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寵物

萌新,沒有任何淘寶經驗,想嘗試一下寵物用品的一件代發?

2018-02-27寵物

我有點兒不理解啊,你都選擇「一件代發(無貨源)」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模式了, 幹嘛不賣高客單的暴利產品,卻鉆在「寵物用品 」這類低客單賺錢少的玩意兒呢?

同樣是賣貨賺錢,那肯定優先選擇競爭相對小、大概率成功的專案啊;

比如,我曾推薦過的一些產品,冬季的烤火架、浴霸、戶外烤火爐、取暖器,山寨貼牌的ugg雪地靴 、大鵝羽絨服、皮草等等;

哪怕緞綢 的四件套,也都不錯啊!!!

在我知乎專欄,非常詳細且透徹的分享過「賣什麽大概率能賺錢」的文章,推薦你去看一看,開拓下思維、也學習一些數據分析的能力;

幾百個贊、幾千收藏,絕對讓你恍然大明白。

我的一些徒弟,每年靠著「一件代發(無貨源)」在冬季賣一些高客單高利潤的產品,搞個三五萬真心沒難度;

就算再差,每個月搞個幾千零花錢也沒啥壓力啊;

假設一單利潤200,你就是旺季裏頭這每個月賣5單出去,也都能掙個千兒八百的啊。

這筆賬,很好算的啊!!!

相反,賣狗窩貓窩,客單價幾十塊錢、利潤十來塊,又累又不賺錢,這沒法整。

不怕你笑話,我自己養了四只狗、兩只貓,也因為這個開了寵物店 ,都沒給它們用過這些玩意兒,全推銷給圈子裏的寵友了。

你要是身邊有幾十上百個寵友的圈子,或者幾萬粉絲,那還能賣一賣、還能賺個安利的錢;

但完全沒有,還得重新去找、再累積的話,這個活就註定瞎忙一場了。

可能你忙前忙後一折騰,回頭掙的錢還不如你去找份工作,那屬實沒啥意義。

聽人勸,吃飽飯。

關於「一件代發」,很多粉絲問我,能不能賺錢?

說良心話,肯定能賺錢,但絕不是心存僥幸、摸魚打醬油的狀態。

盡管,我是從「一件代發」發展到「小額批發 」,再到「訂貨壓倉」公司化運作的賣家,但並不建議大家完全依賴「一件代發(無貨源)」。

因為,這個「輕資產模式 」的優點缺點太典型了,很容易達到「上限瓶頸」無法突破;

所以,我才說,「一件代發」側重在學習摸索、順道賺點零花錢,有信心了再一步步追加投入、做大做強。

現如今,我雖然已有穩定的廠家、供應商,但我團隊還會借助「代發優勢」完成「選品/測款/湊數」等營運目的。

不說我現實朋友,就我學生,不少人從「一件代發」起步、然後橫向開店、最後變成職業賣家。

有人靠「資訊差 」搶先做,每天賣兩三單賺點零花錢

也有人掌握了「技術差」,每天賣個六七單賺點生活費

還有人掌握了「資訊差」及「技術差」,每個月賺個上萬

更有人掌握「資訊差」及「技術差」的同時,擁有「資源整合」的能力,靠個旺季賺個大的

這些,我幾乎每年每個季度都分享過、推薦過一系列的產品及操作邏輯。

我可以非常嚴肅且負責的說,「 一件代發」給很多普通人提供了非常非常大的創業機會,完全可以實作「逆襲」的。

但正確理解我這句話, 想要從普通人逆襲,所投入的時間、精力等等,是非常非常龐大的 ,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僥幸、盲目。

我常說的一句話:如果你不是非淘寶不可、如果不是走投無路,我都不建議選擇「開店創業」來受這個苦。

因為, 想以「一件代發」賺錢,不僅要具備「清晰的思路」、「明確的目的」,同時必須保持「積極學習」、「耐苦耐勞」的狀態。

畢竟,「一件代發」的門檻極低、且優勢劣勢非常明顯,遠不是隨便「找個產品」、按部就班「上個架」、盲目「懟單/開車」這麽簡單。

在這個社會賺錢,說穿了,無非拼幾個層面的優勢:

1)資訊差 ,我知道的,你不知道;
所以,有人靠某個小眾品類、細分產品、潛力爆款,在「資訊不對稱」中賺了錢。

2)認知差 ,我懂得,你不懂;
所以,有人具備商業頭腦 、社會閱歷,透過「數據分析 」賺了錢。

3)執行差 ,我搶先做,你不做;
所以,有人透過「資訊不對稱」快速反應,撿漏賺了錢。

4)技術差 ,我持續提升,你原地踏步;
所以,有人透過「差異化競爭力」、「核心技能」賺了錢。

5)資源差 ,我的渠道/資金/人脈/圈子很豐富,你一人作戰很辛苦;
所以,有人透過「整合資源」賺了錢。
……

當你掌握的越多、具備的條件及資源越充足、掌,那麽「賺錢」就越輕松、越簡單、越容易。

不論打工、還是創業,也不管線上、還是線下,幾乎都離不開這條「賺錢定律」。

而遺憾的是,絕多數的小白們、新手們,都在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的鉆在所謂的「資訊差」,並沒有意識到、或感受到: 「資訊差」在互聯網中的紅利壽命期,其實是非常短暫的。

所謂的爆款、或潛力產品,不用兩個月,就會出來一大批實力不等的賣家。

這就是,為什麽有些新手、小白們,挖空心思找到一個「潛力產品」,早幾個月還能賺點錢,接著一個月不如一個月,問題就在這。

在文頭的觀點,我就說了這點,具備啟動資金、掌握方法,就可以賺點辛苦錢,指的就是資訊差。

因為, 你沒有「核心營運能力」拼過別人,就只能苦逼的很、惡性迴圈的不斷挖掘所謂「資訊差」產品。

這不難理解吧?

