小型的「音樂會」。我還向段上申請了乒乓球桌,焊了單雙杠,大家透過文體活動來豐富業余生活,凝聚力越來越強,「家」的味道也越來越濃。團支部還組織大家學業務,開展「學規對規」和崗位練兵活動,沒事坐一起就互相提問。在老師傅的傳幫帶下,我們很快透過了定職考試。盡管也遇到過各種險情,但最後都安全平穩解決了。
青石崖車站兩組道岔分別在隧道裏,雨季的時候會積水生銹,冬天還會結冰,這樣道岔就扳不動了,會直接影響行車組織和行車安全。我們就去實地找問題,最後發現根源是道岔底下的滑床板不光滑、不平導致積水造成的。我們組織立項攻關,帶著大家一起動手打磨滑床板,用榔頭把兩組道岔的滑床板一點點敲平,用砂輪打磨得光亮光亮的,再塗上油,它就不生銹,也不容易結冰了。後來,青石崖的滑床板成了全段最亮的。
青石崖車站的時光是我人生中難得的經歷,磨煉了意誌,錘煉了作風,增長了才幹,也為我以後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人這一生經歷的都是收獲,包括教訓,都是寶貴的財富。年輕的朋友們,一定要努力,要步履不停地努力向前啊!
(楊逸傑整理)
——————————
「雲端小站」正青春
李玉民
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線上的青石崖車站,有著「雲端車站」「山巔車站」之稱。青石崖車站是寶成鐵路海拔最高、曲線半徑最小的車站,也是全路路線坡度最大的區段,是秦嶺高坡區段一個重要的列車會讓點,安全壓力非常大。
1975年五四青年節,寶雞車務段團委在剛剛命名為「共青團車站」的青石崖召開現場會,要求與會人員每人背一包熟土上來。當時我是葡萄園車站的團支部書記,就把車站菜地裏的熟土,用帆布包裝了滿滿的一大包,大概有二三十斤,從甘肅天水出發,一路坐車五六個小時,最後背到了青石崖,倒進了現在的「百土園」中。從這一捧土開始,我的工作和生活與青石崖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3年我從三線地區回來後,來到寶雞車務段工作,先後擔任過助理值班員、黨支部書記、站長、安全科科長、段長等。在寶雞車務段工作的24年中,青石崖站是全段安全工作的重點,也是我心中最牽掛的地方。作為全路團員教育基地,一代代青年在這裏修煉青春,揮灑汗水。
青石崖車站三面環山,一面臨崖,又因地處秦嶺高海拔,寒冷潮濕的天氣令人難以忍受。尤其是在下雪天,職工接發列車來回走雪地,鞋子就沒有幹過,回到屋裏剛把濕鞋子烤熱,又要接另一趟列車,剛剛烤暖和的鞋碰到雪就又濕了,雪水結成冰凍在鞋上,很多人都得了風濕病、老寒腿。如今,大家把青石崖車站叫作「雲端小站」,很有詩情畫意,但是美好的背後,是青石崖站職工默默地堅守與付出。青石崖車站肩負行車安全責任,安全管理非常嚴格,每一名職工都養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容不得半點馬虎,正因如此,青石崖車站才能連續36年安全生產無事故。
巍峨群山間,巨龍蜿蜒穿行而過,青石崖站像一座燈塔,指引著列車安全通行,在確保安全的背後,是一個個青年無私奉獻、紮根大山的感人故事。
青石崖車站曾有個站長叫王建國,小夥子很能幹。有一次我去青石崖盯施工,小夥子主動找上我,說李科(長),你知道不,我剛從上海回來。我問:「你去上海幹啥了?」他說:「我孩子不是有先天性心臟病嗎?要動手術,聯系好了上海華山醫院,我陪著去做手術。」他接著說:「當時在醫院,我一方面擔心孩子,一方面放心不下這邊的施工。我就主動找到醫院,申請把孩子的手術往前排一下。醫生聽了也很理解,就把孩子的手術提前了,手術也很成功,醫院那邊一結束我就趕回來盯施工了。」
