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中央銀行與金融危機的交織

2024-09-03社會

梁小民/文 2008年的金融危機至今令人記憶猶新。但在這一年的春天,這次危機的先兆——美國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收購美國投行貝爾斯登(BearStearns),幾乎沒引起什麽人關註。許多人認為這只是美國常見的收購事件之一,與實體經濟關系並不大。沒想到這個小事很快演變為一場罕見的金融危機,而且禍及全世界和實體經濟。連中國也為應對這場危機而推出刺激經濟的「四萬億計劃」。

對於這場危機的起源與機制,經濟學家仍在研究與爭論之中,但有一點共識,這場金融危機的發生肯定與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相關。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金融危機,原因各不相同,但肯定與中央銀行相關。無論起源是什麽,金融危機總是一種金融和貨幣現象。金融體系的中心是中央銀行,可以稱中央銀行為「貨幣王者」。既然為「王」,那麽貨幣與金融狀況無論好壞,中央銀行都脫不了幹系。徐瑾女士的【貨幣王者】正是講述中央銀行與金融危機的這種交織關系的。

這本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金融危機」。可以說,金融危機貫穿整個人類社會史。金融危機的出現與人類的貪婪相關,但使這種人性得以實作的原因還在於金融制度。因此,【貨幣王者】立足於金融制度的前進演化,尤其是近300年中的變遷。金融制度的中心是中央銀行,因此作者在「緒論」中指出,「只有在金融危機與中央銀行兩根主線的交錯編織下」才能理解金融制度的演變。全書分為6個部份。「歷史」分為3個部份:18世紀英格蘭銀行的誕生與成長;19世紀英格蘭銀行作為中央銀行的探索;以及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影響。「現實」也分為3個部份:2008年金融危機及隨後的歐債危機;2020年新冠疫情的沖擊;以及中國的現狀分析與未來展望。

先回顧歷史。17世紀荷蘭是歐洲金融業的先驅。它不僅有發達的海上貿易,被稱為「海上馬車夫」,而且有甚為發達的金融業。甚至當年荷蘭的「郁金香泡沫」也被作為歷史上三大金融投機案例之一。伴隨著17世紀的政治與經濟巨變,出現了3種類別的金融創新:阿姆斯特丹的威瑟爾銀行開創了支票賬戶系統和直接轉賬過戶;斯德哥爾摩的瑞典銀行引入部份準備金體系;以及英格蘭銀行為應對戰爭融資之需,利用部份貨幣壟斷權,采用本票沒有利息的形式促進付款。這些創新拉開了現代金融史的序幕。

1694年英法戰爭中英國急需資金,千余家商家以私人合股公司的方式組建英格蘭銀行,股本120萬英鎊,以8%的年息貸款給政府。還款由輪船、酒類等稅收和關稅作為擔保。英格蘭銀行獲得4000英鎊作為管理費。國王授予其有期限的特許經營權,並永久性地免去每年繳納10萬英鎊的義務。於是英格蘭銀行登上了歷史舞台。英格蘭銀行的建立限制了君王的野心,「讓國家的歸國家,國王的歸國王」,「由國家預算代替國王的荷包,由國債代替皇債」。在托利黨人支持的「南海泡沫」中,輝格黨人創立的英格蘭銀行經受住了考驗,他們的銀行券為各地所接受。以後英格蘭銀行的銀行券在相當大程度上取代了金屬貨幣,作為現代意義上的紙幣開始流通。

19世紀是英國經濟繁榮興旺的年代,隨之也發生了各種危機。英格蘭銀行的諸多金融創新使世界經濟挺過1825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的危機。在這一過程中,英格蘭銀行也在探索從一家私人機構到中央銀行之路。例如,1717年英鎊按黃金固定價格,這一年被認為是金本位制元年。由於英鎊信譽好,最通行的國際付款方式不是黃金,而是英鎊的銀行本票。1833年,英格蘭銀行發行的銀行券成為全國唯一法定貨幣。1844年,英國國會透過【銀行特許條例】,英格蘭銀行獲得貨幣壟斷發行權,具備了現代中央銀行的職能。在征稅機構、中央銀行、國債市場和議會組成的相互制衡的「四角關系」中,中央銀行管理國債發行、征收鑄幣稅,又衍生出匯率管理、最終貸款人的職能。

20世紀成為美國的世紀。從19世紀起,美國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1837年、1873年、1884年、1890年和1893年的危機,每次危機程度不同。於是1913年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成立。但美聯儲成立不到20年,美國就遇到了最嚴重的大蕭條。大蕭條使美國的經濟政策從胡佛的自由放任轉向羅斯福的國家幹預。羅斯福新政中,除了著名的「三R」(復興、救濟和改革),還有金融業的改革。從金融前進演化角度,大蕭條奠定了中央銀行的地位,使其不安於穩定匯率與物價,而成為危機的最後拯救者,開始用貨幣政策影響經濟。