就像你沒有高學歷、也沒有豐富的資源網、更沒有牛批的技術,就只能幹一些勞累苦逼的工作、賺一點基本收入,如此迴圈。

這麽說,應該懂了吧?

所以,你要麽苦逼迴圈,要麽提升「技術差」。

不論產品開發、圖片設計、標題最佳化、上架卡位等內功,還是蔔單、開車等指功,更精細化做出「差異化競爭力」。

就像我們打工一樣,閑薪金低、獎金少、工作苦逼,那就想方設法提升「職業技能」。

沒毛病吧?

但生意邏輯就是這樣,不管哪一行拼到最後,肯定都會上升到「資源差」。

看誰的資源更豐富、更有優勢,看誰的人脈更牛批、更能幫助你。

還是回到打工這個層面,你好不容易提升「職業技能」等綜合素養,足夠達到「營運總監」這個職位。

但公司只有這麽一個崗位,那就得拼「資源」了。

你可以拼的過所有同事,但拼不過「老板親戚」,這就是「資源」中的人脈。

所以,當你上了這條船,就註定是條「不歸路」,一路打怪闖關,直到財務自由、退居前線。

就像我,從「一件代發」到「小額批發」,再從「訂貨壓倉」到「公司化運作」,我已上升到「資源差」的階段,不可能、也不會再沖鋒第一線。

從某個程度上講,我和你們一樣,缺的也是「資訊差」,如何找到一些新的產品、或者模式、甚至商機,再繼續孵化、復制。

所以,我才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寫寫東西、搞搞直播、帶帶徒弟、做做圈子,結識更多的朋友們。

真不吹牛批,對於收徒,我佛系的很,也理性務實的很。

你們想免費長知識、學技巧,那就多看我的文章、影片,足夠快速入門了;

實在哪裏不懂,那就在知乎「值乎」付費咨詢,尊重彼此價值。

真想系統學習、需要有人手把手教你,那就拜師。

我說的這麽直白,不算玩套路、也沒有割韭菜吧?

……

分享這些東西,是想大家明確自己的目的、清晰自己處於哪個階段,務實的一步一步的學習、提升、思考、實踐,而不是張嘴就吐槽、罵街。

退一萬步講, 你就算罵的再難聽,該不行,就是不行;別人該賺錢,還是在賺錢。

這很現實、也很真實,是不是這道理?

所以,少一份戾氣抱怨、多一份勤懇學習!

當你了解了「無貨源」的核心本質是什麽,相信你已經知道該重點學什麽、掌握什麽。

那麽,接下來,我們一步步往下學!!!

(老鐵們記得反手一個贊啊,說不定又被哪個大神舉報,回頭文章又被刪了。)

一、資訊差 :我知道的,你不知道

經過上面的本質,我相信大家在「賣什麽」問題上,都會有個大致的認知。

比如,優先於小眾、冷門、藍海、細分、現象級等等「資訊差」類別的產品, 不至於再去糾結「服飾鞋帽」、「皮具箱包」、「護膚彩妝」等常規的產品線。

畢竟,咱們是要賺錢嘛,不是為了喜好、感覺,或誰誰誰又推薦。

作為新手、小白,你們在「能力欠缺」、「資金也很有限」、「圈子也非常匱乏」,甚至「時間碎片化」的基礎上,真得慎重的思考「賣什麽」更有「賺錢的機會」。

比如,絕多數朋友都想多個副業收入、兼職賺點零花錢,那麽以「5000」為目標展開規劃。

我們先分解目標,把一些問題找出來,比如找什麽產品、該怎麽規劃、需要多少資金、錢花在哪等等。

1)保證「整店利潤」平均在50元/件 ,每月「賣100件」即可達到目標;
2)把「100件」側重在不同「產品梯隊」 ,如:主推60件、輔助30件、利潤款10件;
3)假設整店「轉化10%」 ,每月「賣100件」需要1000訪客、平均每天30-40訪客;
4)假設每天30-40訪客 ,在不做付費廣告基礎上,就需要多個「精準關鍵詞」引流;
5)多個「精準詞」引流,就離不開「 蔔單 ,暫以「首月人為操作100單」為目標,每天約3單;
6)目標3單 X 客單價,等於「每日流動資金」 ,再乘以「每周為小周期」最大化預估「每周流動資金」;
7)客單價決定傭金,傭金 X 「首月100單」 ,等於首月支出;
8)首月支出+每周流動資金+店鋪基礎投入 (如訂購生意參謀、官方促銷工具等)
……

因為,暫未確定產品及客單價,關於「所需資金」的結構組成,建議參照我專欄文章:

我每年每季度分享的案例,除保證金外,前期「硬性投入」的資金1000多、中期「靈活投入」10000左右,流動資金約50000左右,利潤1:3,這不算多高的風險吧?

