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西媒:德國「巨頭倒下」警示工業衰落

2024-09-08社會
參考訊息網9月8日報道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9月6日刊登題為【德國巨頭倒下:工業的衰落顯示歐洲經濟引擎出現裂痕】的文章,作者為法蘭西斯科·希門尼斯 哈維爾·費爾南德斯,內容編譯如下:
歐盟的主要經濟大國正處在動蕩中。
大眾汽車公司87年來首次計劃關閉位於德國本土的工廠。這證明,德國輝煌的汽車工業正經歷一個異常復雜的不安定時期。然而,這些癥狀只是德國工業「臨床表現」的一部份,德國第二產業精英的工廠倒閉和大量裁員也屬於此類癥狀。巴斯夫、博世和拜耳等工業巨頭透過裁員來降低成本。
德國的勞工數據令人擔憂。2019年春季的失業率為4.9%,創歷史新低。如今,失業率達到6%。而且,危機感普遍存在,人們認為經濟發展乏力,瀕臨衰退。
隱藏在統計數碼背後的是德國大型工業就業崗位的流失。這種戲劇性來自於以下事實:流失的崗位都屬於高薪的技術工作。德國也在繼續創造就業崗位,但創造的是服務業的低薪工作。
德國聯邦就業局的數據顯示,作為「皇冠上的明珠」和國家的一面旗幟,德國汽車工業失去了6.5%的就業崗位。最新數據顯示,該行業的就業人數為78萬人。如果大眾汽車的計劃得以實施,情況可能變得更糟。專家們表示,不排除大眾汽車的做法在寶馬或梅賽德斯-奔馳等主要制造商中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可能性。
荷蘭安智銀行全球宏觀問題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說:「大眾汽車的問題部份是由錯誤的商業決策造成的,但該公司也是德國作為商業中心面臨巨大困境的一個很好的例證。多年來,德國一直在喪失競爭力,現在這影響到了德國經濟曾經的‘皇冠上的明珠’。」
即便就業人數達到創紀錄的4600萬,涉及制造業高資質員工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卻顯示出,德國經濟戰艦上出現危險的裂痕。
德國汽車工業巨頭的現狀反映出歐洲汽車行業所陷泥潭的深度,這些企業無法與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競爭。
德國大陸集團的勞資關系主管阿麗亞娜·賴因哈特指出,「汽車業的好時光」已經過去,現在正步入衰退期。
還有一個更糟糕的前景。大型汽車制造商擁有龐大的附屬產業,覆蓋大量周邊就業崗位。德國霍爾瓦特公司釋出的調查報告指出,該產業60%的公司準備在未來5年內裁員。
輪胎制造商大陸集團並沒有等那麽久。今年初,該集團宣布放棄汽車零部件業務,只專註於輪胎業務,進而決定裁員7000多人,其中1200多人來自德國。
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今年宣布關閉兩家德國工廠,裁員1.2萬人,占其德國本土員工總數的25%。
彭博社經濟部的數據顯示,汽車制造業創造的附加值約占德國經濟總附加值的4%。
德國其他工業部門也身處困境。拜耳、米勒和思愛普公司今年宣布的裁員人數總計達5.5萬人。此外,博世也宣布,2024年將裁員4000人。巴斯夫則宣布,計劃到2026年在其位於路德維希港的工廠削減大約10億歐元的成本。
毫無疑問,形勢是嚴峻的。英國富而德律師事務所分析師認為,德國企業巨頭的裁員人數已達到2008年大衰退以來的最高水平。(編譯/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