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固收類銀行理財難現「負反饋」

2024-08-18社會

債市調整,銀行理財市場再掀漣漪,最近,不少持有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投資者發現,凈值表現出現了回撤,數據的變化再次引發遐想,理財產品收益下跌要持續多久?2022年「破凈潮」「贖回潮」是否會重新上演?8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位一線理財經理處獲悉,雖然債市多空博弈引發了部份理財產品凈值出現回撤,但調整振幅不大,出現2022年「負反饋」迴圈的概率較小;為應對市場環境帶來的變化,也有理財公司開始著手,對債券類資產進行減倉。

出現回撤但下調振幅不大

長債市場多空博弈升級,影響傳導至銀行理財。陽陽(化名)發現,最近一段時間,他投資的中低風險固收類銀行理財產品,凈值表現始終處於下跌態勢。「又虧了15元,這樣的快速變化確實讓人心裏沒底,尤其是回想2022年那段不太愉快的經歷,難免會擔心歷史重演」,陽陽心有余悸。

也有不少投資者「曬出」理財產品收益截圖,一些固收類、穩健型理財產品凈值受到市場波動出現回撤,不少人擔心曾經的「理財刺客」重現。

兩年前,債市出現下跌,不少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凈值表現出現下滑,也由此引發了「破凈潮」「贖回潮」的「負反饋」現象,在2023年下半年之後,債市才開始逐漸企穩。今年以來,大量資金不斷流入債券市場,推動了「債牛行情」,部份資管產品尤其是債券型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明顯高於底層資產,在人民銀行多次「喊話」未果後,最終下場「控場」,使得中長期國債收益率有所上行。

受此影響,部份債券理財產品收益出現回撤,一線理財經理的感受更為真切。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表示,「最近不少債券理財產品確實出現了回撤,投資者需要認識到債券市場的波動是常態,並且這種波動難以準確預測。隨著市場變化,理財產品收益逐漸下降是一個客觀現象,這是投資者需要接受的事實」。

另一位理財經理也提到,債券市場的波動對理財產品的影響是顯著的,但整體調整振幅較小,考慮到目前市場利率下行趨勢,建議采取更為保守的投資策略。如果選擇購買理財產品,應優先考慮期限較短的產品,以減少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在提到上一輪理財「負反饋」陰影是否會重現時,多位理財經理表示,尚沒有達到引發2022年贖回風險的級別,市場利率下行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可能會導致理財產品收益進一步下降,但不會出現大規模「破凈潮」的情況。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債券市場調整影響固收類資管產品凈值,部份產品如果在較高價格水平,就可能出現部份產品「破凈」情況。但「破凈潮」再現可能性低,主要是國內債券市場仍存在支撐,人民銀行推出國債買賣等措施,主要是避免債市非理性引發潛在風險,推動債市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促進市場資源有效配置。從目前國內基本面、物價、宏觀政策,及存款利率下降、全球市場波動等方面看,債市仍有支撐。

有機構透露減倉債券資產訊號

從預期引導到下場操作,人民銀行幹預債市的意圖明顯,透過監管約束降低風險。究其原因,一方面,金融機構大量囤積債券資金並進行炒作,導致大量資金湧入債券市場;另一方面,部份中小銀行「押註」利率下降趨勢,因此購入長期債券,希望透過利率下降時賣出債券來獲取差價利潤。

對人民銀行下場操作,有理財公司人士坦言,「已有預期,由於市場利率持續下行,此前內部已預測人民銀行可能會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來調節市場流動性。這種情況下,理財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也會相應地調整其資產配置策略,減少對債券的投資,以應對可能的利率變化和市場波動,我公司已經開始減持債券倉位以減少風險」。

無獨有偶,另一家理財公司人士此前也提到了調整資產配置的重要性,他強調,人民銀行透過借入並賣出國債的操作可能會推高債券收益率,這將直接影響到理財產品的收益表現。例如,國債期貨在人民銀行宣布借債協定後出現回撤,國債現券收益率普遍上行。在此背景下,理財公司可能會調整其資產配置策略,減少對債券的依賴,轉向其他資產類別,如股票市場等。

然而,從宏觀層面來看,也有一些機構認為債券市場的供需並未發生根本性的逆轉。平安理財研究部認為,整體來看,國內宏觀基本面的變化不大,且當前外部金融市場的波動以及對海外經濟增長的擔憂,反而有利於國內貨幣政策維持友好,從而支持債市向好。債券市場供需也未發生逆轉,金融機構對債券的配置需求依然強烈。在基本面和市場供需無大的變化條件下,在部份金融機構的交易行為和債券久期調整到位後,債市將逐漸企穩或恢復性上漲。

談及最佳化資產配置策略,普益標準研究員李雯嫣指出,銀行理財應增加短久期、低波動資產的持有比例,降低投資組合對利率變動的敏感性;最佳化產品期限結構,降低資產錯配引發的流動性風險;提升前瞻性,透過分析研究對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進行預判,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應對市場波動。

投資者應綜合進行資產配置

近年來,債券市場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波動,歷史上看,即使債市經歷短期調整,但長期趨勢通常是由經濟增長、通脹水平等因素決定。如果基本面支持,債市往往會恢復並繼續上漲。

為了緩解投資者焦慮,多家理財公司發文安撫市場情緒。在大類資產走勢中,中郵理財指出,人民銀行防範資金空轉和債市過度交易、8—9月地方債供給上升帶來一定擾動,但機構配置需求仍然較強,基本面仍對市場有利。

平安理財研究部強調,「如果是一心求穩的投資者,近期可考慮穩健低波產品線。如果希望有一定收益彈性的投資者,債市回呼或正是配置機會。今年以來,債市行情在各種因素交叉影響下持續走強,但期間有過幾次回呼,也均很快恢復上漲」。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渺建議,在各類資管產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續下降的情況下,投資者應盡快調整好投資心態,降低對投資收益的預期。總體而言,投資者應平衡好風險和收益的關系,來綜合進行資產配置。如果希望獲得較高收益,那麽應承擔更高的風險;如果不希望承擔較高的風險,那麽應該接受較低的收益。投資者如果追求穩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適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以及國債等產品。

多位一線理財經理也提醒,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將一部份資金配置於固定收益類產品,如定期存款和固定收益型保險,以確保資金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收益水平。同時,也要關註市場的變化趨勢,適時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利率變動或其他市場因素的影響。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