有了上邊的框架,我們優先從幾點特性思考:

1、 剛需, 不需要市場有多大,但必須是非買不可的需求力;
2、 暴利, 不需要利潤有多高,但必須後續的成本能持平;
3、 投入靈活, 不需要大批次的資金運作,避免超出承受力、風險可控;
4、 操作簡單, 不需要太多品類、款式、規格,避免浪費時間、精力,甚至資金;
5、 回報快, 不需要周期太長,最好2-3個月看到效果;要麽熟練玩法,未來換品類;要麽賺了錢,追加投入。
……

基於幾點,我們才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學習、摸索、交流,也會提升僅有的資金周轉率,更能在短時間內看到自己的經營效果,樹立信心、或及時止損。

所以,一些「競爭大」、「利潤低」、「市場平穩」、「操作復雜」等等行業,在新手階段都不適合。

大家可以先從生活場景、或朋友聊天、抖音互聯網等等「資訊來源」中,好好琢磨。

聰明的夥伴們,現在理解我、及一些做自媒體的大神們,為什麽做自媒體,而沒有完全把「培訓」職業化了吧?

因為,一個「資訊源」,可以帶來很多商機。

而職業做「培訓」,像某某老師、大神,每月收幾十上百個學生,先不論有沒有實力,就時間及精力上的消耗,遠不如搞個專案來得快、來的穩定、來的爆發。

所以,當你還是小白、新手,真心不要張嘴就問:什麽東西好賣、推薦幾個產品給我。

你這麽問,就像從別人兜裏掏錢一樣,非常不可理喻。

不要急,等你看完這篇幹貨,你的智商至少翻倍提升,哈哈。

對「賣什麽」完全沒概念、也沒思路,先參考我公司的「產品線」想一想,再一步步往下學:

長期在做的產品: 小學生護脊減負書包 、 嬰兒恒溫(防驚跳)睡袋 、 醫用面膜 、 大排檔空調扇(取暖器) 等,

曾經做過的產品: 一洗黑染發劑 、 美白美牙粉 、 割草機 、 灰鬥車 、 中老年人磁療褲 、 紅外線足療桶 、 桌面冷氣機 、 烤火架/烤火被 等。

還不夠直觀?

那就看看我的影片,我在公司的直播間,以我公司的產品,向大家分享「賣什麽」的邏輯思路。

哈哈,點開看一看,我長得醜,也要不了你的命,最多賺一點「播放量」的補貼

我所做過的產品,無一例外包含:暴利、產品(SKU/款式)有限、投入回報率快(2-3個月)等特征。

因為,我和才起步的新手小白們、微小團隊們不一樣,我得養家糊口、還得兼顧團隊,那些低客單、風險高、周期長等等類目,我耗一天,就得付出昂貴的綜合開支。

當老板的、創過業的,應該就能理解我在說什麽、我的痛點在哪。

還沒思路?

你這屬於「認知框架」之「資訊匱乏」,因為確實沒有經歷過、腦子裏沒概念、讓你們想也想不出來。

就像行銷號們一樣,比如「照顧某(照某醬)」,沒開過店就是沒開過,你讓他分享這些幹貨的細節、核心,他不知道從哪開始,只能剽竊洗文、復制貼上的鸚鵡學舌。

在「資訊匱乏」階段, 我真心建議好好看看「淘寶」及「阿裏巴巴」的細分類目 ,從中感受、熟悉、發現。

阿裏巴巴,作為全球定位「批發」的網站,具備很多小平台、地方網所不具備的優勢。

比如,品類齊全、細分眾多、主題明確、活動力度大、廠家資訊足、交易安全、操作簡單等等……

這尼瑪很全面、很詳細、很專業、很透徹了吧?

當你熟悉各品類、掌握全國產業帶等資訊,才能形成基礎的「評估/判斷/篩選」等能力,才擁有更多可能性、創造更多機會。

未來,你找到某個產品,準備選擇貨源,心理也幾乎有了個底。

只有了解更多的行業資訊,咱們的「資訊儲備」就會越大, 然後從小紅書、抖音、電視購物等平台挖掘、篩選,也就輕車熟路多了。

這就是為什麽,很多大神在知乎、抖音、小紅書等平台,人家一眼就能看透事務的本質,在腦子裏跟陀螺似的轉,一下就能大致評估出來:

這個產品,市場需求會有多大、競爭會有多惡劣?

這個產品,前期運作得投入多少錢,大致能做到什麽階段、能賺多少錢?

你可能暫不具備一個「生意人」的理性、精明、從容,但你一定得提升自己的思維方式,讓自己一步步成為這類人。

(關於「新手賣什麽產品最大概率能賺錢」,推薦大家看看我的專欄文章,請反手一個贊哦。)

不論咱們從哪個資訊源找到了「意向產品」, 我們必須得用到一個工具:生意參謀-市場-搜尋分析。

這玩意太重要了,對選品、標題最佳化、蔔單開車等等,幾乎離不開。

我個人建議,必須買,也就一千多一年。

實在想省錢、或者店鋪暫未滿足購買條件,那就租一個,五六百塊錢一年。

(實在找不到路子,我提供個方便租給你。)

