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卸完煤油罐車直接裝食用油」危害有多大?涉嫌犯罪該怎麽罰?

2024-07-09社會

「卸完煤油罐車直接裝食用油」危害有多大?涉嫌犯罪該怎麽罰?監督短板怎麽補?

親愛的朋友們,最近有個事兒引起了關註。江南大學商學院的王建華教授跟澎湃新聞記者說,從食品生產到流通再到咱們買了吃,食品安全風險到處都有。可在流通環節,大家關註不夠,政府管得也不足。像這次罐車運輸亂了套的事兒曝光,讓大家又為食品安全擔心啦。

新京報 7 月 2 號報道,有些普貨罐車,又運能吃的像糖漿、大豆油這些液體,又運煤制油這樣的化工液體。為了省錢,好多罐車換貨運輸時都不洗罐子,一些食用油廠家也不認真檢查罐子幹不幹凈,結果食用油就被殘留的化工液體汙染了。

那「卸完煤制油直接裝運食用大豆油」這種罐車運輸亂象,違反了哪些法律法規呢?怎麽能把食品安全領域的制度建得更好呢?澎湃新聞記者采訪了好些食品安全和刑法方面的專家學者。

先說違法的事兒。王建華教授指出,雖說中儲糧開始大規模排查了,可保障食品安全不能光靠企業自己檢查,得把監管工作做好,法律法規落實好。這事兒發生,不光是物流商光想著賺錢,也因為法律法規不完善、執行不嚴格。

2014 年開始的【GB/T30354-2013 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範】說了,運散裝食用植物油得用專用車,不能用非食用植物油罐車。裝油前得好好檢查車是不是專用的,幹不幹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發所的楊鑫說,這是推薦標準,不是強制的。為啥不強制呢?從政策角度看,咱們國家食品運輸產業鏈剛開始發展,得鼓勵競爭。要是強制用專用車,非專業運輸車隊可能就慘了,市場盈利能力可能下降。不過這也是引導行業發展。

雖說「運輸散裝食用植物油應使用專用車輛」不是強制要求,但卸完煤制油的罐車不洗就運食用油,那是違法的。中國農業大學的朱毅副教授說,煤制油裏有對人體不好的成分,像不飽和烴、芳香族烴、硫化物,吃多了可能中毒,有的成分還可能影響造血功能。要是罐車還運別的化工液體,風險更大,都不知道油裏有啥汙染物,更不好防,像有機溶劑、酸、堿、重金屬這些,可能傷了呼吸、消化系統。王建華教授還說,像「液蠟」「白油」這些「礦物油」,有致癌物質,和食用油混裝還不洗或洗不幹凈,肯定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 33 條規定,運食品的容器、工具得安全、無害、幹凈,不能和有毒有害的東西一起放。【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 25 條也說了,委托別人運食品,得稽核對方保障食品安全的能力,對方也得保證運輸條件沒問題。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的葉竹盛副教授說,這個案子太惡劣,危害食品安全,傷了大家的健康,也壞了中國食品的國際形象。對司機、企業和工作人員的行為,刑法上可以用第 144 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

再說說怎麽加強食品安全領域的制度建設。楊鑫介紹,咱們國家在食品安全上做了不少努力,可從經濟發展和食品安全平衡的角度看,懲罰性賠償制度執行得不太好。太嚴的懲罰對發展中的食品企業可能有影響。

過去食品安全的政策,常常是出了大事才改,制度建設有點滯後。楊鑫建議,法律制度得更嚴點。光靠政府抽查或者行業自己管,對這麽大的流通環節,不好操作,也不是長久辦法。特別是流通領域,得發動社會力量來管,像協會、媒體、消費者這些。

具體來說,可以弄個激勵機制,鼓勵大家監督,給獎勵。歐洲有社團願意幹這事兒,咱們也可以讓協會、媒體或者專業機構牽頭。技術上也得有更精準的檢測技術,把各方負責的環節弄清楚。食品安全大問題常在源頭,流通環節會放大。終端零售或批發市場也有問題,都得監督。

楊鑫還說,這有時是階段性或發展的問題,不光是食品安全問題,和社會分工、政府考慮也有關。現在食品安全好的,都是大企業主導的領域。長遠看,產業規模大了,好監管,食品安全問題才能慢慢解決。這是個系統問題,得慢慢想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