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 : 我們看到,連日來俄羅斯、法國、德國、埃及和黎巴嫩等國家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紛紛呼籲以色列尊重敘利亞的領土與主權完整。對此,您怎麽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 實事求是來講,無論以色列為自己的行為找了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轟炸阿薩德政權遺留下來的重型軍事裝備是為了防止它們落入到敘利亞的激進分子手中,出兵占領戈蘭高地是為了建立緩沖區保障自身的安全,都沒有辦法否認這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戰爭、侵犯他國主權尤其是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行為。
然而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面對以色列如此囂張的行為,我們再也見不到曾經對以色列發動五次中東戰爭的阿拉伯國家聯軍了,再也見不到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抵抗之弧」對以色列的反制行動了,只剩下伊朗在發出口頭上的譴責,同時再也見不到中東的另外一大「玩家」俄羅斯透過習慣性的「秀肌肉」的方式來發出威懾了,俄羅斯已經預設和接受了敘利亞變天的現實,相反我們只見到另外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美國對此的支持與縱容。尤其值得註意的是,已經控制了局勢並建立了新政府的敘利亞反對派,對此居然也沒有作出任何的表態,很顯然也是由於「人在矮檐下」的緣故。
我認為,這一現象實際上就向我們揭露了幾個赤裸裸的現實,一是不僅當前的全球秩序仍然在某種程度上處於叢林規則狀態,中東局勢就更是如此;二是在這種叢林規則和生態鏈當中,以色列透過最近一年多在中東地區大殺四方,已經進一步確立了自己沒人敢惹的「中東小霸王」形象,或者說以色列已經成功地占據了「中東地區安全食物鏈」的最上遊。
除此之外我還認為,由於阿薩德政權是俄羅斯介入中東局勢最為重要的抓手,尤其是俄羅斯還在敘利亞保存著其在海外的唯一軍事基地,因此隨著阿薩德政權的倒台與俄羅斯在敘利亞軍事基地的可能不保,不僅意味著俄羅斯已經在中東地區已經基本出局, 而且意味著,原本美國支持的以色列和中東遜尼派,以及俄羅斯支持的中東什葉派,所形成的「二元對立」與相互制衡的中東基本政治與安全格局,已經不復存在。總而言之,一句話概括:中東已經變天了。 而這一切,都要起源於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發起的那場「阿克薩洪水」行動。 我不知道俄羅斯、伊朗、黎巴嫩真主黨以及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有沒有預料到會有今天這樣一種結局。
直新聞 :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譴責以色列進占戈蘭高地緩沖區侵犯敘利亞領土完整,以及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將阿薩德政權垮台原因歸咎於美國和以色列,並稱伊朗不會放棄抵抗,美以的陰謀不會得逞。對此您怎麽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 我認為,雖然以色列方面聲稱,他們占據戈蘭高地擴大緩沖區,是暫時性的行為,一旦敘利亞局勢穩定下來了,他們就會撤軍,但是誰都知道過去這些年來,以色列對於戈蘭高地一直是垂涎三尺,因為控制了戈蘭高地,尤其是控制了地中海東岸的最高峰、海拔2200米的高地赫爾蒙山,實際上就相當於居高臨下控制了敘利亞,甚至是可以威懾包括伊朗在內的整個中東,因此以色列是完全存在著永久性地將戈蘭高地收入自己囊中的可能性的。更何況,接下來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上台,也是有利於以色列霸占戈蘭高地的。特朗普不僅是第一個將美國駐以色列的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的美國總統,更是第一個公開正式承認戈蘭高地是屬於以色列的美國總統。
至於伊朗聲稱要跟美國和以色列對抗到底,這說明伊朗有關方面顯然還需要時間來承認、接受與消化阿薩德政權已然倒台以及由伊朗構建的「什葉派抵抗之弧」已然瓦解的殘酷現實。而在事實上,阿薩德政權的倒台,不僅僅意味著伊朗在敘利亞的出局,同時意味著「什葉派抵抗之弧」的瓦解,這將會給伊朗帶來更多的後患。一方面,隸屬於遜尼派的反政府武裝控制了敘利亞,以及以色列控制了戈蘭高地,意味著伊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陸路聯系已經被徹底切斷,真主黨再也沒有渠道從伊朗獲得武器支援,並且會進一步陷入以色列的包圍當中;另一方面,以軍徹底摧毀了敘利亞境內阿薩德政權遺留下來的防空系統,這意味著以色列空軍在飛越敘利亞領空的時候,將再也不會面臨著俄制防空系統的威脅。或者換句話說,它意味著以色列空軍從此可以「自由飛越」敘利亞領空,隨時對伊朗進行打擊,伊朗的本土將會變得更加不安全。
不過話又得說回來,雖然伊朗是這次敘利亞變天當中除阿薩德政權之外的最大輸家,但是俗話說得好,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假如伊朗方面能夠轉變一下過去的思路與觀念,那從敘利亞出局甚至是「什葉派抵抗之弧」的瓦解,對於伊朗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要知道,過去幾十年來伊朗在國家並不富裕的情況下仍然力挺哈馬斯、扶持黎巴嫩真主黨和也門胡塞武裝,以及勉為其難地支援敘利亞和伊拉克,組建「什葉派抵抗之弧」跟美國和以色列對抗,不僅遭到了西方國家的集體制裁和封鎖,屢屢遭到以色列的軍事打擊,同時還耽誤了國內的經濟與民生發展。要知道,在中東地區占絕對主導地位的遜尼派國家,都因為五次中東戰爭的教訓而放棄了這一目標,光是憑借伊朗又怎麽可能完成這樣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我認為,伊朗與其這樣,還不如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國內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上來。
作者丨劉和平
排版丨鄭誌佳
編輯丨陳渺松
審校丨李怡
監制丨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