還有一次,段上因為他表現突出,把他調任至離家更近的油房溝車站,讓他能更方便地照顧家庭。但是離開青石崖後,他總是心裏惦記這裏,有段時間青石崖的工作出現了滑坡,昔日的突擊隊變成全段的尾巴,他心裏格外不平靜。1989年年初,王建國主動要求二上青石崖。很多人都不理解,他愛人馮桂英也抱怨說:「人家都是越調地方越好,你卻是家門口的站長不幹,非要去青石崖折騰個啥?」等媳婦說完,王建國一字一句地解釋說:「正因為我是從那兒出來的,和那兒有感情才要再去青石崖。」王建國的愛人馮桂英是列車員,那些年來,孩子有病都是小馮請假去照顧。聽著妻子的埋怨王建國也覺得內疚,但是他還是堅定地返回了青石崖車站。小馮雖然嘴上抱怨著,但是每當列車在青石崖車站停靠,她總會給丈夫送來滿滿的一飯盒可口飯菜或是給大夥帶點蔬菜。
青石崖是人生巨輪的一處錨點,承載著太多的青蔥人生和念念不忘。「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團結互助、一絲不茍、埋頭苦幹」的青石崖精神根植於他們的血脈中,朝氣蓬勃、甘於奉獻的青年鐵路職工接過新時代的接力棒,揮灑青春汗水、腳踏實地奮鬥,全心全意讓「全國五四紅旗車站」青石崖站閃耀青春光芒。
(翟祚珩整理)
——————————
青春守望(歌詞)
張龍(31歲)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寶雞車務段青石崖站值班員
等一場花開需要多久
夢想卻固執著不肯停留
不用你來評論我的荒謬
青石崖有自己的堅守
為青春上釉絕不低頭
歲月流逝告訴我別回首
有希望才不會被時光遺漏
青春這張紙才不會被碾皺
每個人都不會被回憶帶走
也許某一天驀然回首
還有地方可以棲息逗留
且與夢想共攜到白首
——————————
青年在哪裏,我就應該去哪裏
賈曉雷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寶雞車務段職工
回想5年團幹部的工作經歷,我腦海裏首先跳出來的就是和青石崖車站夥伴的點點滴滴,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無數次去青石崖走過的那條路。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已經想不起來當初為什麽去青石崖,但心裏總有一個聲音告訴我,青年在哪裏,我就應該去哪裏。
除了每天一趟的通勤車外,去青石崖車站的路有3條,沿鐵道線穿隧道去車站最方便,但需要車站的夥伴們拿著對講機接送,我不想麻煩他們,這條路一般我都不走。第二條路是最早的路,也是之前唯一的路。這條路比較陡峭,為了安全,我們在渠邊綁繩子、在陡坡處挖了腳坑,但因為有水,稍不小心就會滑倒。有一次,答應給車站青年改善夥食,我早上去寶雞海鮮市場買了點小龍蝦、花甲,因為兩手都提著東西,沒辦法抓路上的繩子,結果腳一滑,不僅胳膊劃破了,小龍蝦也全掉到水渠裏了。心血泡了湯,當時的我有點喪氣和懊惱,但轉念一想,夥伴們每個月要在這條路上往返七八次,即便遇到蛇、野豬等也咬牙堅持下來了。我便站起來,繼續上山。
後來有了一條新修的山路,這也是我走得最多的路。這條路稍微平緩一些,路的兩頭放有棍子,既能當拐杖借力,又能當武器防身——防止草叢中毒蛇的突襲。有一次我偷了個懶,沒用棍子清理雜草,結果踩到一條蛇,嚇得我差點從坡上滾下去。
這一條條不同的路,我一走便是5年。站裏缺少土,我就背一些土上山;山裏沒訊號,我就帶些書給大家充實業余生活;青年愛養花,我就帶些牡丹花籽種在花園裏;青年待久了有時候心煩了,我也會趕去車站和他們促膝長談。不知不覺地,青石崖成了我最牽掛、最想去、也是去得最多的車站。夥伴們和我的關系越來越近,我也從青年口中的「賈書記」漸漸變成了「曉雷哥」。
每一任寶雞車務段團委書記都肩負著擦亮「共青團車站」品牌的責任。當我接過上一任團委書記的接力棒時,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讓團旗在秦嶺之巔永遠飄揚」。這一想法的來源,就是一張團員青年們在青石崖車站升起的團旗下註目的老照片。照片中的旗桿在2009年站區改造時被拆掉了,我想讓團旗重新飄揚在青石崖,於是我開始查閱資料設計團旗旗桿,手繪設計方案,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推翻了一次又一次,最終確定旗桿高度19.19米、基台高度54厘米:這代表著1919年5月4日,刻在我心裏的數碼。旗桿建好後,我特意選在五四青年節這天,在青石崖車站舉行升團旗儀式。升團旗也成為那時青石崖青年最莊嚴的儀式,團旗伴隨著五月的花海,徐徐升起在秦嶺之巔,每次都讓我熱血沸騰。
