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媒體12月1日報道,由於南韓醫療界與政府、執政黨之間分歧難彌合,為化解醫生「辭職潮」建立的 協商機制已於當天暫停運作 。
南韓醫療界方面結束協商
這一協商機制由南韓政府和執政黨國民力量黨9月提議建立,11月11日正式組建。南韓政府、執政黨和醫療界學術團體三方原計劃就化解醫生「辭職潮」、讓醫生返崗等事項展開討論,希望在年底前取得「有意義成果」。
參與協商的大韓醫學會代表12月1日說,經過多次會議,醫療界方面認為「 政府和執政黨沒有解決當前問題的意願,繼續談判毫無意義 」,因此 決定結束協商機制 。
協商何時重新開機
暫時無法確定
一名國民力量黨代表表示,醫療界堅持 要求調整明年醫學院招生名額,但招生程式已經啟動,這一條件難以接受。 「有鑒於此,協商機制各方代表決定中止正式會議程式」, 暫時無法確定何時重新開機 ,「但政府與執政黨方面將繼續與醫療界商談相關事宜」。
南韓政府今年2月初釋出醫學院擴招計劃,決定自2025學年開始的5年內,將高校醫學院招生規模每年增加約2000人,以解決醫生短缺問題。南韓醫療界則強烈反對這一計劃,稱此舉將引發過度醫療並使醫保系統資金緊張。截至11月協商機制建立時,已有約1.2萬名南韓實習和住院醫生遞交辭呈、罷診離崗,造成診療混亂。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報料/維權通道/內容合作 郵箱:[email protected];或撥打熱線0592-53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