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階段,基本不太適合玩海缸,先從淡水開始比較好。
養淡水重要的幾個方面,簡單說點經驗,權威的詳解可自行在網上查資料。
1.水:水質、水體。
水質要穩定,需要定期監測一些必要的參數,比如gh、ph、kh、tds、鉀、鐵、氯、氨氮、磷酸鹽、亞硝酸鹽等,有專門的試紙、試劑和工具測量。
水需要養,讓水體內的微生物能夠逐步的形成並且穩定下來,常說的開缸先養水,一般養個把月以上,生態環境就差不多穩定了。
(養水可以偷懶,從魚友的老缸裏取一些水、或者濾材回來開缸,新缸水中菌群生成和穩定的更快。)
水體盡量大,小水體即使裸缸,維護水質難度也要大很多,常態是每天換水、每周/月換魚。水體大的話,裸缸、草缸、蝦缸、三湖缸、水陸缸,可選方案就多了,根據養的生物而定,基本上生物越大越容易養,越小對水質變化越敏感、越不容易養,大致由難至簡:龜>魚>蝦。
2.生物:一般是魚、蝦、螺、蟹、龜,主要考慮水生生物的原生環境、水質、功能、活動習慣、食譜、性格、生長特點和生育能力。其中,如果有龜存在,其他的生物都可能是變成飼料,基本上水草也不會幸免。
(重要:如果養外來物種,先大致了解一下對中國環境的影響,提前了解當不想養的時候該如何處理;不要選擇被染料塗的五顏六色的生物,典型的如彩色的龜。)
原生環境不同的生物,盡量不要混養,比如三湖慈鯛生活在砂質基底的環境,種水草的話就很難養,如果三湖慈鯛放到草缸也不合適,水質不適應,也會啃草。
活動習慣主要是生物之間的多樣性,比如常在上層活動的、常在下層活動的、鉆地的,搭配起來可以增加層次感,也可以促進水體裏的生態系的構成和穩定。
食譜上要註意,避免構成食物鏈,減少各種生物之間互吃的情況,入手之前最好先簡單了解一下。但是有些避免不了的,比如蝦可以控藻,而魚吃蝦是天性,這一般就要透過控制魚蝦比例、同時增加躲避場所來解決。
性格上要註意,有些喜歡群遊的、有些喜歡單溜達的,有些生物可能不是食物鏈關系,但是會互相攻擊,像一些領地意識強的、嘴賤的、手長的。要在滿足功能性情況下控制數量,不需要的不要入缸。比如草缸加幾條兇的魚,可以促使其他魚形成群遊,這是想看到的。比如黑殼蝦可以控藻,但是大眼仔容易混入其中,如果一起入缸,手賤的大眼仔可能會對魚構成傷害,也可能破壞水草。
功能性上的互補也很重要,比如吃飼料和吃飼料殘渣的搭配可以減少殘余飼料惡化水質,吃飼料、吃油膜、吃各種藻類搭配可以控制水質和減少手工凈化環境等。
生長特點和生育能力,需要考慮有些生物的某些生長階段的特殊性,比如蝦、蟹蛻殼之後的一段時間容易被同類或其他生物攻擊,比如某些螺等生物的繁殖能力超強、直至生到爆缸。
3.水草:光譜、水質、底床基質、CO2等。
魚缸裏如果精心種植一些水草,綠的、紅的等在水裏擺動,很賞心悅目。
水草大概分陰性草、陽性草,區別是陰性草對光照、CO2等的需求不高,不硬性要求配置燈和氣瓶等器材,陽性草正好相反。從顏色上也大致能區分,陰性草基本都是綠色的,彩色的草基本都是陽性的。所以,選草的時候,不能只顧好看,要看一下草的生長條件。
陰性草養好了,觀賞性不比陽性草差,比如黑木厥,朦朧的半透明的翠綠色,看著心情舒暢,比如造型後的某些慕斯,嫩綠的在水中偶爾輕輕擺動,有種置身原野風吹草木的感覺。
(註意,水草盡量買成株移植,避免買水草種子。比如很多商家把海藻面膜冒充水草,種了之後會很快長成綠色「草坪」,但是一兩個月就要翻缸,因為這東西就不是水生植物。)
另外,水草對水質和底床基質的要求也不同,比如三湖缸高堿高硬度,很多水草都不適合,常見的也就是放些水榕點綴些綠色。
底床基質的種類很多,比如水草泥、仙土、河沙、巢湖砂、鐵膽砂、陶粒等,主要區別是養分、降酸、降硬度、渾水、粉化等,其中粉化是個長期的過程,一般粉化或板結後就可能需要翻缸。
