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開學法治第一課」上的這本普法漫畫書,什麽來頭?

2024-09-08社會
「送法進校園」,如何送到孩子們的心坎上?普法圖書怎樣才能讓同學們讀得懂、讀得進,甚至「愛不釋手」?9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第7次以北京市第二中學法治副校長身份走進校園,與師生家長共商如何強化犯罪源頭預防,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授課前,張軍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向學生代表贈送了未成年人保護紀實普法漫畫書【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
授課前,張軍與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向學生代表贈送了法律圖書資料。
據悉,這本漫畫書改編自同名短影片,短影片自2023年12月播出後引發熱烈反響,截至2024年2月觀看總量超過2億人次,點贊量超過1200萬次,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專家學者、中央媒體、廣大網友的高度好評。作為爆款動漫的2.0版本,漫畫書對故事情節、畫面細節進行了全面重繪、內容升級,致力於打造權威出品、真實生動、學生愛看的普法漫畫讀本。
這本書為何作為「開學第一課」的禮物送到學校?漫畫書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針對當前社會廣泛關註的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問題,書中有沒有給出答案?未成年人審判法官如何看待走進法庭的少年犯?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采訪多位原型法官、主創人員、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共同揭開「少年法庭」的神秘面紗。
直擊庭審現場:以真實案件講述少年審判故事
「看到了嗎?霸淩者們的友誼有多麽脆弱,這種友誼形成的目的並不是一起變好,而是為了集合力量去排擠他人。但他們總是忘記‘霸淩者也可能被霸淩’,因為你我,隨時都有可能變成那個‘他人’……」這段法官獨白,來自於漫畫書【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中一則真實的學生欺淩案件。案件中,徐璐瑤(化名)等人的施暴行為導致受害女生楊小潔(化名)身心崩潰,無法正常生活學習。在法庭上,施暴者們卻毫無悔意,甚至相互推卸責任、指責對方「裝好人」。
真實,是這本漫畫書給讀者最突出的感受。「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指導下,我們以陳海儀、李娜、秦碩、孫葉梅等四位優秀少年審判法官為原型,從她們近年來審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精心選取了四個具有典型意義的真實案件進行改編,以法官的第一視角深入解剖案件的來龍去脈,突出真實案件和庭審現場的震撼力。」漫畫書的出品人,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林文學表示,「保護孩子的第一步,是信任他們的理解力、感受力,讓他們從真實生活中分辨是非對錯。」
【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
「看著書中的一幕幕畫面,當時庭審的情景也歷歷在目,每個人的樣子都記憶猶新,施暴者從滿不在乎到改過自新、家長從縱容偏執到理解法官、被害人從滿身傷痕到重回校園……」漫畫書原型法官之一、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庭)庭長李娜動容地說:「希望這部漫畫書能夠用真實、真誠、真情打動讀者,開啟孩子、家長、學校、法院等各方溝通的空間,共同攜手以法治之光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對此,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也深有感觸:「該漫畫故事情節生動,對當事人的心理狀態和案件描寫具有豐富的現實基礎。因內容生動、真實、可信,人們仿佛看到漫畫中的孩子及其家長就在大家身邊,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和反思,凸顯了漫畫的教育意義。」
「普法教育如果能夠像這樣再靠前一些,防患於未然,那孩子們就會少走一些彎路。」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警務技術一級主任吳微微感慨地說,漫畫書透過真實案例能讓許多未成年人從中學習到哪些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會承擔多重的法律責任,有利於「抓前端、治未病」,引導未成年人遵紀守法。
融入社會治理:深挖未成年人案件背後的多重因素
「性侵害未成年人,是對孩子最黑暗的犯罪。它不像一般的身體傷害,傷口可以愈合,性侵害的疤痕會永遠留在記憶裏。但家長、社會對此類犯罪的認知、對孩子性權利的保護力度還遠遠不夠……」漫畫書【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中還講述了一則男童遭遇熟人性侵害的案件。
「在這起案件中,法官敏銳地發現被告人幼年也曾遭受過類似的侵害,最終導致其成年後實施本次犯罪行為。這個案例揭示出男童性權利保護的問題,而此類問題又易被父母和社會忽視。」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學術顧問、少年司法專委會主任宋英輝認為透過漫畫來作出風險提示,更為直觀和生動,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實效性。
