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東南亞遊客湧入上海!在曼谷好久不見的泰國好友,竟在上海街頭偶遇

2025-01-08社會
新年伊始,在海外社交平台爆火的「China travel」風持續強勁。繼南韓遊客「周五下班飛中國」後,不少泰國遊客也趁著聖誕和新年假期來滬度假,成為近期上海入境遊的主力客源。
上海的泰國遊客多到什麽程度?上周五和家人從曼谷飛來上海度假的泰國遊客桂絲,竟然在上海街頭偶遇了在曼谷好久不見的朋友 。記者連日探訪多處泰國遊客偏愛的打卡點後發現,多個東南亞國家的遊客都密集地出現在上海,他們分別來自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
隨著上海多處地標建築、景點、餐飲店及智能化套用場景頻頻亮相海內外社交平台,這波東南亞遊客奔赴上海的熱潮,剛剛開了一個頭。
多國遊客愛逛泡泡瑪特
泰國遊客來上海,最愛去哪兒?與南韓遊客來上海必吃烤羊肉串、街頭拍照、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打卡不同的是,據說泰國遊客的最新「炫富」方式是外出時掛滿泡泡瑪特的潮玩,其中Labubu尤其受歡迎。因此,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泡泡瑪特旗艦店,是許多泰國遊客來上海必打卡的一站。
上周五,記者來到南京路步行街宏伊廣場的泡泡瑪特旗艦店,發現店內外國遊客出現的概率果然相當高。目力所及的四五十名顧客中,至少有1/4是東南亞面孔,以年輕情侶及家庭遊客為主。
他們是泰國人嗎?記者先後詢問了四組遊客:一對年輕情侶和一名長者來自新加坡,一對正在選購手辦和背包的母女來自印度尼西亞,裹著頭巾、帶著三個孩子逛潮玩的媽媽自稱來自馬來西亞,還有一對年輕情侶來自越南。
泡泡瑪特旗艦店內的越南遊客。 李寶花 攝
印度尼西亞母女在店內選購潮玩。 李寶花 攝
隨後,記者在潮玩店門口遇到了兩名來自泰國的年輕女孩。名為阿九的女孩英文頗為流利,這也是她們第一次來到中國。阿九說,她們會在上海待一個星期,酒店就在南京路附近。之前幾天,她們已去過外灘、豫園,這次來泡泡瑪特逛,是因為這裏很多款式的潮玩別的地方很難買到。阿九一邊說,一邊舉起手中的購物袋開心地展示此行的收獲——一款限量版潮玩送給自己,另一款網購的潮玩準備帶回去送朋友,兩樣商品花了350多元人民幣。
在商場一樓,另一名泰國遊客桂絲剛帶著母親和兒子逛完潮玩店。桂絲來自曼谷,這次和母親、兒子以及丈夫一起來上海,將停留五天四晚。桂絲說,她之前來過中國,但那時需要為申請中國簽證準備不少材料,程式較為復雜。所以之前家庭出遊時,她寧願選擇一些對泰國公民免簽的國家。
「中國對泰國免簽後,我就決定帶家人來上海看看。 從泰國直飛上海只要四五個小時,春秋、亞航等航空公司都推出了機票促銷價,可以貨比三家。」桂絲說,這次她準備帶家人逛一些遊客常去的景點,在南京路購物、看外灘亮燈、帶兒子玩一趟上海迪士尼。
令桂絲驚喜的是,她抵達上海第一天,就在街頭偶遇了在曼谷好久不見的朋友。在商場裏,她也遇到了許多泰國遊客,他們大多和家人、朋友結伴而來,還有一些是泰國學生團。在桂絲看來,與日本、南韓等國近兩年物價上漲明顯相比,中國的酒店房價、匯率都相當穩定,來這裏旅遊的性價比很高,無論是來自曼谷還是泰國其他城市的遊客都可以承擔。
周末兩天,記者又先後前往天安千樹及武康路探訪,結果與泡泡瑪特店類似,天安千樹不僅是泰國遊客喜歡的打卡點,也吸引了不少來自其他國家的遊客。
在天安千樹附近待了近一個小時,記者遇到了兩組印度尼西亞遊客、一組泰國遊客、一組柬埔寨遊客,兩名東亞面孔的年輕女孩自稱來自澳洲,還有一對來自紐西蘭的情侶。
能拍到天安千樹建築全貌的昌化路橋,是最受入境遊客青睞的打卡點。 一名泰國遊客告訴記者,他和家人之所以來到這裏,是因為曾在抖音、小紅書上多次刷到天安千樹,覺得這座建築的造型很特別。在橋頭以街舞姿勢倒立的9歲泰國男孩敏皮卡姆,則希望在這裏拍出一張特別的網紅打卡照。
泰國男孩敏皮卡姆希望在天安千樹旁拍一張超酷的照片。 孟雨涵 攝