下面,我以我徒弟的「毛呢大衣女」為例。

(註:在秋冬季,「女裝」細分類的產品非常非常多,我個人傾向於「個人化/小眾/暴利/剛需」類別的產品,比如「真絲連衣裙」、「大鵝羽絨服」、「羊絨衫」等,切記舉一反三。)

開啟「生意參謀-市場-搜尋分析」, 輸入「毛呢大衣女」,檢視30天的數據

從「毛呢大衣女」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30天行業數據」緩速上升,並非像「羽絨服女」等熱門產品一樣上升「誇張」。

一個「搜尋人氣」51843、一個248158……

從「市場需求」而言,「羽絨服女」更具商業價值。

但是,咱們得認識一點, 對於新手來說,沒渠道優勢、也沒技術壁壘、更沒資金後盾,「毛呢大衣女」比「羽絨服女」更適合新手。

(註:我徒弟處於廣州十三行附近,對女裝資訊具備一手的捕獲來源,與完全不具備貨源優勢的朋友來說,這點強太多了。)

那麽,其他「毛呢外套」等相關詞的橫向推算,我就不一一概括了,大家學會舉一反三。

接著,我們點開「相關分析」,看看「毛呢大衣女」中,哪些關鍵詞更有「市場需求力」。

勾選「搜尋人氣」、「搜尋熱度」、「支付轉化率」、「線上商品數」、「商城點選占比」、「交易指數」等,再以「7天」、「日」時間段,評估所有數據。

搜尋人氣 ,指關鍵詞有多少人搜尋;
搜尋熱度 ,指關鍵詞被搜尋多少次;
交易指數 ,指關鍵詞成交過程的訂單、訪客數等綜合數值;
支付轉化率 ,指搜尋關鍵詞最終產生訂單的比例;
線上商品數 ,指關鍵詞下,有多少相關產品;
商城點選占比 ,指關鍵詞被搜尋後,顧客最終點選天貓的占比;

根據以上數據,這個「產品」的市場需求、競爭力等資訊輪廓,大致就清晰了。

通常下,我建議我徒弟們以「搜尋人氣5000-10000」為標準;

因為,數據太少,市場太小,沒搞頭;數據太高,市場太大,搞不贏。

我以「毛呢大衣女秋冬」為例,給大家解剖一次公式:

搜尋人氣11476、搜尋熱度33650、轉化率7.03%、線上商品數201760、天貓占比34.23%……

這個關鍵詞,7天有「11476人」產生「7.03%」的訂單,約700多個訂單;

其中,天貓占比200多個訂單、淘寶C店占比近500個訂單。

通俗概括:這個關鍵詞,在七天內,產生了700多個訂單,其中淘寶賣家產生了500多個、天貓賣家產生了200多個……

根據公式,再推算其他關鍵詞,咱們淘寶C店賣家的「市場需求」還算可觀吧?

如果你是淘寶C店賣家,會不會覺得「有搞頭」?

如果有,我們再接著「深入分析」哪種「毛呢大衣」更好賣。

在「生意參謀」,我們點開「關聯修飾詞」,得出完整的「內容」。

肉眼可見:女、秋冬、冬、加厚、新款、妮子、雙面、寬松、長款……

那麽,作為賣家,幾乎知道「什麽特性的產品」大概率好賣了吧?

你特麽總不至於選「薄款」、「春秋」、「修身」吧,大哥!!

再接著,我們點開「關聯熱詞」……

透過上圖, 我們能清晰的看到哪些內容更「熱門」,以至於後續「標題最佳化」中、甚至蔔單中,要抓住的「側重點」就在這。

學到這,你是不是從未想過,整個「選品」、「市場分析」、「數據判斷」這麽簡單、這麽容易?

相比「照顧某(照某醬)」、「蘇某士」、「蔣光頭」等等號稱淘寶店主、十年實戰經歷的大神們,在選品、測款的分享中,我比他們更全面、詳細、透徹吧?

由此推斷,他們根本沒有實戰能力、更沒有成功開店的經歷,我這麽點評不算汙蔑攻擊吧?

看到這,暫別激動、先安撫下, 我們還得更清晰的掌握「競爭環境」 ,從中更進一步判斷:我們賣這個產品,能不能搞定其他對手、有多少賺錢的勝算?

經過第一步的調研,我們再回到「淘寶網」評估「競爭環境」惡不惡劣、「市場需求」大不大。

搜尋「毛呢大衣女」、「毛呢外套女」等詞……

核心來了,這是半桶水「大神們」更難分享的實戰細節。

因為,他們根本沒這經歷、更談不上成功打造過爆款;所以,這些實戰細節,他們完全沒概念、更無從說起。

我們先看「每個價格」的競爭情況

如,174-695元60%使用者喜歡的價位,這類「競品銷量」大都在2000-3000件

如,0-174元30%使用者喜歡的價位,這類「競品銷量」大都在4000-5000件

再到「阿裏巴巴」檢視「毛呢大衣女」相關供應鏈

從上述數據,我們可以大致評估幾個層面的資訊:

a、肉眼可見, 「低客單」比「高客單」較惡劣 ;基於選品講過的「五點核心」,我會偏向「高客單」保持利潤、不打價格戰;
b、肉眼可見, 「受青睞」的款型為「加厚」、「雙面」、「中長款」等
c、肉眼可見, 「月銷2000件」真不算競爭惡劣 ,小賣家不貪心,連補帶賣「月銷500件」,沒什麽難度;
d、肉眼可見, 「阿裏巴巴」供貨價大都在「100元左右」 ,小賣家定價在「188-200內」,利潤保持在「80-100元」出頭,喝點湯;

先不說我的學員月銷可以達到上千件,就新手、小白而言,最差賣個「100件」不過分吧?

