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手持一卡「通」三地,讓京津冀走得更近了|新京報專欄

2024-02-29社會
京津冀協同發展,關鍵落腳點無疑還在於增進民生福祉。
「2·26重要講話十周年」系列評論
十年前的早春時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此後十年來,京津冀三地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協同發展邁向更高水平。十年後的今天,新京報評論部特別推出「2·26重要講話十周年」系列評論,以共同見證京津冀協同發展非凡十年。
▲天津西站一景。圖/新華社
文 | 柯銳
前不久,住在河北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的北京籍老人鄧淑雲不小心扭到了腰,出現壓縮性骨折。她就近入住河北燕達醫院,北京朝陽醫院派駐燕達醫院的專家為她做了手術。
據報道,作為定點醫療機構,該醫院開通了北京醫保即時刷卡結算。這意味著像鄧淑雲這樣的北京籍老人,在河北就診無需提前申請備案,更免去了奔波取藥的麻煩。
京津冀三地異地就醫取消備案,朝陽區、濱海新區、廊坊市簽署框架協定,率先瞄準群眾看病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目前,三地已在持實體社保卡就醫、乘坐公交地鐵等方面基本實作互通互用。
這樣的「一卡通」,極大方便了三地民眾的生活。而這只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三地公共服務「同城化」、民生紅利持續釋放的一個縮影。實際上,跨區域的產業協同、人員往來,關鍵就是要滿足人的需求、解決人的痛點。
不同行政區域的「一體化」,從公共管理學角度而言,是要解決跨區域的合作治理問題,從傳統的屬地主義走向合作治理。京津冀協同發展,同樣面臨跨區域的合作治理課題。
京津冀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其實也就是從民生福祉層面,讓人們對協同發展發自內心地產生認同感,進而以積極的行為主體,更主動、更積極地參與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行程中。
▲2022年8月17日拍攝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圖/新華社
「一卡通」,讓民眾享受到一體化發展便利
元旦前夕,一條事關京津冀三地民生服務的新聞備受關註。
2023年12月26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在石家莊簽署【京津冀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合作框架協定】,共同推進京津冀「一卡通」建設,加快實作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線上線下場景融合發展。
京津冀「一卡通」建設的大背景,是十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向縱深拓展,京津冀區域人口流動趨勢更加明顯。
在這一新形勢下,就醫、社保,以及交通、文旅等民生保障服務已成為京津冀地區越來越多人的剛需。而像鄧淑雲老人享受到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是其中最能體現一體化速度和公共服務溫度的一項內容。
社保卡,是京津冀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的重要載體,也是民眾享受一體化發展便利的關鍵抓手。
據了解,京津冀區域社保卡持卡人數已達1.15億人,基本實作人手一卡,領用電子社保卡人數達8501萬人,覆蓋74%常住人口。目前,社保卡已成為京津冀地區民生服務的基礎性載體,涉及政務服務、社會保障、交通出行、文化體驗、旅遊觀光、就醫購藥等民生領域。
近期,北京換發三代卡、京津冀社保卡通用共享一體推進,與多部門協作,重點打通市政交通、文化體驗、旅遊觀光等領域的套用,目前已經完成三地出行生活重點方面的場景服務拓展。
當然,京津冀三地在經濟水平、產業布局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要在現有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協同發展邁上新台階,取得新突破,仍然需要繼續在合作治理上做好文章。
比如,三地仍需要達成更多像社保「一卡通」這樣行之有效的互動機制,調動各方主體參與合作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更多的新成果。
▲2022年6月6日拍攝的河北省固安縣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圖/新華社
「同城化」,提升公共服務理念與治理能力
京津冀協同發展,關鍵落腳點無疑還在於增進民生福祉。就像小小一張「一卡通」,打破了部門、區域藩籬,使民眾實實在在享受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紅利。
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的推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的體現,也是三地政府「同城化」服務理念與數碼治理能力提升的體現。
當前,社保卡的套用領域正從傳統的社會保障走向更多元的居民服務,包括交通出行、旅遊觀光、文化體驗等,輻射地域也從本地服務走向區域服務乃至全國服務。
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的推行實踐表明,以居民服務「一卡通」為抓手,加快社會保障的同城化、數碼化和智能化,將對促進人力資源有序流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除了社保卡「一卡通」,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在更多的領域,以更多的形式推進。
2023年7月中旬,京津冀三地政務熱線在京簽署【推動京津冀相關城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協同發展框架協定】。
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相關城市政府服務熱線共同研討建立協同發展機制的工作方案,並達成共識,簽署了框架協定。此為1.0版框架協定。多年來,其在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區域協同治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年後簽署的2.0版框架協定,在推進三地熱線在工作機制、標準建設、技術運用、平台貫通、資訊共享、應急聯動等方面,深入協同聯動,為協同發展邁向新階段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據「天津政務服務」微信公眾號,2023年上半年,天津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積極推進京津冀群眾訴求異地轉接、聯動處置、資訊共享,共受理涉及京冀的相關訴求5.8萬件,直接解答1.34萬件,妥善回應解決了物流運輸、交通出行、戶籍管理、入學轉學和醫療保障等方面的熱點問題。
此外,公共服務正在更多領域實作共建共享。十年來,京津200多所中小學幼稚園與河北開展辦學合作,三地建立了多個跨區域職教聯盟和高校聯盟。
老齡化背景下,京津冀「跨城養老」步伐也在加快。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養老機構收住京津戶籍老人近5000人,到河北社區養老的京津戶籍老人近4萬人,京津戶籍老人來河北旅居養老達59萬人次。
2024年年初,京津冀三地政務服務部門,聯合推出了第五批京津冀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同事同標」事項24項,事項累計達到203項。
事項具體包括行政特許、行政征收、行政確認、其他行政權力、公共服務等5種事項類別,涉及公安、交通、稅務、醫保、藥監、知識產權等14個部門,在三地自貿區內實作「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進一步促進生產要素在京津冀之間自由流動。
站在十年協同發展的歷史性節點上,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同城化」從理想走向現實,京津冀三地將走得越來越近,三地民眾也將享受到越來越多的發展紅利。
撰稿 / 新京智庫首席研究員 柯銳
編輯 / 何睿
校對 /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