底床基質的選擇,既要選擇可靠的品牌、也要選擇可靠的商家,不然很容易買到假貨。
4.造景材料、裝飾物,主要是對水質和水生生物的影響,比如青龍石硬水,某些粘合劑、塑膠制品或塗的色彩艷麗的裝飾物在水裏釋放毒性等,盡量避免這些東西入缸。
選材時需要根據水生生物考慮,以及選擇大品牌。
增加躲避裝飾物,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減少互相攻擊造成的受傷或犧牲,尤其是食物鏈上的。
5.輔助器材:魚缸、過濾、濾材、氧氣、照明、加熱、投餵、誘捕、清潔等工具,各種常用器材還有很多,根據魚缸中的生物、水草的生長需求配置。
以及常備藥,但是,能不用就盡量不要有,尤其新手,搞不好就團滅。
上面說了,水體大很重要,尤其是對初始養魚的人。新手盡量選成品缸,省事,盡量尺寸大的,比如400以上;魚缸的盡量選超白玻璃的、直角的魚缸,透光性好,更具觀賞性,而且易於清理。
魚缸中可能會出現某些意外的生物,比如水草泥中的蟲卵孵化了,比如水草或水草泥裏帶入缸裏的小扁螺之類的,需要一些誘捕工具,或工具魚處理。
如果冬季比較冷,看一下魚缸裏的水草和生物的適宜溫度區間,低於下限需要買加熱工具過冬,不然就成了每年清缸。
6.重要:
購買,
不論是水生生物、水草、還是器材,都要選口碑好的品牌、可信度高的商家。前期選質素差的,後期基本都會重新折騰,多花時間、多花錢。
尤其避免劣質塑膠等劣質材質、使用塗料上色過的裝飾物和生物入缸,道理同人們避免使用釉上彩的餐具一樣。
入缸,
生物,要過水、過溫,即適應魚缸裏的水溫、水質,越小的生物越要註意,比如蝦,不論是高檔蝦、還是普通的黑殼蝦。操作上,包裝不開啟放入魚缸上漂一會,然後開啟包裝,少量多次的兌魚缸裏的水,然後在入缸。
水草,盡量先消毒,比如用高錳酸鉀按比例兌水泡一段時間,消毒殺蟲卵,然後清洗幹凈再入缸。
----
以上扯了一堆虛的,如果只是想了解幾種簡單、不用頻繁換魚的方法,如下推薦。
關鍵點,魚不要養太多,減少水中生態系的壓力。
- 水體很小的魚缸,可以養鬥魚、或者個體比較小的魚。也不需要造景,前面說了,水體小水質不容易控制。也不要放各種塑膠的花草、彩色的石頭之類的,這些很可能釋放有毒物質到水中。直接裸缸養,可以加個氣泵,曬一些水,每一兩天替換魚缸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盡量不要替換太多,對水質影響過大。
- 水體夠大,裸缸或水池。比如養錦鯉、龍魚、鸚鵡、羅漢之類的,種水草反倒不適合,直接裸養,可以根據情況搭配氧氣和過濾系統。
- 好看、好打理,基礎草缸。選個中等大小以上的超白成品缸,含照明、氧氣、過濾,加熱可能要另配,位置選在陽光直射不到的位置。鋪上粉化率較低的某大品牌水草泥,放一兩根沈木或者杜鵑根,選陰性水草造景,比如一些品種的慕斯、黑木厥、鐵皇冠、水榕、椒草等,簡單搭配一下造個景。造完景後,撲塑膠膜,到入RO水。養水一個月後,下少量燈魚,同品種,或者不同品種;或少量其他小身材的魚,【重要的是:魚要少、且身材不大】。下蝦,註意米蝦系列的彩色蝦,跟黑殼混養的結果可能是都退化成黑殼蝦。也可再下幾條清潔魚,比如黃金胡子等,不要清道夫。之後的事情就是每天開幾個小時的燈,餵餵魚,偶爾刮一下內壁上的藻。有魚在,蝦也可能會失真耗,偶爾補一點蝦(但其實躲避物充分的情況下,蝦的繁殖能力還是很強的)。 這個缸在水位低的時候補些水,基本上不用換水,也不用搞一堆試紙、工具檢查水質,除非底泥粉化需要翻缸,否則可以一直這樣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