以我一貫主張的理性、務實的態度出發,開個網店賺個三五千收入,這沒多大難度吧?

拿貨算100元、定價188元、利潤80元左右,賣出100件幾乎達到10000元收入。

看到這,你還覺得難,那就把這100件,分攤在不同產品連線上。

比如:188元的主推款、208元的輔助款、268的利潤款等等三個不同產品(款式或材質等),側重不同的市場需求。

假設,主推款賣60件、輔助款賣30件、利潤款賣10件,整個「目標任務」是不是更清晰、明確了?

如果, 你覺得這個標準還是很難,我非常誠懇、且負責的建議你,好好找份工作吧 ,別再幻想創業了。

如果,你看到曙光、也具備了一些信心,那麽一步步往下好好學。

二、技術差:做出差異、提高競爭力

很多朋友選擇「一件代發(無貨源)」,大都在「上架最佳化」上,太過於敷衍、按部就班、依葫蘆畫瓢,這都是半桶水大神們復制貼上的「普及型資訊」害了你。

比如:

1)用「淘寶號」登陸「阿裏巴巴」,建議小號;
2)在搜尋框輸入「意向產品」的品名,建議二級詞;
3)透過「篩選供應商」,點選進入「商品頁面」後,有個「一鍵鋪貨」;
4)「一鍵鋪貨」有幾種選項,選擇「傳淘寶」即可,建議自己保存圖片、再上傳;
5)一般上傳時,會提示上傳至「淘寶草稿」;
6)到「淘寶店-賣家中心」的「倉庫中的寶貝」,編輯價格、運費等設定後,再「上架寶貝」;
7)上架後,可在「出售中的寶貝」檢視狀態;
8)當有顧客購買,供應商會同步發貨;如手動上傳,那需要在「阿裏巴巴-供應商」下單;
9)留下「買家資訊」,供應商發貨後,再將「快遞單」填入「淘寶訂單」;

整個步驟,就是「一件代發」運作模式。

我相信,99%的新手們都是這麽操作,但事實上,別說「賺錢」,產品上架後「流量」都沒幾個,甚至還要面臨「舉報盜圖」、「投訴假貨」等處罰。

這很正常!

盡管,對於新手、微小團隊來說, 「一件代發」絕對是「開店創業」最靈活、風險最低、操作便捷的運作模式。

但是,「一件代發」的劣勢,與優勢一樣明顯、一樣兩極化,其中包含很多隱性的彎彎道道(危機),處理不當,極容易留下隱患。

比如,優勢:

1)不用壓貨,提高資金周轉、規避風險
2)不用作圖,廠家提供一系列套圖
3)不用選款,廠家定期上新
4)不用發貨,廠家合作快遞,費用相對劃算
……

再如,劣勢:

1)因為不用壓貨,成本高,利潤低不說,競爭力幾乎沒有;甚至,你會發現有些賣家的促銷價就是你的拿貨價。
2)因為廠家提供套圖,導致幾百甚至幾千的代理圖片千篇一律,沒有競爭力。
3)因為廠家上新快,售後問題大都是「不予退款,可以換同等價格的貨品」
4)質素問題、物流問題等等不可把控,導致一系列的售後問題。
……

這些問題,對新手來說,可能一臉懵逼,但對老手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

通常下,花點心思、願意思考、願意幹,有意註意,幾乎都可以規避。

但凡開個網店、搞個一件代發,找個產品、按部就班「上架」,就能獲得流量、就能賣出去、就可以賺錢,哪裏還輪得到你,我都在街上隨便抓幾個人去幹了。

記住一點,我常說的:開網店,就是做生意; 既然做生意想賺錢,肯定是術業有專攻,細節是魔鬼。

咱們的產品在上架時,必須 迎合平台的「準入標準」、同時精準抓住「市場需求」、再從「競爭環境」中體現了差異化,觸發「流量機制」, 獲得了零零散散的流量、訂單。

這點,不論是「一件代發(無貨源)」,還是咱們自己有產品,都得具備這點認識。

在新店新品也好、老店新品也罷,我們在實戰中,必須做好幾個環節的細節:

1)關於「類目」精準性

很多新手都容易忽略「類目」精準性,認為只要上架就行。

其實, 平台系統的演算法,首先會根據「品類」相關性推播「高度匹配」的產品,再根據「單品權重」排名先後……

(詳細透徹的「競爭機制」相關的解析,參考我專欄文章)

舉個例子:「毛呢大衣女」可以放在「女裝」類,也可以放在「居家服飾」類。

但很明顯,「居家服飾」類並不完全精準、且流量推播不會大於「女裝」。

高純度小白們、新手們,你們要是實在不知道放在哪個品類最恰當、最合適,下載個「營運外掛程式-店查查」,再搜尋「關鍵詞」檢視「競品」放在哪個類目,就幾乎妥了。

註:「免費外掛程式」的行銷廣告特別誘人、特別多,當你還處於不了解、也不懂的小白階段上,千萬不要被某某流量包、某某七天上排名等噱頭誘導,千萬慎重。

2)關於「消費者權益」

通常下,一個「新店新品」不具備任何銷售額、dsr等權重,是很難獲得「流量競爭」的。

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只能「犧牲自己的利益」迎合「平台系統」,從中最大化獲得流量推播。