「預防才是最好的保護。」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菏澤市單縣第一中學副校長、黨委委員樊董偉表示,「透過漫畫可以看出,性侵害未成年人事件的發生不僅暴露了家長監護的缺失,也折射出防性侵教育和聯動機制的不足,需要家庭、學校、司法、政府等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他建議,這樣一部普法佳作應該作為「送法進校園」的一部份,讓更多的孩子和家長看到,共同學習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知識。
【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
一直以來,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問題備受全社會關註。漫畫書【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透過深入刻畫罪錯未成年人的成長歷程和心理變化,從中抽絲剝繭、還原事實,努力尋找悲劇發生的家庭原因、社會根源。
「透過漫畫的形式再次回顧小雨(化名)的案件,依然有很多感觸。」漫畫書中,小雨因為長期得不到父母關心關愛而走向犯罪,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同時也是漫畫書原型法官之一的陳海儀在審理該案時,並沒有止步於依法審判,而是努力幫助小雨修復與家人的關系,並持續六年關註跟進小雨的改造和成長,引導她最終順利回歸社會。她動情地說:「少年審判,是法院審判工作中的一個極其特殊的領域,從書中也可以感受到,這裏情理法的碰撞顯得尤其激烈。作為少審法官,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社會提供一面鏡子,從中看到未成年人保護和犯罪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攜手推動立法與綜治聯動制度的構建,讓每個孩子擁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從業26年來,陳海儀經辦過5200多個案件,所幫教的孩子沒有一人再次走向犯罪,她也被許多少年犯親切地叫做「法官媽媽」。在她看來,「法官」是透過依法審判,讓未成年人清楚自己的行為會給他人、家庭、社會乃至整個國家帶來的後果;而「媽媽」的角色,則是要幫助這些失足少年走向新生。
尊重學生喜好:做孩子愛讀愛看的普法漫畫
與一般普法讀物相比,【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並沒有大段參照法律條文,而是讓原本嚴肅、枯燥、晦澀的法律科普「輕裝上陣」,將「講故事」這個主線貫穿始終,用原汁原味的講述呈現未成年人真實的境遇和困惑,展現未成年人審判法官的俠骨柔情。
而這也與漫畫書原型法官、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溫泉人民法庭(少年法庭)庭長秦碩的辦案理念不謀而合:「每一個走進少年法庭的孩子都有與眾不同的故事,少年法官是聽故事的人。在他的故事裏,我們不是覆寫他人生的‘神’,我們只是幫他翻過那偶然破損的一頁。如今,我們把他的故事講給更多的孩子們聽,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從中有所啟發和觸動,在法治的呵護下,走好人生路,講好自己的人生故事。」
「做孩子的工作,就要跟上、適應他們的需求和喜好。」漫畫書的出品人、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副局長姬忠彪解釋說,「在策劃出版【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過程中,主創團隊充分考慮未成年人心智和認知特點,著力克服傳統普法讀本宣教意味濃、表達模式化等問題,從受眾尤其是孩子們的喜好出發,註重文字通俗易懂,把有意義的事用有意思的話說出來;註重畫風有張力,讓孩子們沈浸其中、受到感染;註重形象豐滿立體,勾勒人性的復雜多面。在樹立法律權威、教育青少年及時矯正不良行為的同時,傳遞司法的溫暖,引導未成年人向上向善。」
「非常榮幸有機會可以參與繪制這本普法漫畫書!」天才捕手計劃漫畫制作團隊表示,「相比於一本書,我們更希望把它作為一份禮物。我們希望透過漫畫這種溫和且有力的方式,講述真實的未成年人故事,讓孩子們透過主動地閱讀和思考,分清什麽是傷害;這份禮物也一並送給所有大人,讓他們知道未成年人為何犯罪,提早預防。」
「【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透過新穎的漫畫形式講述涉未成年人的案件,簡單易懂。」廣東省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委員會主任張欣華表示:「這是最高人民法院根據群眾新期待新要求尤其是聚焦孩子們的需求,擴大法治宣傳效果的新舉措,有利於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做好孩子的工作永無止境。「每一個少年都值得期待,未成年人審判法官願用心用情幫助犯罪未成年人改過自新,牽著被侵害的未成年人走出陰影,也希望這本漫畫書成為一道微光,引領更多孩子走出迷茫,走向美好未來!」漫畫書原型法官、山東省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三庭(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庭長孫葉梅目光堅定。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撰文: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