這對來自紐西蘭的情侶從Tiktok上看到了天安千樹,特地來打卡。 孟雨涵 攝
頗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武康路,也不乏泰國遊客的身影。距離武康大樓200多米的淮海路上,七八名泰國家庭遊客輪番坐進紅色的電話亭,擺出打電話的姿勢拍照,玩得不亦樂乎。
早在去年11月,東南亞遊客湧入上海的熱潮已開始顯現。來自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的入境遊客數據顯示,當月15個入境上海的主要客源國中,遊客增量前三的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均為東南亞國家 ,其同比增幅分別達331.91%、224.87%、174.34%,漲勢明顯。新年前後,這一趨勢仍在繼續。
訂酒店「在上海過中國年」
大量境外遊客進入,直接帶動了城市的文旅消費,申城「吃住行遊購娛」多環節受益。毗鄰外灘、南京路、豫園等區域的酒店,對這波入境遊客的消費潮感受明顯。
距離外灘咫尺之遙的錦江都城經典新城飯店,去年上半年接待的外賓比例達到近25%,最近更上升至65%至70% ,來自南韓、泰國的賓客人數大振幅增加。毗鄰豫園的華住集團花間堂·愉園酒店坐擁外灘「N件套」景觀,同樣吸引了不少外國賓客。「去年5月1日後我們這裏入住的外國賓客開始變多,年底中國的免簽政策進一步最佳化後更明顯。最近東南亞國家的住客在所有外籍賓客中占比約1/3,新加坡遊客最多。」花間堂·愉園酒店總經理韓佳芮說。
令韓佳芮欣喜的是,考慮到境外遊客出遊計劃性更強,酒店早在去年11月就打出了「在上海過中國年」的主題,提前吸引了一批境外遊客提前預訂。截至目前,春節期間該酒店的客房出租率已超過40%,預訂的外國賓客占比1/3 。「從除夕到初五,我們每天都會推出有亮點的活動讓住客免費參與,如瓷器修復、皮影戲、糖畫、熊貓快閃等。大家熟知中國的英文名China來源於‘瓷器’的英文,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外國賓客對中國的瓷器了解更多,這也是一種文化輸出。」
上海的一些知名景點,也成為這波入境遊客流的承接者。近期上海迪士尼的外國客源中,南韓遊客和泰國遊客成為當仁不讓的兩大主角,多名網友表示「排隊時快被南韓遊客和泰國遊客包圍了」、「一晚上泰語韓語日語都聽過了!」
武康大樓附近的淮海中路一處電話亭,成為泰國遊客擺拍的打卡點。 李寶花 攝
東方明珠廣播塔下,拍照和登塔參觀的外國遊客絡繹不絕。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總經理郭一峰透露,去年全年明珠塔來自攜程入境平台的門票訂單出票量同比2023年增長了410%,成交金額上漲600% 。其中,368元起價的「東方明珠塔二球觀光+旋轉餐廳聯票」和299元的「二球觀光+351星際啟元」組合最為熱銷。與國內遊客相比,境外遊客在門票花銷上更舍得投入。
東南亞市場方面,前往東方明珠塔旅遊的越南和泰國遊客增幅較為顯著。「南韓及東南亞市場的遊客數量已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0%,大型團體遊客還未完全恢復,但小包團、自由行的增長彌補了這一部份空缺。」郭一峰說,在免簽政策、電商平台等渠道的助推下,入境遊客的增長勢頭還在持續。
記者同時從春秋航空獲悉,去年3月中泰實施雙邊免簽政策以來,泰國籍旅客入境中國幾乎翻倍增長。目前,春秋航空執飛的中泰航線上,泰國籍和其他國籍的占比超過10% ,泰國廊曼和中國的往返航線上泰國籍遊客占比突破10%,其他國籍遊客占比3.3%,二者合計達到13.3%。同比2019年同期,泰國籍遊客僅占2.3%,其他國籍僅占2%。
根據國家統計局2023年公開數據,來華旅遊的外國人日均消費3459元。若按一人來一星期計算,每人大約能帶動24213元的消費。另據相關分析預測,今年中國入境旅遊收入將達到750億美元,入境遊客數量將達5800萬人次。據此計算,平均一名入境遊客的消費約1293美元,按當前匯率換算約折合人民幣9000元。