比如:運費險、花唄、公益寶貝、7+天退貨等等。

這些維度,在平台的「流量入口」細分中,都有選項、也都會獲得一定流量。

註:雖然單一的「權益」不會帶來多麽可觀的效果,但對於「新店新品」而言,利用平台的規則(細節),盡可能抓住任何可以提升「單品權重」的概率。

因為,除此外,「新店新品」很難與「已穩定的老店」相提並論。

3)關於「單品定價」

我接觸過很多新手,有實體店老板、也有廠家、更有大批「一件代發」的賣家們,我發現大家在定義「價格」時非常隨意,甚至習慣性以「傳統(線下)定價」的方式線上上做生意。

這肯定是非常不明智的。

因為,線下面臨的競爭環境、市場需求,充其量是周邊五公裏內的顧客,不論價高、價低還能透過面對面的形式去「說服」對方。而線上不一樣,先不說系統的千人千面問題,就所面對的競品、買家等資訊基數,就數以萬計。

所以,一定要理性、務實。

在第一步,我們從「市場需求」、「競爭環境」中已獲得「什麽價格的產品最有概率賺到錢」。

那麽,產品基於這些數據、再根據「阿裏巴巴」供貨價去定義。

我建議,以多個關鍵詞搜尋「結果頁面」,從中找到「60%喜歡的價位」的平均值。

這裏,我就不講透了,保留一些吃飯的細節,但大致的方向,足夠讓大家從中思考、探索。

4)關於「標題最佳化策略」

整個互聯閘道器於「標題最佳化」的所謂幹貨,幾乎沒有講透徹,甚至還有些行銷號們以偏概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像「找詞」、「篩選詞」、「組合詞」等方法論,行銷號們幾乎翻過來、倒過去,你抄我、我抄你的講爛了,普及性堪比「腦白金」。

但其中的一些營運邏輯、側重點、細節,行銷號們幾乎不理解,因為沒有實戰經歷,也理解不了。

以至於,新手們認為「搜尋流量」原來這麽簡單,做好標題、主圖就行了 ,滿懷信心、非常努力的依葫蘆畫瓢,結果效果甚微、玩了個寂寞。

我總在主張, 當你下定決心做好網店、或者任何一件事,你不懂、也不會的基礎上,最好的方式就是「系統學習」 ,千萬別指望「免費幹貨」可以讓你發財致富,這不現實。

何況,像「照某醬/照某君」這類行銷號們有限的含金量,更誤導新手們頻繁掉坑、屢走彎路,非常打擊新手們的熱情及信心。

真不是我慫恿、忽悠大家跟我學習,而是我所接觸過的新手們,絕多數都是透過「免費幹貨」自行摸索後,走了很多彎路、浪費很多時間精力、甚至錢,最後仍然一臉懵逼的不知道問題在哪。

所以, 一些看似基礎、操作簡單的實戰工作,遠遠不是半桶水的大神、專搞普及型培訓的老師們,可以透徹、詳細、針對不同店鋪、產品,甚至不同營運側重上去分享。

畢竟,他們確實沒幹過、更沒成功幹過。

一個很現實的說法,看公司老板是不是他、看他開什麽車,就幾乎可以判定他從這個行業做了多久、賺了多少錢。

切記:「標題」的運用靈活無比、暗湧四流,絕不是行銷號們輕描淡寫的那麽簡單、容易。

(篇幅有限,詳細的「標題最佳化」實戰技巧,可參考專欄文章)

我們為什麽要認真、嚴肅的對待「新品標題」?

是因為,我們需要新品透過標題的關鍵詞獲得排名、從中引入訪客、產生訂單。

流量基本結構 = 展現(曝光)*點選率

通俗的講,以「搜尋流量」為例,「標題關鍵詞」被顧客「搜尋」並看到「產品」,這就是 「展現/曝光」 ;再被「主圖」刺激而產生 「點選」 行為,這就是「 搜尋流量/訪客」

再往深入性理解, 「關鍵詞」是否被顧客「搜尋且看到產品」 取決「關鍵詞排名先後」 而決定「關鍵詞」初始的「排名」,除了「店鋪權重」、「單品權重」外,就只能依托更多「細節工作」 來完善;比如:定價、上架卡位、新品標等等。

所以我常說,「淘寶營運」是個環環相扣、承上啟下的復雜、瑣碎工作;但理解了這些邏輯,花點時間實踐,就非常簡單了;無非是實戰中,如何靈活運用罷了。

一個好的標題,是根據不同店鋪、產品等狀況,側重「關鍵詞」運用,讓「產品」快速獲得「展現/曝光」機會,從而獲得更多「展現/曝光」。

說的嚴重點,不光是實戰中,想透過「人為操作」提升「關鍵詞排名」、還是「開車」拉升「單品權重」,「標題關鍵詞」都至關重要。

否則,想「 人為操作 」吧,「關鍵詞找不到寶貝」;想「開車硬懟」吧,「關鍵詞得分低出價高」。

之所以深入簡出的概括這麽多,就是為了大家能從「底層邏輯」一步步深刻理解到「標題」的重要性,從而務實、高效的進行「標題最佳化」!!!