其實,這個過程中面臨一個問題,團旗到底能不能升?當時我查閱了大量資料,沒有找到任何禁止的規定,當然也沒有先例。後來,就這個事專門請示了上級,上級建議將升團旗改為升國旗。
回想團幹部生涯,令我最自豪的事情,還是重建青石崖車站的榮譽室,這也是我最大的心願。從2016年起,我就開始四處收集設計元素和靈感,不斷完善設計初稿和專案報告;組織開展聽前輩講過去的故事,尋找共青團史跡,設計寶成鐵路研學專列產品……由於車站位置特殊,運輸建築材料需要協調軌域車,但軌域車一兩周才經過一次,而且裝卸貨時間很緊。為了降低成本,每次軌域車一來,我就帶著大家一起搬運材料上下車。2019年年底,青石崖車站榮譽室終於以嶄新的面貌出現,讓更多的人聽到、看到青石崖的故事。
關於青石崖,總有說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回憶,那是我青春歲月中最美好、最難忘的時光。前往青石崖的路,每一步都艱辛而難忘,陪伴青石崖青年走過的漫漫時光精彩而熱烈。一程有一程的芬芳,但無論身在何處,青石崖的一草一木、一點一滴都深深鐫刻在我的心中,總有一份執著的牽掛徘徊心間,總有一份獨有的關懷向著那雲端小站。
(喻涵宋嫣然整理)
——————————
有一座小站叫青石崖(組詩)
景文瑞(33歲)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延安營運維修段職工
無需刻意拔高一座小站的高度,
他的海拔僅有1304米。
不用特意強調一座小站的獨特,
他的長度僅有400米,寬度不足百米。
更毋庸置疑一座小站的坡度,
33‰的坡度,全國幹線鐵路之最。
他是雲端小站、雲霄小站、山巔小站。
此刻,站在他的懷裏,
以青春之名,回眸
50年的光輝歲月……
有一個名字叫青石崖
青石崖,是刻在工友們心中的名字。
有工友曾這樣說:
青者,青春激昂奮鬥者也;
石者,千錘萬鑿堅勁者也;
崖者,勇戰高峰不棄者也。
我想,三個字組在一起,
青石崖,應該被讀作
——青春修煉場。
我想,三個字合在一起,
青石崖,應該被定義為
——從無到有的創造
——歲月無悔的堅守
——矢誌不渝的初心。
有一種情懷叫青石崖
有一種情懷叫青石崖,
它藏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中,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用心做。
有一種情懷叫青石崖,
它存在於一代代青石崖人的接力賽中,
從無到有的接力棒前,有你也有我。
有一種情懷叫青石崖,
它深耕於百土園每一捧熱土的摯愛中,
落土為安,青石生花。
有一種情懷叫青石崖,
它散落在松樹坡、少奇亭、水源地,
結緣青石,唯有珍藏。
有一種情懷叫青石崖,
它駐紮在青石崖的十二時辰中,
歲月更替,保障安全暢通是始終不變的追求。
有一種情懷叫青石崖,
它遠離城市喧囂,擁抱秦嶺風雪,
汽笛響起時,那人卻矗立在立崗亭處。
有一道風景叫青石崖
一趟趟列車呼嘯而過,
相逢相聚,春夏秋冬,
相信我亦是你——
旅途中一道風景。
秦嶺之巔,滿目蒼翠,
鋼軌之上,長龍飛馳,
我踏著師傅們走過的荊棘,
守護在你必經的路上。
秦嶺之美裝飾了你的相框,
青石崖是相框中最美的景色。
你眼中的欣賞,
卻是我一生的守候,
守候著這條鐵路,
就是我的詩和遠方……
有一種青春叫青石崖
如果青春有具象,
一定是青石崖的模樣。
如果說翺翔是一個動詞,
那麽堅守是一個形容詞。
從進入青石崖的那刻起,
南來北往的列車,
成為我青睞眷顧的物件。
我的青春啊!
伴著悠揚汽笛聲,響徹秦嶺深處。
我的青春啊!
鐫刻青石崖精神,奮鬥在萬裏鐵道線。
我的青春啊!
沿著先輩們開山劈石的足跡,
不斷向前,延伸,延伸——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