入境遊熱潮持續發酵中
2019年前,東南亞來滬遊客多以組團形式進入,遊客年齡集中在50歲以上,在上海停留的時間也不過短短兩三天。近期湧入上海的東南亞遊客中,20歲至45歲的中青年群體最常見,多數人在上海停留5天至7天不等。 出行前,他們在網上訂機票、酒店、查詢攻略,在上海消費的餐廳也以社交平台上的「網紅」餐廳為主。一些遊客完成上海的行程後,還會乘高鐵前往蘇州、杭州繼續旅程。
初來上海的阿九,十分享受使用支付寶和微信購物的體驗,她感嘆道:「在這裏刷手機幾乎能買任何東西!在餐廳點餐或預訂座位也能用到,很方便。」臨別前,阿九和朋友的下一站是去天津路上的萊萊小籠吃飯,會一點簡單中文的她還能大致看懂點評網站的圖片評論。記者事後查詢發現,這家小吃店在南韓遊客和泰國遊客中已成為「網紅」,近些天幾乎每天都有外國遊客排隊品嘗。
泰國遊客阿九(右)和朋友結伴來到上海。 李寶花 攝
泰國遊客謝盈州曾來過上海很多次,這次借著免簽便利帶著妻女和丈母娘前來,想讓她們感受一下大都市的繁華。謝盈州說,家人們是第一次到訪上海,她們對上海的時髦和現代化程度頗感驚奇:「連我們住的酒店裏都有智能機器人提供服務,這在泰國是看不到的。」 來自柬埔寨的遊客瑞婭對上海的印象是城市漂亮、市民友好,關鍵是會說英語的人很多,自由行非常方便。
事實也的確如此。記者在數次街頭隨機采訪中發現,無論是南京路上的烤肉店、快餐店還是泡泡瑪特潮玩店,前台服務人員都能與外國遊客進行基本的英文對話。一些旅遊公共服務站點和酒店還專門配備了訊飛轉譯機、AI智能電話,為來滬的小語種遊客提供便利。
在武康路393號的武康路旅遊咨詢中心,去年以來咨詢交通路線、詢問英文旅遊地圖的境外遊客不少。徐匯區文旅服務和發展中心公共服務部主任沈寅達介紹說,為了方便入境遊客,這列根據區域特色和遊客特點,設計了衡復武安街區、衡復音樂街區、徐家匯源、上海西岸、古韻龍華5個板塊的中英雙語宣傳單頁,遊客掃描二維碼就能獲得中英文版本的點位內容介紹、開放資訊等。針對一些小語種遊客,中心還配置了訊飛轉譯機,並提供各類文旅地圖、演出等宣傳資料等。錦江都城經典新城飯店則啟用了可辨識多國語言的AI智能電話,輔助前台工作人員及時響應客人的需求。
海外遊客在武康路旅遊咨詢中心的藝術裝置上留言,稱贊這裏的街道幹凈、寬敞、繁華、可愛。 受訪者供圖
值得期待的是,借由海內外社交平台的發酵和助推,除了外灘、豫園、南京路等經典旅遊「三件套」之外,越來越多原本小眾化的地標建築、商鋪和餐廳成為入境遊客眼中的「網紅」,也令他們的腳步延伸至上海更多街區。
去年底至今,武康大樓、天安千樹、張園乃至四行倉庫都成為入境遊客的打卡點,奶茶、咖啡、烤肉、小籠包是他們樂於嘗試的餐飲品種,一個更豐富多元的上海和中國借由社交平台上的口口相傳,令更多海外遊客知曉。近期活躍於上海街頭的東南亞遊客中,享受免簽政策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遊客是主力,來自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等非免簽國家的遊客也時有所見。
免簽政策不斷最佳化帶來的入境遊熱潮仍在繼續。時空之旅副總經理陳濤告訴記者,去年11月前來觀看【時空之旅】表演的意大利、俄羅斯、澳洲遊客增幅均超過100%。今年春節後,大批日本包機團遊客也將陸續抵達,甚至以「千人團」形式在上海包場看表演。
此外,往年3月中旬啟動的歐美入境市場,今年將提前一個月啟動。其中,動作最快的澳洲入境市場增幅明顯,今年上半年預訂觀看【時空之旅】表演的澳洲遊客已達近2萬人次,超過之前一整年的總量。「從澳洲這條線上半年的預訂量來看,2025年歐美入境市場值得期待。 」
外國遊客在花間堂·愉園酒店體驗篆香。 受訪者 供圖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李寶花 實習生 周咨印
題圖來源:泰國遊一家人在天安千樹旁留影。孟雨涵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