這最終將決定「搜尋流量」的快與慢、多與少、持續性強不強等效果。

再次強調:想要快速「累積權重」獲得排名,只能讓「關鍵詞」產生銷售額、dsr評分等積累,簡稱「權重」。

所以,我們得深入琢磨:在產品7-15天的新品階段,破零用哪些詞、裂變流量用哪些內容、穩定拓展又用哪些詞?

如果缺乏這些邏輯思考,「套公式」般的依葫蘆畫瓢,實戰中很難快速脫穎而出。

在新品前7天,我們將「搜尋人氣穩定(3000-5000)」且「轉化相對高」的精準關鍵詞及同義詞,排序至「標題最前端」;其次,緊密連結「熱度上升」的內容詞+同義詞放在「標題後端」。

待我們人為操作7-10天後,再根據「生意參謀」的關鍵詞數據、同時基於「單品關鍵詞」引流情況,從中添加、替換、調整排序。

這是為了「破零」時,我們能夠側重「搜尋入口」快速找到自己寶貝;

破零後,更快透過其他「數值小」的詞積累下個「關鍵詞權重」;

這樣,才能保證新品「各關鍵詞的權重積累」。

參考我「新品標題」的邏輯思路:

破零的詞:迪士尼兒童書包 寶寶、兒童書包幼稚園 一年級、寶寶米奇書包 幼稚園

裂變的詞:迪士尼幼稚園書包 一年級、幼稚園書包 一年級 米奇

穩定的詞:迪士尼書包、兒童書包、幼稚園書包、寶寶書包等

大家可以透過我的案例,更直觀的感受到「標題關鍵詞的排序側重」。

這是為了「破零」階段,我們能夠側重「搜尋入口」找到自己的寶貝,快速積累權重;然後,透過其他詞快速積累下個「關鍵詞權重」。

以此迴圈、從數據小到數據大,一步步提升,這樣才能保證新品「各關鍵詞的權重積累」。

最終獲得排名、獲得搜尋流量。

5)關於「主圖差異化」

我見過太多新手、小白們對待「主圖」的重視度,真的令人心寒。

都說網上賣貨靠的就是圖片,可偏偏這麽重要的東西,新手們大都敷衍對待。

先不說給產品打上「新品標」,就未來的搜尋入口、開車硬懟,這都離不開「主圖的點選率」。

(一些基礎的「主圖設計思路」,比如白底圖、構思等等,大家可參考專欄文章)

通常下,我們做主圖設計,都會參考「競品」的幾個維度:

a、產品拍攝角度(特寫)
b、產品賣點側重(功能/服務)
c、產品行銷手段(買就送、第二件半價)

搜尋精準長尾詞,按銷量排序,用心參考「競品」的主圖即可;尤其,重點關註直通車上的那些銷量高的競品。

畢竟,他們的主圖都是透過千錘百煉測出點選率的,遠比我們冥思苦想、再花錢測試要強很多。

關於「一件代發」的朋友們,千萬不要拿著廠家的圖片一股腦的上架,極容易引起盜圖、甚至知識產權投訴。

a、先找廠家要原圖
b、再用ps、或美圖秀秀選擇圖片「畫布翻轉」、然後虛化背景
c、其次用官方工具「鹿斑」設計文案
d、最後用其他軟件合並,搞個gif的動態圖
e、主圖影片,可以在其他賣家的買家秀中,偷一個,哈哈

當然,有條件的朋友可以「一件代發」買一件,自己拍個小影片。

千萬記住:五張主圖必須自己動手,避免被「找同款/找相似」收錄,更加別被小人鉆了空子舉報。

只要大家按照我說的去摸索,保證所有的影片、主圖都沒有被收錄,那麽「新品標」也就相對簡單了。

6)關於「上架卡位」

雖說上架已被平台削弱,並不像以前那樣「舉足輕重」,但不可否認,這個「平台機制」仍然存在一定推播機會。

尤其對於新店新品而言,對手忽略的每個細節,都是我們生存的希望。

試想一下,一個一鉆以下的店鋪、0銷量的產品,在某個關鍵詞下,與那些月銷幾百幾千的對手正面競爭,你會有多大勝算?

賣的便宜的,有比你更便宜的;賣的差不多價位的,人家單品銷量的羊群效應足夠碾壓。

有句話說的好,當你的能力還支撐不起野心時,慫一點穩妥的多。

所以,我們可以搜尋「關鍵詞」,按銷量排序,把前三頁的爆款「下架時間」記錄下來。

然後,把自己的單品從中找個最薄弱的「空擋」上架。

比如,周一至周五,上午、下午、晚上,這三個時間段,哪個環節的「爆款」比較多,我們就繞道上架;按我們店鋪10-15個連結分布每一天,至少每天有2-3個產品可以搶到「上架曝光」的最大概率。

所謂的店群,也幾乎抓住「平台流量高峰值」、或「對手下架空隙」,每天批次的上新。

那麽,下一周的每一天,店鋪都會有一些產品獲得「流量的最大化曝光」。

很多人想不明白,答案就在這。

細節是魔鬼 ,請相信我,這個東西對你單品前100銷量用處很大。

三、提升權重、獲取流量

在上一段「標題最佳化」中,我講過「搜尋入口的流量」基礎構成由「關鍵詞曝光(排名)+主圖點選」相輔相成。

而「關鍵詞」必須累積銷售額、dsr等權重 ,才能獲得排名、引發點選、產生訂單。

所以,我們做好了上述的所有細節後,重頭戲終於來了!!!

