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管姚:搞「特普會」,他是認真的

2025-01-11社會

直新聞 特朗普最新宣稱,普京想見他,相關會晤正在安排中,這又意味著什麽?

特約評論員 管姚 特朗普周四很忙,上午在華盛頓出席卡特國葬禮後,又飛回佛州海湖莊園,和一幫共和黨州長會晤。聲稱普京想和他見面,正是特朗普在和這些州長會面前,對媒體的最新喊話,但他沒有交代「特普會」上演的可能時間。值得註意的是,周四較早時,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也公開談及「特普會」議程,稱普京總統歡迎特朗普願意接觸,但目前美方尚未正式提議,等到特朗普上任後推進會晤更合適。特朗普的最新喊話,是否構成對俄方表態隔空回應,很值得關註。而俄美都在強調,是對方先尋求會晤。

特朗普嘴上說普京想面談,但身體很誠實,這已是他時隔三天再度公開談論「特普會」。周二也是在海湖莊園,特朗普在記者會上吐槽,對不能在20日之前與普京會晤很「討厭」,他用的英文表述是「I hate」。特朗普明確表示,能理解俄羅斯堅決反對烏克蘭尋求加入北約。他還提到,當有人一直在家門口晃蕩,俄羅斯的感受「我能理解」。當然,特朗普把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的「大限承諾」調後了,其最新說法是希望在上任半年內解決沖突。我認為這些都充分見證,特朗普對推動「特普會」是認真的,對推動俄烏停火止戰,也是投入的,至於特朗普會拿出什麽樣的停火止戰方案,俄烏雙方到底接不接受,願不願妥協,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俄烏沖突已經打了三年,此前拜登政府承諾對烏克蘭的援助高達1750億美元,其中包括600億美元的安全援助,當然這些資金絕大多數留在美國國內,流入了美國軍火商的腰包,但可以預期,「特朗普2.0」時代的對烏援助,即使不斷流,也不可能重現過去三年的「援烏流」。這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必須面對的嚴峻現實。

芬蘭外長周三在基輔說,唯有北約成員國地位,才是烏克蘭可信的安全保證,這純屬忽悠,是對「特朗普風險」與「特朗普沖擊」的嚴重誤讀誤判,美國當選總統不排除以軍事手段「奪取」格陵蘭島,意味著北約內部成員國之間兵戎相見的場景都無法排除,特朗普的嘴炮,已經直接撼動了北約盟約第五條即所謂「共同防禦責任」的根基。現在作為北約正式成員的丹麥,都因特朗普的「奪島陽謀」深陷外交危機,芬蘭外長鼓吹的所謂烏克蘭安全保證,又從何談起,拿什麽確保呢?

直新聞 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葬禮,周四在華盛頓進行,5位在世的總統與前總統共同出席,管先生,你對此有何特別觀察?

特約評論員 管姚 在世總統,在華盛頓政治語境中,那就是圈子最小影響最大但可能也是互聯最緊密的所謂「最核心俱樂部」。在世總統同場現身,在美國,無疑是頭等大事,這通常發生於兩種場景:其一,這個「俱樂部」的成員即前總統過世,如昨天的卡特前總統國葬禮,當然也有在任總統遭遇不測,如當年堅尼地遇刺,但類似案例罕之又罕;其二,新總統就職,前任總統們除非重病或其他不可抗力,都會參與見證。但四年前拜登宣誓,拒認敗選的特朗普就打破政壇潛規則,成為150年來首位不出席繼任者就職典禮的在任總統。特朗普10天後重返白宮,之前被媒體問到會否出席其就職禮,拜登回答YES,他特別強調,不能繼續再玩這種一不樂意就甩手離開、拒絕配合合作的幼稚遊戲了。

昨天(1月9日),是卡特前總統6天國葬禮的最後一天,也是最後高潮,三位民主黨總統與兩位共和黨總統到場,可謂極盡哀榮。這場葬禮的一個最特殊環節,用【華盛頓郵報】今天報道標題的說法,是一位總統在墳墓裏向另一位「致敬」,這特指葬禮上的這個決定性瞬間:前總統福特之子,宣讀父親生前為卡特撰寫的悼詞。這一場景,始於福特與卡特兩人的生前約定:互為對方致悼詞。福特2006年以93歲高齡辭世,卡特當年兌現了承諾。時間再前推30年,民主黨人卡特正是在一場激烈選戰中戰勝了共和黨對手福特,走上權力最高層,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結束白宮後結下深厚友誼,許下互致悼詞的承諾,並最終踐諾書寫佳話。

我的問題是,在特朗普2.0時代,類似佳話還能續寫嗎?Mission impossible,絕無可能。事實上,特朗普剛打破又一項政治傳統,就在這場葬禮舉行前兩天,在海湖莊園記者會上,特朗普指名道姓攻擊剛辭世的卡特,指責其當年與巴拿馬簽署協定,以象征性1美元收費,將運河營運權交還巴拿馬政府,是美國之恥,是他口中的「a disgrace」。而在1977年與巴方簽署運河協定,恰恰被卡特視為執政標誌性成就之一,他當年曾在簽字儀式上表示,協定將確保巴拿馬運河這條國際重要水道的和平與穩定,不止於此,協定也代表美國和外部世界打交道時堅守的兩大信仰:Fairness, not force(公平,不動武)。但對照現實,這兩大信仰,在特朗普眼裏一錢不值,他甚至公開將其踩在腳下。連美國政府機構為哀悼卡特降半旗持續至1月26日,特朗普都看不過眼,抱怨會大煞就職禮當天的「景」。

直新聞 不僅是巴拿馬運河,特朗普對格陵蘭島、墨西哥灣的一系列強硬言論,這兩天連續遭到外界的回嗆反彈,你對此又怎麽看?

特約評論員 管姚 特朗普7日在海湖莊園的記者會上,毫不掩飾對美國領土擴張的沖動與渴望,甚至在記者追問時,揚言不排除動用武力或經濟強迫手段,「拿下」格陵蘭島或巴拿馬運河控制權。在我看來,這意味著外部世界尤其是歐盟一直擔心的所謂「特朗普風險」,落地了。「特朗普風險」正在具體化,那麽它所帶來的,必然是前所未有、迅猛強烈的「特朗普沖擊」,這是未來四年美國以外的外部世界,面對的最大風險與不確定性。

昨天我在評論中解析了慕安會前主席易辛格爾,對特朗普風險的所謂歐洲焦慮,現在看來,這種焦慮感同樣彌漫拉美世界。墨西哥著名專欄作家普伊格,昨天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警告,拉美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都更擔心特朗普的回歸。普伊格分析,特朗普手握兩院多數優勢,抱怨了整整四年,作為一個只關心自己和不惜一切代價要贏的人,無論其承諾有多麽瘋狂,他都想表明,正在努力實作這些承諾。

對照美國政壇的態勢發展,普伊格不可謂言之不預。就在卡特葬禮舉行當天,共和黨的一幫馬屁精眾議員,正式送出一項法案動議,要求授權總統「尋購」巴拿馬運河並將其置於美國控制下。【國會山報】的標題稱,共和黨眾議員送出的法案,將為特朗普「拿下」運河掃清道路。昨天盛大國葬禮舉行後,卡特的靈柩已運回家鄉,長眠在妻子墓旁。百歲前總統地下有知,會作何想?是的,一旦「特朗普風險」落地,面對「特朗普沖擊」,不僅是歐盟,也不僅是拉美,整個世界都要系好安全帶。

作者丨管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