這本書對現代的介紹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盡管1994年有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有亞洲金融危機,但美國的金融制度並沒有止步,次貸產品到2008年已遠離房地產,其中代表CDS(信用違約掉期)杠桿效應極大,作為一種「淪陷性武器」,已進入更多領域。從「兩房」危機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從花旗無奈「瘦身」到美林「下嫁」美銀,從美國國際集團(AIG)危機到白宮拯救汽車巨頭,次貸危機一步步演化為國際金融危機。這場金融危機表明,放任人的貪婪對世界是一場災難,因此監管者要跟上市場的腳步。最終奧巴馬的5000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在3年後結束了這場災難。但所留下的中央銀行如何保持金融穩定的問題至今仍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當美國金融危機如火如荼時,歐洲人隔海觀火,嘲笑美式市場經濟,但短短3年後,歐洲的福利國家政策就將歐洲拖入債務狂潮。從2008年冰島的主權債務問題到希臘危機,再到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的問題暴露,歐債危機如同美國金融危機一樣震驚世界。歐洲債券也不能徹底解決歐元的困境。歐元區的問題在於有統一的貨幣與貨幣政策,卻沒有也不可能有統一的財政政策。這些問題是一種慢性病,危機只是一次激烈的爆發。長期來看,歐洲面臨福利與效率方面的艱難選擇。這也是民主政治或稱「歐洲社會主義」的困境。從世界來看,美聯儲在金融危機後采用了日本20世紀90年代實行過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的確對經濟復蘇起了一定作用。歐洲央行也步其後塵,走向國際最後貸款人。這些金融或債務危機也改變著中央銀行。這就要重新厘清中央銀行的功能與邊界。

回到中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改變了世界,也提升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中國的GDP按購買力平價在2014年已超過美國,中國不可能置身世界危機之外。2009年中國「四萬億計劃」推出,2014年GDP增長達到7.4%,但也加劇了地方債務,且使影子銀行系統橫生。從金融前進演化史的角度看,應該進入新常態,這就是去杠桿化時代。為了避免金融危機,中國應提防債務風險。過多的債務必然導致危機,歐洲就是一個教訓。資本開放是未來的方向,但必須把握時機,還要采用漸進式方法來實作。

2020年以後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維持多年的兩位數高增長已成為歷史,也不再「保八」,而是進入「L形」增長。「負利率」成為全球的趨勢,數碼貨幣興起,中央銀行更是站在政策的第一線。我們面臨的挑戰:負利率是否開啟了潘朵拉盒子?能否給赤字財政松綁?數碼貨幣是對傳統貨幣的顛覆還是繼承?在挑戰之下,是否會無限量化寬松與財政赤字貨幣化?未來中國會如何?作者根據近年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了簡單總結,但作者的許多看法、判斷還要由讀者自己去判斷。

從這本書中,我們應該認識到一點,這就是中央銀行在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經濟越來越復雜,金融也越來越復雜。金融與實體經濟融為一體,金融又起核心作用。從21世紀以來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一點。尤其是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經濟與金融也全球化。金融的作用日益明顯。這就需要一個穩健而有力的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既要讓整個經濟與金融體系安全、穩定,又要有利於促進繁榮;既要鼓勵各種金融創新,又要善於監管。這些都是說來容易,做起來難。讀這本書,你會對這些抽象的道理有更深的理解。

新時代的另一個與中央銀行相關的問題是,貨幣政策會越來越重要。諾貝爾獎獲得者蒙代爾曾證明,在開放體系下,貨幣政策比財政政策重要得多。這一點已得到實踐的證明。未來的局勢是,全球化已不可逆,只會越來越開放,新冠疫情造成各國暫時有限度封閉,但並沒有改變全球化加速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各國都更加重視貨幣政策,這也是中央銀行地位不斷提高的一個原因。貨幣政策的影響不是一國的,而是國際的。這就使貨幣政策不是簡單的緊縮或寬松貨幣,提高或降低利率,而是涉及整個國際金融體系與全球實體經濟的安危。這些說起來都太宏觀了,但實際上與每個人休戚相關。

美國經濟學家艾榮·費雪在大蕭條前說過的一句話「股價已立足於永恒的高地上」相當有名,許多人都將其作為經濟學家無法正確預測未來的例子,我也參照過。但我是「二手參照」,並沒讀到原文。徐瑾女士找到了原文與出處,令我敬佩。不過百忙中也難免有疏漏。比如她在緒論中寫的「理性預期發明者羅拔·盧卡斯」就不準確。盧卡斯是理性預期理論的建立者,但並不是理性預期這個詞的發明者。這個詞是美國經濟學家約翰·F.穆思在1960年的論文中提出,又在1961年的論文【理性預期與價格預期理論】中進一步定義與運用的。這個知識查一查【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就可以找到。這個辭典應該是專業經濟學工作者必備、常查的。我這樣說,有點兒吹毛求疵了。我只是希望我愛讀的書好上加好,而且這點兒瑕疵完全不影響這本書的意義。

(本文節選自梁小民新書【讀書的三重境界】,有刪節,標題為編輯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