我建議:新手們在單品100件之前,最好先做好「關鍵詞排名」、再「開車加持」,這對「搜尋入口」的提升相對較快、消耗也會較低。

尤其像女裝這類「轉化普遍較低」的產品而言,「直通車」並不適合「新店新品」階段,更不適合新手拿錢試錯。

你實在錢多的慌,打個賞、送包煙錢,不枉我辛苦分享這麽多幹貨,遠比送給老馬強百倍。

我團隊在自營專案的淡旺季中,也會找一些「潛力品類」去測試新的玩法,一來、驗證老的玩法有沒有失效;二來、從中測試一些新的技巧,一旦有效,就會復制於天貓。

所以, 幾乎在引流推廣層面上,我們試過N種玩法後,還是「 人為操作 」最具性價比、最有效。

比如,百度seo、自媒體軟文、小紅書種草、朋友圈群發、QQ群病毒行銷等等,產生「訂單」的效果奇差,對「免費搜尋流量」的持續性,幾乎沒多大幫助。

因為,這些「推廣方式」的流量太廣泛、太垃圾,並沒有強烈的「購買欲望」。

避免杠精,我說明白:我並非慫恿大家去人為操作,而是基於目前這個階段,除了人為操作並沒有更好的方式方法。

當然了,人為操作的風險,也遠比其他要高,大家在一無所知、似懂非懂的基礎上,千萬不要盲目盲從去操作,避免白忙一場。

我再次嚴肅的提醒大家:人為操作 ,遠不是行銷號宣導的那麽簡單、粗暴 ;什麽找個競品、算出坑產、然後幾天遞增去懟關鍵詞。

我敢保證,不用幾天絕對死翹翹。

不信邪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 每個店鋪、品類、產品的基礎現狀,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在平台的大數據庫中的「成長標準」早以卡死,就像家裏用電的保險絲一樣,速成式的增長,只會適得其反。

我們可以在「生意參謀-營運視窗」中,看到同個層級的「平均、優秀及我的」三組數據。

每個店鋪每天的「成長標準」一旦超出異常,平台肯定會介入「機審(訂單預警)」,觸發「訂單清洗」。

舉個例子, 你家孩子才三歲,會不會跟一個成年人比吃飯?

一些新手們,看了所謂大神們的神操作,興奮得不行,也跟著非搜、黑搜、無痕搜,結果死的狗一樣。

大哥們啊,他們絕多數的大神,都在慫恿你們人為操作點選、訂單,人家做的就是這個生意啊,你不加大力度,人家怎麽賺錢啊?

所以啊,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步子邁大了、哢,容易扯著淡。

我們還得基於平台標準,一步步迎合、匹配、增長。

我創業近八年,每一年都在老的玩法中提煉,大致的操作流程如下:

1) 參考「生意參謀-層級」算出「銷售額差距」 ,計劃多少天突破「流量天花板」。
2、參考「生意參謀-營運視窗」算出「同層平均/優秀銷售額」,這就是每天「考核標準」;
3、參考「生意參謀-搜尋分析-關鍵詞數據」,優先側重「搜尋3000-5000關鍵詞」人為操作;
4、參考「市場同款」評論、問大家等,找出「火爆類」話術,作為「操作評論」參考點;
5、參考「單品分析」搜尋入口的關鍵詞,優先操作「排名靠前」的詞,同步拉單品銷量;
6、謹記力度:新店以2-3天遞增、老店以1-2天螺旋,這是不同概念及定義;
7、下架前一天及後一天,小振幅遞增或螺旋,這取決「店鋪權重」;
8、7-10天後,根據「單品分析」,以「生意參謀-搜尋分析」數據標準,逐步替換「沒用的詞」;
9、新品銷量100、評論15-20個、4-6個精準詞具備一定排名,且「款式/價格」具備明顯差異化競爭力時,直通車每天預算50-100元定向燒;
10、根據「單品增長情況」,調整直通車、補單、甚至超級推薦的力度、方向;
11、在「廣告預算」充足的基礎上,對標競品2-4天為小周期「懟坑產」;
12、次日觀察「排名」決定懟的力度、即時註意「入口詞」懟坑產;
……

整個操作邏輯的大致框架、方向都在這了,含金量80%左右,一些「核心細節」有所保留,但真心不妨礙大家有個方向去思考、去摸索;

相對於全網的「人為操作」而言,我相信找不出第二個了。

希望我的讀者們,基於務實、勤於思考、積極進取,選擇有目的的學習,而不是沒腦子的當了韭菜。

全文幹貨,純手打,反手來個贊吧!

靜下心,好好讀讀這篇文章,勝過你聽過所有課程。

關於「陳先生」

原知乎號「花和尚」已被封,深刻感受到同行赤裸裸的仇恨。

我就是花和尚 、花和尚就是我,以「親身經歷」分享,回答/文章/影片有沒有幹貨、適不適合你,請對比其他作者。

如需「淘寶營運」一對一學習解決方案,請「值呼」付費咨詢,不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