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孩子太善良好嗎?我應該怎麽教育比較好?

2023-09-05親子

面對孩子被欺負或被動打,我推薦兩位育兒專家的具象應對方法,

「善良不一定會有回報,但一定能讓你夜間安靜入眠。世界那麽大,一生那麽短,宇宙那麽浩渺,我們不需要那麽多虛無的東西來填塞,只需要一顆赤誠、善良、樂觀的心。」

上述這一段話是誰說的,不記得了,但我一直喜歡這樣的觀點,始終堅信善良是人最重要也是最美好的品質。年近六十的我,在某一階段或某件事上或許貌似吃虧,但從長遠來看,我是贏者。

因此 ,從一個過來人的體驗來看,我堅定地回答,應該教育孩子善良。當然,時代在進步, 善良不等於當忍聲吞氣的老好人,善良也不是做任人捏的軟柿子。善良是一種選擇,一種價值,一種由內到外的氣場。

一、新時代關於善良的解讀

真正的善良教育有3個特征:告別慌張,懂得邊界;帶點鋒芒,不委屈自己;勇於擔當,創造力向善。

1、帶點鋒芒,不委屈自己

以往我們評價一個人善良,往往會說他懂得「隱忍」,但在今天,善良的前提是不冒犯別人,同時也不委屈自己。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過:「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否則就等於零。」鋒芒不是針鋒相對,不是咄咄逼人,它是一種富有穿透力的表達,是一種讓善良富有感染力的工具。

所謂「委屈自己」,是指自己明明對某件事情或某種做法有意見,卻不願、不敢提出,於是隨大流,生悶氣,甚至因此受到傷害。我們需要提醒孩子:所有的善良,都一定是讓自己舒心的,如若不是,那就是偽善,寧可不要。

2、勇於擔當,創造力向善

馬化騰提出「科技向善」。我一直對同事們以及一些合作學校的校長們講創造力向善。孩子的創造力超乎大人們的想象,但比創造力更值得嘉許的,是向善的創造力。

英國伊頓公學校長曾說:「真正的精英教育,除了讓孩子獲得傑出的成績,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接納別人,尊重他人的不同。」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曾發表了一篇名為【扭轉趨勢】(Turning the Tide)的研究報告,主張大學入學系統應弱化對孩子分數、技能等的考量,更關註學生關懷他人的特質。

二、應對孩子被欺負或被打的兩個好方法

1、「四步溝通法」。

這個「四步溝通法」是【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作者張華總結出來的,家長們可以借鑒。

果敢力是讓孩子有鋒芒地保持善良的一個法寶。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果敢力,可以從「四步溝通法」開始。

第一步:說出你此時此刻的感受。比如:「你這樣做,讓我感到困擾甚至痛苦……」

第二步:說出你有這種感受的原因。比如:「你這樣做,給我帶來了這些影響與傷害……」

第三步:說出你的主張、你的訴求。首先,直接告訴對方,以後不要再這麽做了;同時也聽聽對方怎麽說。如果對方的態度還算誠懇積極,可以和他一起商討解決方案。

如果前三步沒走完,譬如走到第一步或第二步時,依然被對方無理呵斥,或者在第三步時對方的情緒仍是消極、悲觀的,那麽請馬上進入第四步:走為上策,自己的安全應放在第一位。

遵照果敢力的原則,當孩子被欺負,父母應當引導他至少做一個「簡化版的四步溝通法」:一是表達抗議;二是直視對方,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認真的;三是大聲說出自己的主張;四是走為上策。

在復雜的世界裏,教會孩子在尊重和保護自己的同時尊重並關心他人,是我們為人父母或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義務與職責。

2、孩子被打,要教會他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以下是【跟美國幼稚園老師學早教】一書的作者大J介紹的辦法:

孩子被打,需要鼓勵他打回去嗎?
教孩子學會正當防衛——「我不是弱者!
「不要!不行!不可以!」——這是最早期的正當防衛的話語。
「這是我的玩具!」———遇到被搶玩具時可以這麽說。
「打人是不對的」「拿開你的手」——遇到被打時可以這麽說。

第一、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和表達自我意願,其實比讓孩子打回去更加重要。當孩子可以用堅定的態度明確地說出「你不要推我」時,大多數情況下,對方是不敢再有進一步的行動的。在這種情境下,被打的孩子就不是弱者。最關鍵的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孩子明白:任何時候我都具有捍衛自己身體的權利。

第二、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並學會寬恕

第三、有的孩子打人後,他的家人會幹預道歉,這自然很好。但如果對方沒有道歉,我們也無法要求他人來道歉,這時我會主動幫助小D梳理情緒,讓她釋懷。我通常會和小D說:「剛剛他打你了,他想玩秋千,但是你擋著他的路了,他不開心就打了你。你感覺很痛,但你告訴他‘不許打人’,這一點做得很好。他媽媽後來也教育他了,任何情況下打人都是不對的。」通常聽完我的話小D就釋然了,而且她明白了:以後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也是不可以打人的。

3、大J特別提醒

現在每次遇到類似的沖突,我都會把它看成教育的契機,現在小D完全可以演練出面對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我不可能永遠保護小D,她總有一天需要獨立面對和解決沖突。而我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教會她面對沖突的正確態度:積極面對,有理有節,不惹事,但也絕對不怕事!

三、整理一下思路

首先,很理解你作為父母的擔憂和困惑。孩子的善良和純真是他們的寶貴財富,但有時也讓他們容易受到傷害。當孩子遭受打擊或被搶走東西時,作為父母或監護人,我們應該如何教育他們呢?

1. 明確價值觀:

首先,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善良和樂於助人是好的品質,但是他們也需要學會保護自己。善良並不意味著無條件地給予,而是在給予之前要確保自己的安全和利益。讓孩子明白,保護自己的權益同樣重要。

2. 培養自我意識: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和物品,教會他們尊重自己的個人空間和財產。讓孩子明白,他們的身體和物品是他們自己的,別人沒有權利侵犯。當有人試圖搶走他們的東西或傷害他們時,要鼓勵他們勇敢地說「不」。

3. 教授應對策略:

教育孩子如何避免沖突和危險。例如,如果有人試圖搶走他們的東西,可以教他們如何快速離開現場,尋求幫助或向老師、警察等尋求援助。

4. 角色扮演和模擬演練:

透過角色扮演和模擬演練的方式,讓孩子了解不同的情況並學習如何應對。這可以幫助他們在實際情況下更加冷靜和自信地應對。

5. 鼓勵交朋友: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溫暖。當孩子有朋友的支持和陪伴時,他們更容易感到安全和自信。

6. 及時反饋和鼓勵:

當孩子成功地保護自己或說出「不」時,要及時給予積極的反饋和鼓勵。這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他們更加願意堅持這樣做。

總之,教育孩子如何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保持善良是非常重要的。透過明確的價值觀、自我意識、應對策略、角色扮演、鼓勵交朋友和及時反饋等方式,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在面對困難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是 @似蘭斯馨 ,一個讀過很多經典育兒書的二胎外婆,感謝關註、點評。

@知乎親子